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格兰:我们就是不服!

 大师兄666999 2020-06-27

1314年6月24日,苏格兰贵族罗伯特·布鲁斯在班诺克本以少胜多,击败了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二世,此战对苏格兰赢得首次独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并为苏格兰人埋下了向往独立的种子。

苏格兰领袖罗伯特·布鲁斯(罗伯特一世)作战勇猛,惯用一把战斧

如今,苏格兰和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一样,都是英国的一部分。但是在历史上,它们都曾是各自独立的国家。今天讲的班诺克本之战,就发生在英格兰试图吞并苏格兰时。(此处可a至1801年1月1日的伦敦

那么这场战役是怎么发生的呢?

首先,从大处讲,这是苏格兰独立战争中的一次关键性战役。

1286年,苏格兰国王亚历山大三世在一次意外中坠马摔死,死时没有儿女,继承王位的是7岁的外孙女玛格丽特。这位“挪威少女”在回到苏格兰的途中也意外去世,苏格兰一时间没了国王,贵族们纷纷争夺王位。

其中比较有资格的是约翰·巴里奥和罗伯特·布鲁斯,二人争执不下,就找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来仲裁。

爱德华一世是亚历山大三世的大舅哥,这样做也算合理。只是没想到会引狼入室,这位号称“英国的查士丁尼” 的爱德华一世是个雄主,前不久刚征服威尔士,现在又想趁机吞并苏格兰。他扶持性格软弱的巴里奥继承王位,然后强化对苏格兰的控制,并多次羞辱巴里奥。苏格兰的贵族忍不下这个窝囊气,就与法兰西王国达成同盟关系,一同对抗英格兰。爱德华一世先下手为强,率军入侵苏格兰,巴里奥被迫退位,苏格兰人们奋起反抗,苏格兰独立战争正式开始。

爱德华一世又称长腿爱德华,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国王(图片来自电影《勇敢的心》)

再聚焦一下,战争从1296年打到1314年时,双方的核心人物发生了变化。苏格兰方面前期以平民英雄威廉·华莱士为主,后期是罗伯特;英格兰方面前期是爱德华一世,后来是爱德华二世。这期间罗伯特对爱德华一世时而依附时而反叛,经常打败仗。关于他这段经历有个著名的传说:罗伯特多次被打败,失去信心,然后遍体鳞伤地躺在一个破旧的茅草屋里,他看到头顶有个蜘蛛结网六次都被风吹烂了,第七次终于结好了网,于是罗伯特·布鲁斯受到启发,重新带兵打了回去,终于像蜘蛛一样获得了成功。

据说罗伯特去世后,手下道格拉斯遵照他的遗嘱,挖出他的心脏装入盒中,带上它参加十字军东征。战争中道格拉斯中了埋伏,于是他取出心脏用力扔向前方,并高呼:“向前冲吧,勇敢的心啊,就像以往你曾经做的那样,道格拉斯将追随你或者奋勇战死”。罗伯特“勇敢的心”的称呼由此而来。电影《勇敢的心》中背叛华莱士,后来又带领苏格兰人民继续战斗的贵族领袖就是他(图片来自电影《法外之王》)

最后把镜头锁定,双方之所以在班诺克本这个小村镇附近展开大会战,是因为这场战役关系到斯特灵堡的归属。斯特灵堡是一处军事重镇,苏格兰军已经围攻斯特灵堡数月,英格兰军要是再不来救,斯特灵堡就会向罗伯特投降,到时候英格兰就休想控制苏格兰了。班诺克本距斯特林堡只有几英里,这里是英军增援斯特灵堡的必经之路。罗伯特认为依靠这里的地形,提前布防才有胜算,因为双方兵力相差悬殊。

双方兵力对比(数据引自《史晓:班诺克本战役研究》,仅供参考)
英格兰军苏格兰军

重骑兵:2000

轻骑兵:350

轻骑兵:250

长弓兵:5500

弓箭手:1500

弩兵:450

长矛兵:5500

长矛兵:6000

合计:约13700人

合计:约7850人

在兵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罗伯特为什么还能够取胜呢?

可以从天时、地利、人和三面来分析:

一、天时

当时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已经去世,继任的爱德华二世是个无能之辈。而罗伯特战斗经验丰富,军事指挥才能优秀,而且此时罗伯特已经夺回苏格兰广大地区,有一决胜负的实力。统帅指挥才能的优势弥补了兵力和武器装备的劣势,所以双方综合实力相差不大。

二、地利

如下图,班诺克本地处峡谷,西侧是山林,东侧是河谷沼泽,北侧是斯特灵堡。爱德华二世率军来救斯特灵堡,班诺克本是必经之路。罗伯特·布鲁斯把军队驻扎在班诺克本小溪北岸,提前挖好土坑,设置障碍,等着英格兰军上钩。英格兰军只能从狭窄的小道发动进攻,兵力优势发挥不出来,而且地形复杂,不利于重骑兵发起大规模冲锋,地形上处于劣势。

班诺克本战役的第一天战场示意图(1314年6月23日)

三、人和

统帅的指挥才能和兵力对比前面已经说过,现在说说两军的心理。苏格兰军对入侵的英格兰军十分仇恨,杀敌之心强烈。而英格兰军在过去30年里几乎未在大会战中失败过,所以心里十分骄傲,以为自己正在追杀逃兵。正所谓骄兵必败,事实也确实如此。

在战役的第一天,英格兰军的两支先锋骑兵部队就轻敌冒进,结果因为缺少弓兵的配合,被苏格兰长矛兵刺成了肉串,损兵折将,士气大伤。

第二天,苏格兰军主动发起攻击。傲慢的爱德华二世还不以为然,所以当苏格兰大军当着他的面全部下跪向上帝祈祷时,他还以为这是在请求他的宽恕。苏格兰长矛兵组成“斯奇尔绰恩方阵”向前移动,爱德华二世仓促应战,指挥十分混乱,骑兵胡乱冲锋,冲上去便成了矛下之鬼,唯一造成过优势的长弓兵也被苏格兰的轻骑兵冲垮。缺少长弓兵配和的英格兰的骑兵损失惨重,只好狼狈撤退,有的陷入沼泽,有的被苏格兰士兵追上杀死,而散漫的英格兰长矛兵因为第一时间无法赶到战场,见到败局已定,要么一触即溃,要么不战而逃。英格兰彻底战败,爱德华二世逃回了英格兰。

班诺克本战役的第二天战场示意图(1314年6月24日)

这次战役使英格兰伤亡9000多人,是700多年来伤亡最大的一次,之后英格兰再也无力对苏格兰发动大规模战争。正如当年凯撒所率的罗马大军都无法征服苏格兰一样,爱德华一世试图吞并苏格兰的野心毁在了儿子手上。

而对于罗伯特·布鲁斯和整个苏格兰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胜利,它使自命为王的罗伯特·布鲁斯在国内建立起了无法撼动的权威,并且最终领导苏格兰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尽管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王国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但独立意识已深入苏格兰人们心中,它一直影响着英国的历史直到今天,就在2014年,苏格人还发起了公投,要从英国独立出去。

历代评价

1、布鲁斯的胜利似乎并不依赖于战争常见的因素:金钱和武器(黄金和铁),而是取决于无形的品质和智谋:时间和空间;传统和爱国心;忠诚以及和他自己卓越的领导才能。

——科尔姆·麦克纳梅(Colm McNamee)

2、爱德华一世用战火结束了苏格兰的和平岁月,也破坏了英格兰和苏格兰的良好关系。此后,两国矛盾和隔阂延续了两个半世纪。

——阎照祥:《英国史》

(素材源于:https://www./article/5ea7edeffcd3560001b027de;侵权必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