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本公号发表了《驴叫》,文中讲到,黔之驴被老虎吃掉之后,老叫驴还在放荡高叫,驴族中的小毛驴虽然暂时无虞,但命运堪忧。 这是过往故事。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今天专门讲讲卸磨杀驴的故事。 话说黄河岸边有一庄主,良田千顷,除牛马之外,还饲养毛驴数十头, 都有农庄编制,算是庄主“自家的驴”。 庄主的主营业务是土地,还开了一个大磨坊,这些毛驴的任务,就是拉磨。每天,毛驴们都会被庄主的佣人牵到磨坊,蒙上眼睛,戴上笼嘴,围着磨道转圈转圈不停地转圈。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毛驴们没有换过工作岗位,就是转圈磨面。 石磨面好吃,劲道,无污染,无添加剂,一度行销全国。于是,庄主扩大了生产规模,请石匠又锻做了几十台石磨。 扩大生产后,原来有农庄编制的毛驴明显不够用,庄主就又面向全国招聘了三十头毛驴,有关中驴、德州驴、广灵驴、泌阳驴、新疆驴,囊括了中国五大优良驴种。 这三十头毛驴多数毛色发亮,驴劲十足,性情温驯,吃苦耐劳,听从使役,不偷懒,不耍滑,拉起石磨四蹄生风,给主人挣得盆满钵满。 庄主高兴呀,整日捋着胡子笑。于是,庄主再次扩大再生产,设分号、开连锁磨坊。 庄主的磨坊分号和连锁的门槛并不高,他不管啥资质不资质,只要哪个掌柜交一笔管理费用(也叫加盟费),就可以以庄主的名义,开一个磨坊分号,生产的面粉可以打上庄主的商标并以庄主名义销售。 于是,磨坊加盟者云集,庄主就随便选择了十个先拿加盟费的加盟者合作。用驴上,庄主权力下放,加盟者用驴统统自行招聘。如此,加盟者又引进了一批毛驴,有纯种的,有交配的,当然,也不乏野驴和杂驴混进队伍。 这样,庄主的磨坊生意越做越大,原来有磨坊编制的驴不再拉磨,一个个被庄主安排到管理岗位上:有总驴,有副总驴,有统计驴,有接待驴,有财务驴......有跟着庄主专职驮运的贴身随从驴,有的驴没事干,专职叫唤。这些驴,不拉磨,不上班,庄主照样分发草料。 这样一来,后来招聘的毛驴,就成了拉磨的主力驴,拉磨多,草料少。 于是,驴和驴之间摩擦不断,庄主家的驴总认为自己有农庄编制,高驴一等;后来上岗的驴,算是打工驴,没名没分。更恶劣的是,磨坊分号和加盟者生产的面粉以次充好,坑害消费者,已有多起投诉,工商部门一再警告。 庄主为此非常苦恼,突然有一天,庄主到大城市拜访朋友时,发现了面粉机。 乖乖呀,面粉机这玩意儿,一台比几十头驴的效率。 于是,庄主留下有农庄编制的驴、会叫的老叫驴、骚情的老母驴,其他驴统统杀掉卖肉。 据说,将被杀掉的驴,多是优质驴。 这就是卸磨杀驴。 那么,庄主的这个决定是否正确呢? 庄主如此解释:第一,从成本节约的角度来看,已经不需要驴拉磨了,而驴还要继续吃草料,庄主要继续聘请农夫花时间和精力照看。如果杀掉驴,这些成本支出将不会再有。第二,从投资角度来看,杀驴有利于驴本身价值的增值,有道是“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第三,从更新换代来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驴的使用寿命和生存寿命都是有限度的,在驴的有生之年杀死更有利于培养小驴的忠心和敬业精神。 庄主呀,都是驴,为什么驴命不同呢? 混账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