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岁女孩钢钉穿膛却不敢说:比受伤更可怕的,是孩子遇事不敢告诉你!

 求知_时光 2020-06-28

前几天看到一则微博,感触颇深:

相信在生活中,相当多的孩子做错事后的第一反应是前者,他们可以跟无数人坦白,可就是不敢跟自己的父母说真话,怕他们生气,怕挨批评。

与死亡擦肩而过的6岁小女孩:被钢钉穿膛,距离心脏仅有26毫米!

前段时间,常州一名6岁女孩随爸爸到工地玩耍,在收拾工具回家时,女孩不慎触发气钉枪。

一枚钢钉直接穿“穿膛”射进去了。

图片来源:网络

由于没有立即流血,女孩怕责备,便一直隐忍不敢说。

图片来源:网络

直到晚上胸口疼痛难耐,女孩才向父母坦言。

送往医院检查后,发现7厘米的钢钉距离心脏仅26毫米,女孩与死神擦肩而过。

孩子现在已基本康复,有惊无险。

可这其中,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小女孩在被气钉枪击中的那一刻,害怕责骂 ,没有立即告诉父母,而是到了晚上,疼痛难忍,才和父母说。

其实,每个孩子从小对父母就有一种天然的依赖感,一遇到事情就习惯往妈妈怀里钻。可在孩子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是什么让他变得越来越不信任父母,即使自己受了伤害,都选择一个人隐忍呢?

评论区有句话说的很扎心:很能理解,可能和父母说了得到的也不是他们的关心和安慰,反而会先被骂得狗血淋头。

是啊,多少孩子不管是磕了碰了还是伤了,都是能不说就不说,除非扛不下去了。

01

江苏一个9岁男孩因为撞碎了学校玻璃而写下遗书跳楼自杀。

“nai nai ,我前天5把学校的bo里zhuang sui 了,我之到要chen fa,suo以我跳lou了”

这是男孩跳楼之前写的遗书,遗书里说明男孩是撞碎了学校的玻璃,害怕惩罚从而跳楼。

图片来源:网络

孩子觉得自己撞碎了学校的玻璃,很是自责。没敢把实际情况告诉奶奶。

周一回到学校无法处理赔偿,放学后也不敢告诉奶奶。

经过彻夜的内心挣扎,选择了这种错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周二男孩在上学前背着书包从17楼跃下。

这一跳,粉身碎骨,阴阳相隔。

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遇到困难,宁愿崩溃,也不求助告诉父母?

一个9岁的孩子觉得打碎了一块玻璃就应当“以死谢罪”,他连死都不怕,却害怕因为打碎玻璃要面对的责骂或是惩罚。

我们做父母的不应该反省一下:是不是我们和孩子的沟通出现了问题?孩子心智不成熟,那我们呢?孩子犯错了,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是不是有问题?

“因为我把玻璃打碎了,会受到惩罚,所以我就跳楼了”,这个荒唐的逻辑看似不可理喻,但跳楼男孩的心中或许真的是这样想的。

图片来源:网络

这些事,看起来程度不同,但本质都一样:孩子做错事怕责骂,就想方设法逃避、掩盖。

他们为何会这样做?

教育学者尹建莉说:“孩子宁愿承受拖延的痛苦,也不告诉家长,这其实是个信号,说明家长和孩子的相处出了问题。”

02

孩子们不是懦弱,只是因为身体已经受伤,拒绝心理上再受伤害。

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中,焦俊艳说:痛苦讲给你们(父母)听,我会得到双倍的痛苦。

网上看到一段戳心的话:

其实我这代人,很多是没有后路的,感到失败和望不到头时,没有外界默认的避风港。

不会觉得就这样回家好了,回到那个有爸爸妈妈的屋子里,重新振作再出发。

低谷时,家人甚至会给予更大的压力。

我看到很多的年轻人站在路中间,就那样站着哭。

身后没有灯火,身前白雾茫茫。

几米在《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中写道:

“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因为身上的伤口迟早会愈合,而心里的创伤却很难治愈。

图片来源:网络

孩子怕的,不仅是指责。更怕的,是不被接纳。

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案例:

小区的孩子顽皮,拿着小石子把路边的车辆全部刮伤,孩子被当场抓住。

物业通知家长,孩子爸爸到达现场后,看到一排被刮伤的车,脸都绿了。

他当即就拽着孩子拳打脚踢,如果不是周围的人拦着,孩子真被打得半死。

后来,爸爸赔偿了所有损失,却拒绝把孩子领回家。

听说,后来孩子被妈妈领回去了,又被爸爸暴揍、罚跪了好几天。

虽然案例中孩子的做法不对,但是父母的做法更加不对。

孩子顽皮可以理解,父母正确的引导教育,孩子还是可以改正的。

但是父母直接暴力教育导致孩子之后犯错受伤宁愿独自承担,都不会和父母坦白。

图片来源:网络

童年犯错受伤时,父母每一次的责备,每一次的泼冷水,都是在孩子伤口上撒盐,都是在加速情感链接的断裂。

03

在童话大王郑渊洁的《智齿》中,有这样的一幕场景:

当在学校里被冤枉偷东西时,女孩梁新的第一反应是:我要告诉我爸爸。

听到这话时,老师一愣,因为老师的想法本来是:你要是不说实话,我就通知你爸爸。

很多人看到这句话时,都会觉得讶异和不可思议,但顿愕之后便心生羡慕:

只有在爱中成长,被耐心对待的孩子,才会在面对任何情况时,都能觉得父母是知道自己的,是自己最坚固的后盾。

学会和孩子有效沟通,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

父母不妨试着这样做,帮孩子敞开心扉:

允许孩子犯错

当父母面对孩子犯错的时候,不可以“以暴制暴”。

图片来源:网络

首先要告诉自己“他还是个心智未成熟的孩子,可以允许他犯错”,压下自己心中的怒火。

等自己情绪逐渐稳定下来,试着换位去考虑孩子的当时感受。

这时候再告诉孩子哪里做得不对,会比直接责骂和动手惩罚的效果更好。

《原生家庭》中有一句话:孩子应该拥有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权利,犯个错而已,又不是世界末日,这是他们尝试新事物并建立自信心的途径。

学会温柔地说

天底下没有哪个父母是不爱孩子的,但有时候,关心的话在心头,说出来却变了味。

当孩子犯错后,父母在责备孩子的时候,明明是关心的话但是说出口就变成了责备。

图片来源:网络

朋友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小时候,在奶奶家不小心打破了花瓶,当时想着赶紧收拾,结果不小心划破了手,血弄脏了奶奶的新桌布。

当时奶奶一边给我找药水,一边埋怨我的不小心:“新买的桌布还没用就弄脏了”、“都说了让你离碎玻璃远点。”

明明是担心自己被玻璃划伤,但是脱口而出却成了埋怨。

如果当时把“都和你说了离碎玻璃远一些”、“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流这么多血,把桌布都弄脏了,还得洗”,换成“划破了手,很疼吧?上完药就好了,下次小心一点”。我想,朋友不会长至成年人才理解并接受她。

所以,以后父母说出口的话,尽量把关注点落在孩子身上,把责备换成简单直接的关心。

事后弥补很重要

据统计,全国将近90%的家长都曾经吼过孩子。

图片来源:网络

不可否认,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很容易情绪激动。

如果实在改不了自己的习惯,责备了孩子,也请及时的进行事后弥补。

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爱他的、关心他的,也为自己过激的话语表示歉意。

《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也曾和女儿发生激烈冲突,大吼过孩子。

但平静过后,她还是很诚恳地和女儿道了歉,并取得了原谅。

如果伤害已造成,请及时放下身段和孩子道歉,并告诉他:“不管怎么样,我都爱你。”

孩子打破一个花瓶、考砸一次试、说了一次慌,真的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不要让那个孩子宁愿自食恶果,也不面对的父母,希望我们可以做孩子真正的避风港,真正的依靠。

这个世上给孩子的要求、压力、误解、标签已经够多了。

孩子在家中,最渴望和需要的是父母的支持、安慰、鼓励,让他们有信心解决问题、有勇气面对压力。

图片来源:网络

绘本《我永远爱你》中,小熊阿力问妈妈:只有我乖的时候,你才爱我吗?我做了不好的事情,你也爱我吗?

妈妈说:我还是会爱你。

这才是家的真实意义!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让大家告诉孩子:未来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太悲观,再大的事儿,有爸爸妈妈和你们在一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