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鲁|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怡心斋YXZ 2020-06-28

石鲁:我的心永远不死




严酷的生活,把我锤炼成钢头铁臂,经过亿万年的思考,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真谛:闪光的青春,不能装在享受者的囊袋里;只有在创造者的手中,才会光辉熠熠!对于黑暗,我不会适从它,我要用千度烈焰把它烧死—也许到头来,也毁灭了我自己,但我纯洁的心,永远不会死去!——看我进击的雄姿,看我燃烧的足迹看我火红的历史。”



▲石鲁

石鲁(原名冯亚珩),冯氏家族祖籍江西景德镇,其高祖避税迁四川,贩药售棉赢巨利,并于仁寿县文公镇安家。其曾祖继于松林湾治田筑屋,成为仁寿第一大粮户。其祖父又按照《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格局修建了冯家庄园,其中有藏书10万余册的书楼。

“五四”运动爆发的那一年,他出生在这样一个庄园里,在这个家庭里得到过物质的享受,亦受到封建家规的桎梏,看到了这个传统大家庭的败落和分化,特别受到从事美术的二哥冯建吴的影响。石鲁15周岁时离开了被他认为是封建专制、俗不可耐的家庭,奔向他二哥执教的东方美专,这是“冯门九子”对封建家教的第一次叛逆。

在东方美专学习期间,石鲁懂得了书画是崇高的事,尤其崇拜赏石涛、八大等文人画家的反抗精神和雅逸的审美内涵,自谓“颇受为艺术而艺术的清高思想影响”

▲石鲁《山间修梯田》

(歌德2010春拍以4457.6万元成交)

▲石鲁《芙蓉荷花·行书四言联》

(嘉德2011春拍以4370万元成交)

当他还在选择徘徊的时候,他在一本小册子上读到了一篇《毛泽东自传》,当时就被毛泽东的传奇经历吸引住了,毛泽东的大胆反叛者形象和要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气魄深深地迷住了冯亚珩。此时,他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骚动的,热血沸腾的、充满超我意识的理想主义、不甘受旧文化束缚的自由浪漫气质,以及隐约朦胧地觉悟到的人道激情驱使下的均天下主义。

不久,他向家里要了第二学期的学费100块银元,却没有去上学,而是悄悄收拾了行李,瞒着所有人,向北,辗转翻越秦岭山脉,到了西安。他想去陕北,找毛泽东。这一年,他20岁。

▲石鲁《高山仰止》(嘉德2011春拍以3192万元成交)

▲石鲁《自古华山一条路》

(嘉德2012秋拍以782万元成交)

1947年的政治形势发生了突变,革命队伍转战陕北,远方是胡宗南军队的追杀枪炮声,而眼前却是毛泽东率领从容不迫地登上了一座山头。石鲁看到这幅情景,激动不已,他心目中毛泽东的英雄气概更加高大挺拔。这一图景刻画在了他的脑海中,也成为他日后创作其代表作《转战陕北》的主要情节。

▲石鲁《转战陕北》

《转战陕北》完全打破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人物画和山水画的区别,它是人物画,人在画中所占比例很小;它是山水画,却明明表现的是人。石鲁以宏大磅礴的气势,表现了他曾经记忆中的毛泽东从容地转战陕北黄土高原的情景,这个纪念碑式的惊人构图,联想恢宏而奇特,画面色彩辉煌壮丽、刀劈斧砍一般的色块结构,显示出无穷的力量,壮美的诗化抒情性,给人们的想像留下了空间。

▲石鲁《转战陕北》局部

然而《转战陕北》并没有能在国庆十周年的大展中展出,原因是一位将军在看了画之后说:毛主席身后怎么才一个人一匹马?还站在悬崖边,这不是悬崖勒马吗?照这位将军的理解,画中的人物不应该是毛泽东,是蒋介石才对。

一位戎马倥偬的将军对于艺术的误解情有可原,但如果像这样一位有影响力的人的话被用来做艺术和政治主题的裁判,就产生了悲剧性的结果,石鲁因此受到严厉批评。

▲石鲁《一轮红日照中国》

(西泠2016春拍以667万元成交)

 倔强的石鲁骨子里的反叛精神和革命激情又一次占据了他的全部身心,他对于谬误绝无半点忍让和迁就,他在日记中写了一首打油诗以扬其志——

人骂我野我更野,搜尽平凡创奇迹。

人责我怪我何怪,不屑为奴偏自裁。

人谓我乱不为乱,无法之法法更严。

人笑我黑不太黑,黑到惊心动魂魄。

夜怪黑乱何足论,你有嘴舌我有心。

生活为我出新意,我为生活传精神。

▲石鲁《说说心里话》

(山东春秋拍卖2014春拍以5040万元成交)

5年后的1964年,为迎接国庆15周年,石鲁抱病创作了大型革命历史主题绘画《东渡》,作为《转战陕北》的姊妹篇,表现毛泽东领导的革命军队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勇猛战斗的英雄气概。

石鲁《东渡》色稿

▲石鲁《自画像》

(西泠2011秋拍以414万元成交)

在这样不堪忍受的岁月,石鲁的精神时而正常时而癫狂。无论在正常和癫狂中,他那已经艺术化了的思想和精神丝毫没有停滞,更没有倒退。反而以另一种精神状态,探索到了艺术世界里常人难以企及甚至难以想像的境地。正如石丹所说:在一个整个国家都疯狂的年代,一个疯子可能比其他“正常人”更能清醒地面对一个发了疯的社会。

在《于无画处笔生花——石鲁艺术大展》中,有许多那个年代石鲁的作品,怪异而神奇的符号与线条,给人以深远而诡秘的想像空间。其手法极端工细又极端写意,两者是那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处处不和谐最终构成了和谐之美,让人叹为观止。

▲石鲁

他无论书法和绘画都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升华式的转化,仿佛借助了苦难的力量,让他飞升到了“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艺术境界。

▲石鲁《黄涛飞荡图》

一个真正的人,是抛掉一切自私的心理,站在精神的高峰,俯视一切的人。他既无任何顾虑,也无任何设计然而他所得到的不是荣誉,名称,而是屈辱。但屈辱并不曾损害他,反而在他崇高的品格上染上一层不可磨灭的光采。——引自石鲁未完成的描写刘志丹烈士的电影剧本《共产党人》“尾声”。

>>相关链接

《小窗幽记》明代隐士为人处事的宝典

萧云从 | 姑孰画派创始人,渐江都请教过他

褚遂良 | 字里行间都是优雅美丽

绝美小楷受损,或许和董其昌经济危机有关

不识钱镜塘,不算知收藏

张岱的弟弟,乖张而极致的人生

倪瓒的诗,他的天之涯、地之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