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副兵团级,却没参与授衔,后为上海市委书记,儿女无一人当官

 君临天下100 2020-06-27

“山东出好汉”,这话一点不假,当年的宋江三十六义,还有隋末瓦岗寨的英雄们,而在近代革命史上,山东也出了不少名将,有著名的“三李一王”,即李玉堂、李仙洲和李延年和王耀武。

开国将军中比较出名的是三位中将,即孔庆德、孙继先和刘兴元,其实还有一位解放军将领,要是能够参与授衔的话,应该也能授予中将衔,他就是王一平。

1914年,王一平生于山东荣成的一个小渔村,家里以打鱼为生,生活的很辛苦,但家族重视学风,而王一平又勤奋好学,父母也希望他以后有个出路,就紧衣缩食供他读书,后来考入文登乡村师范。

如果一切顺利没有意外的话,他毕业后应该成为一名乡村教员,不过在他读书期间,他加入我党,投身革命,也就此改变了他的命运,经过十余年战火硝烟的磨砺,当年那位书生意气、风华正茂的少年,已经成长为解放军高级将领。

淮海战役打响时,王一平担任华东野战军八纵政委,后率领26军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战役,建国后曾任三野第八兵团政治部主任,属于副兵团级,55年授衔时,42位副兵团级将领,仅有一位副兵团级少将,那就是贺晋年将军,所以说王一平如参加授衔的话,应该是中将。

王一平为何没有参与授衔呢?那是因为在1952年初,陈老总亲自点将,将他从部队调到上海担任市委组织部部长,从此他与这片沃土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7年,王一平升为市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身居高位,职高权重。外人看来成为市委书记的夫人应该是一位很幸福的事,其实不然,王一平对家人非常严格,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当时市里准备调王一平夫人张梅修去纪委工作,而王一平就是分管组织、纪检,所以工作调动审批需要王一平签字,但是王一平最后还是把妻子的名字划掉了,其实张梅修是个老革命,按资历、能力是完全有资格可以胜任工作的。

张梅修知道后,心里不解就去质问他,王一平说“虽然你资格够,但你不能进去,否则别人会说我以权谋私。”

其实王一平对妻子的“苛刻”,并不是在担任市委书记期间,战争年代他也是很有原则的。

1947年,夫人张梅修怀有身孕,而且还是双胞胎,时任纵队政委的王一平配有一匹马和马夫,但是他却从没有让妻子骑过,因为他率领的八纵有规定,只有伤员才有资格骑马,妻子虽怀有身孕但不是伤员,是没有资格骑马的。

因为王一平对妻子的“过分”,张梅修直到退休也只是正处级干部,以她的资历在当时是很少见的。

王一平对夫人如此“苛刻”,对子女更是严格要求。

当时受父母影响,几个孩子都参军入伍,后来大儿子退伍回上海当了工人,他谨记父亲的教诲,对工作勤勤恳恳,因表现优秀组织上打算送他去干部培训班。大儿子知道后,回家就给父亲说了,王一平知道后,很严肃地对儿子说:“你这个名额虽然是靠自己的努力争取的,但你不能走仕途,还是老老实实当工人吧,把这个名额让给别人吧”

最后大儿子按照父亲的要求,没去这个培训班,所以直到退休,他也只是个普通工人。

他的二女儿当时在南京当兵,找的爱人是北京人,当时按照政策:如果双方都来自大城市,转业后可以将关系调回原籍。二女儿后来与爱人商量,转业后把工作关系转回上海。她后来回上海办手续后,被父亲知道了,当时王一平还在职,他把二女儿叫来对她说:“家里已经有四个孩子留在上海了,你还是去南京吧,为南京多做些贡献”

王一平发话了,组织上也不敢给她办手续了,所以二女儿一家就一直留在南京定居了。

因为王老的严格要求,五个儿女都是从事普通工作,无一人为官。

王一平个性耿直,对官位看得很淡,对待工作坚持原则,从不考虑个人得失,祖国也正因为有众多这样高风亮节的干部,才有了繁荣昌盛的盛世。

2007年2月28日,王老病逝于上海,享年93岁,王老病逝后,按照他生前嘱托,仪式一切从简,在第二年的12月10日,王老骨灰葬于青浦福寿园,他的墓盖上刻着12个字“一生正直护公平,两袖清风感人心。”这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