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琢磨君 老梁曾在节目中说:“世界上最难出的关系就是亲戚,你父母啊,无论怎么,你跟他吵翻也不要紧,打断骨头连着筋。和亲戚可不一样,这个亲戚他烦在哪呢,有血缘关系的,但又不是特别直的血亲,他又不是为你的生活100%负责任。所以亲戚很多时候成了什么呢:你需要他的时候,他不知道躲哪儿去了;你不需要的时候,他上来挑理,阴损的挖苦,对比当中寻找优越感。” 有人总结说,现在年轻人越来越疏远亲戚的原因是:来往不多,管的挺多;境界不高,眼界挺高;能力不大,口气挺大;根本不熟,装得挺熟。 但是,不管嘴上怎么说,亲戚之间的来往也少不了。所以我们注意与亲戚相处的尺度,有所为有所不为就可以了。比如说,与亲戚相处时,要把握好这两种“分寸”,以下这两件事情不可随便帮忙。 1、不要随便帮忙亲戚出谋划策; 亲戚之间,本应该互相帮忙,但是可以帮人救急,不可随便帮亲戚出谋划策。你的计划成功了,那还好;如果你的计划失败了,让亲戚损失了,他们就会怨恨你。即便是他们嘴上不说怪你,但心中依然认为是你帮了倒忙,下次有事一定不会找你商量。 亲戚的事情,让他们自己拿主意,特别是关键的大事情,一定不要插手。聪明人,不会随便帮忙亲戚出谋划策,只是安静地当个旁观者。亲戚的事情他们自己拿主意,如果成功了,我们真心祝福;如果失败了,他们自己可以反思,我们也好安慰他们,或者给予他们一些帮助。 如果是我们帮助亲戚出谋划策,最后他们失败了,本该属于他们自己的错误和问题,他们都会有意或无意转移到我们身上,将矛头对准曾经用心帮助他们的我们。这就是典型的好心帮倒忙,也是人性的一种,我们无法避免,只有防患于未然。 朋友f曾经下定决心转下一个铺子,他的亲戚非常不看好,还说那个位置不好,做生意不好赚钱。朋友F动摇了,听了亲戚的话,错失了良机。多年过去了,那个铺子越发展越好,生意火爆,朋友F后悔听了亲戚的话,并说以后再也不听亲戚的出谋划策了。 朋友也悟透了一个道理:如果亲戚朋友不够优秀,都没有做过生意,就不要找亲戚朋友随便商量自己的创业项目,因为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办,最后还容易耽误事,说丧气话,拖自己后腿。 关键的事情,我们不仅不能随便找亲戚商量,也不要随便帮助亲戚出谋划策。成年人,要对自己的决定负责,我们不要听信他人的一面之词,也不要随便干扰他人的思维。所以说,与亲戚关系再好,也不要随便帮这种忙——帮忙亲戚出谋划策。 2、不要借钱给好吃懒做的亲戚; 亲戚之间,少不了互相借钱,特别是亲戚买房、结婚、孩子上大学的时候,我们都会借钱给亲戚。但是有种情况的借钱,我们要多个心眼,那就是不能借钱给那些好吃懒做的亲戚。 老话说得好:“救急不救穷,帮困不帮懒”,就是说:他人有危急,我们可以帮忙,但是不能帮他人的穷;他人遇到困难,我们可以帮忙,要是好吃懒做,我们则万万不可帮忙。好吃懒做的亲戚,更加容易穷困,他们的穷也是有原因的,你越是帮他们,他们越感觉理所当然。 老梁用一段话解释这种亲戚:“你亲戚里面总有这样的人,就是你怎么帮他,他不也惦记你的好,他觉得你应该的;而且你就是再怎么帮他忙,到了他为了自己利益时,说坑你就坑你。这样的人,就是我们说的‘农夫与蛇’里面的那个蛇。” 更何况,《乡土中国》这本社会学经典书籍,将亲戚之间的借钱关系分析得很透彻,书中说:“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这并不是说这种社会不发生交易,而是说他们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馈赠的方式。” 由此可见,亲戚朋友之间的借钱关系,本质上是馈赠关系。如果我们把钱借给那些好吃懒做的亲戚,就更加不靠谱了。还不了钱,你找他们要的时候,他们又会说“你混得比我好,借点钱给我花怎么了?”所以说,对于这种亲戚,不可轻易借钱给他们。 结语: 亲戚之间,血浓于水,本应该互相帮忙,但是以上两种事情不要随便帮忙——帮忙亲戚出谋划策,借钱给好吃懒做的亲戚。因为我们一旦帮助了,很容易好心办坏事,帮人帮出仇人。朋友们,您觉得呢?
|
|
来自: 昵称52776266 > 《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