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语漫谈:指挥

 cntagu 2020-06-27

当我们讨论军事话题时,通常将指挥这个词作为一个既有的概念加以理解。那么,你真的了解“指挥”一词吗?

《军语》中没有直接给出“指挥”这个词条,但把它作为是“军队指挥”简称。以下是对军队指挥的解释:“军队指挥,简称指挥。军队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对所属部队的作战和其他行动的组织领导活动。军队作战指挥包括:战略、战役、战斗范围内的各种类型、形式、样式作战的指挥。对军队其他行动的指挥,主要包括对战备行动、军事训练、防暴、抢险救灾等的指挥。”这里不但给出了指挥是一种“组织领导活动”,还给出了指挥的分类。

而《辞海》中对军事领域中的“指挥”所做的解释是:“在军事上,指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对所属部队作战行动的组织领导。包括战略、战役、战斗范围内的指挥。目的在于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最大限度地发挥部队战斗力,夺取作战的胜利。”这是同样认为“指挥”是一种“组织领导”,并给出了指挥的目的。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军语》与《辞海》都认为指挥是一种“对军事行动的组织领导”,虽然貌似我们能看懂,但仍很难理解其真正的含义。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其中将“组织领导”作为一个既定的概念。很多时候,越是接近于基础的既定概念,越是难以从本质上去认识。那么,“组织领导”又是什么意思呢?

《辞海》中认为,作为动词,“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加以编制。”“领导”则是指率领、引导。

我们把这解释再次带入到前面的定义之中,稍加理顺后基本上就可以得出这样的说法:指挥,就是军队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在其所属部队遂行作战和其他行动时,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对其加以编制,并率领、引导他们完成任务的活动。

这样说起来仍有些学术化,当我们把一个概念中的解释词汇厘清之后,我们就可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解。我们可以从上面的说法中得出这样的结论:

其一,“指挥员和指挥机关”指的是指挥活动的主体。这里,指挥员是相对于战斗员而言的,二者合起来统称指战员。军事活动是人类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既然有组织就应该有分工以及诸分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哪些个体或团体具有支配权(即指挥权)是其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点。虽然军事组织中也存在着民主的成分,但由于这一组织本身具有暴力性、强制性等特点决定了该组织中必须突出强调其权威性、强制性的成分,而这种权威性与强制性的表现对象就是通过军事制度所赋予与维护的指挥员的“绝对”权力。通常情况下,一个军事组织会有一个最高权威者,我们通常称之为主官、最高将领。当这个组织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其所担负的任务足够复杂时,这个最高权威者单凭自身难以面面倶到地实施“指挥”,此时,往往要为其编制一个协助其指挥的组织,这个组织就是“指挥机构”。这如同其它社会组织(如公司、学校、企业等)专门为某些领导设立一个办公室相似。军队中代表性最强,也是出现的最早的就是司令部,当然随着军事组织的复杂性进一步演化,后来又衍生出专门从事政工、后勤、装备甚至其他部门。

其二,“在其所属部队遂行作战和其他行动时”。当然,军事组织所要完成的主要是军事工作,其中以作战行动为代表。不过,在和平时期,军队还往往要担负其他的非军事行动的任务,只要是“指挥员及指挥机构”所属的部队,不论其承担什么样的行动,都可称之为“指挥”,也许正因为如此,指挥才成为军事领域的一个专用术语,尽管在其他组织和其他场合中也使用该词。

其三,“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对其加以编制”。目的,是人们在展开各种行动之前有意识地设定的要达到的目标或结果;作战目的则是作战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作战任务是武装力量在作战中所要达到的目标及承担的责任。目的与任务虽在概念上有所交叉,都是一种主观预先设定,但从字面理解,目的方向性更强,而任务则是在这个方向上所要达到最终结果的更为具体描述。如,同样是把消灭敌人作为目的,但什么时间内、在什么地域内、以什么方式、消灭多少敌人则更符合是对任务的一种描述。这里所说“形式”是指挥员对部属加以编制区别的具体表现。“加以编制”主要是指指挥员对所属力量的一种使用方式与责任划分,通俗地说,就是为完成本级的任务,把部属划分为几部分,这几部分并授予每部分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这几部分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隶属关系、协同关系、支援关系、保障关系等),只有这样才能围绕着本级的任务让下属明确自己所应该展开的具体工作。

其四,“率领、引导他们完成任务的活动”,从语句构造上看,它分为率领部属完成任务和引导部属完成任务两种方式。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含有与部属一起去完成任务的含义;二者的区别在于,率领一词中指挥员亲自参与到任务之中的成分更大。如在战斗时,要用“跟我上”的方式带领部属一起冲锋。而引导则是命令别人去做的成分多一些。如战斗中以“给我冲”的命令让部属展开行动。虽然有人愿意以思想觉悟以及道德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但从客观的角度上看,其实它正好明确了指挥员要在二者之间做一个平衡。带兵如同带其他队伍一样,领导者(指挥员)与其它成员之间在职责上是有区分的,同时由于军队本身具有层次性,这也就意味着指挥员也有层级之分。通常情况下,越是下级军官,其中“率领”的成分越大,相反,越是高层级的将领,其中“引导”的成分越大。所以说,如果你是基层指挥员,就不应该“只说不练”,但如果你是高级指挥员,你还强调“练”的成分,则也容易造成一种失职。堂主个人认为,当你高到一定程度,是可以“只说不练”的,关键是你要说对;这正如另一个极端,你的层级降到最低,就只是一个战斗员了,此时除了你能发挥一点主观能动性外,主要的任务就是按照最直接的指挥员的命令行事。

其五,军队指挥学是军事学的一门学科。目前,我军各军兵种都有一些指挥类的院校,或在相关院校中开设有指挥专业。如步兵指挥、炮兵指挥、装甲兵指挥、水面舰艇指挥等。这类学员学习的内容除了作为一名合格军人所必备的思想、文化、知识、技能,作为一名军官(如果是军官学员)所必需的管理能力外,主要学习本兵种一定级别的(初级军官通常为营以下)战术行动的展开以及相关专业训练的组织与实施等方面的课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