分享

建筑工程题库-以下关于人民调解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昵称70659282 2020-06-27

[单选]以下关于人民调解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可收取必要办公费用

B.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C.人民调解委员会经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

D.当事人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经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不得起诉

● 《人民调解法》第4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第7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第31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第32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发生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故A为正确选项。

[单选]某建设项目,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开标日期是2010年6月6日上午9点整。在2010年6月6日上午9点整的时候,共收到了投标书10份,其中一份标书没有密封;一份标书只有单位的盖章而没有法定代表人的签字;还有一份标书对同类问题表述不一致。2010年6月6日上午11点,另有一家投标人送来了一份投标书并说明原因,是因为公司的领导出差刚回来,由于签字的原因才送来晚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共收到有效标书9份

B.共收到有效标书8份

C.共收到有效标书7份

D.11点送来的标书是有效标书

● 大前提是在截止时间前送达。标书有效、无效,针对的是标书外观,不含标书内容,是指标书启封前用肉眼就能发现问题的,没开之前,哪怕里面包的是废报纸,也是有效标书。废标(也就是无效投标文件)是要初步评审以后才能确认的。无效标书一定是废标,反之则不一定。本案例中仅有“没有密封”能直接看到,“盖章签字、表述不一致”都需要开标后审查才能发现。所以A正确。不知道解释的合理不。

[多选]根据《绿色施工导则》水源利用中,应当优先采用(  )。

A.地下水作为混凝土搅拌用水

B.市政自来水作为混凝土冲洗用水

C.中水搅拌

D.中水饮用

E.收集雨水养护

● 【答案】ACE。 【解析】非传统水源利用:①优先采用中水搅拌、中水养护,有条件的地区和工程应收集雨水养护。②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宜优先采用地下水作为混凝土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冲洗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③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④大型施工现场,尤其是雨量充沛地区的大型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充分收集自然降水用于施工和生活中适宜的部位。⑤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单选]水泥混凝土路面每块矩形道板的板长应按面层类型、厚度,并采用(  )计算确定。

A.偏压

B.弯拉

C.应力

D.应变

● 考点应为水泥路面施工知识,属于专业技术考题。应力为正确选项。混凝土路面层在温度变化影响下会产生胀缩。为防止胀缩作用导致裂缝或翘曲,混凝土面层设有垂直相交的纵向和横向接缝,形成一块块矩形板。一般相邻的接缝对齐,不错缝。每块矩形板的板长按面层类型、厚度并由应力计算确定。 纵向接缝是根据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设置。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平缝形式的纵向施工缝。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假缝形式的纵向缩缝,纵缝应与线路中线平行。 横向接缝可分为横向缩缝、胀缝和横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快速路、主干路的横向缩缝应加设传力杆;在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筑物处、板厚改变处、小半径平曲线等处,应设置胀缝。

[单选]沉桩深度以控制桩尖设计标高为主,当桩尖已达设计标高,而贯入度仍较大时,(  )。

A.即可停止锤击

B.应继续锤击,使贯入度达到控制要求

C.继续锤击1OOmm左右或30~50击,无异常可停锤

D.会同设计与监理研究

● 考点为预制桩沉桩施工终沉的控制规定。沉入桩施工与控制要点如下:预制桩的接桩可采用焊接、法兰连接或机械连接,接桩材料工艺应符合规范要求;沉桩时,桩帽或送桩帽与桩周围间隙应为5~10mm;桩锤、桩帽或送桩帽应和桩身在同一中心线上;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沉桩顺序:对于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施工中若锤击有困难时,可在管内助沉。沉桩过程中应加强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的观测、监护。 桩终沉(终止锤击)的控制应视桩端土质而定,一般情况下,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为辅。当桩尖已达设计标高,而贯入度仍较大,应继续锤击,使贯入度达到控制要求。沉桩过程如贯入度发生剧变,应暂停施工,并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多选]某县人民法院审理其管辖范围内的行政诉讼案件,应当依据和参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  )。

A.各地的地方性法规

B.法律、行政法规

C.案件所在县人民政府公开发布的规定

D.案件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

E.案件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规章

● 【答案】ABDE。 【解析】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发布的规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