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牛阵和虎皮战马:春秋战国时期的动物战争

 生物学家讲历史 2020-06-28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在孙武和伍子胥的帮助下,联合蔡、唐两国进攻楚国。联军攻势凌厉,很快击溃了楚军主力,突进到楚都郢城下。

吴楚大战

      楚昭王大惊,慌忙出逃,吴军紧追不舍。有人对楚王出了一个阻滞追兵的主意,将楚国在附近豢养的大象赶到吴军阵前,随后在大象尾巴上点燃事先绑好的蒲苇等易燃物,驱使大象冲散敌军。吴人从没见过如此大规模的巨兽,仓皇后撤。楚王摆脱了吴军的追击,蛰居随国,终等来了对吴军的大反攻。

中原亦有象兵

       此次楚人用象作战并不是春秋时期的首例,早在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就有豺狼虎豹和犀牛大象参战的描述。可见当时自华北平原到长江中游的广大地区,大型野生动物并不罕见。直到公元1世纪,还有王莽豢养兽群作战的记录。

      古代中国驱使野生动物参战的战例有很多,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除了这次楚人驱赶大象阻击追兵外,齐人还曾用耕牛偷袭敌营。

田单的火牛阵

      公元前279年,齐国跟楚国一样到了亡国的边缘,燕人占领了齐国绝大部分城池,只剩下即墨和莒城还未攻下。齐人田单坚守即墨,他聚集了城内一千多头牛,在犄角上绑上利刃。晚上他将这些牛偷偷赶出城,还在牛尾上绑上蒲苇,随后点燃蒲苇驱赶牛群冲击燕军大营。燕人围城日久,防备松懈,牛群呼啸而至,声势骇人,燕人不明就里,慌忙逃窜。田单率军出城大败燕军,乘胜逐北,一举克复齐国旧境。可以说没有即墨城内那些牛,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很可能在迎来秦军之前就灭了。

先秦诸侯士兵

     中国人利用动物作战向来不拘一格,除了用利用动物的冲击力,还会利用食肉动物的威慑力。春秋时期晋楚争霸,终爆发了城濮之战。在这场战役中,晋人给自己的战马都裹上了虎皮。两军对垒时从远处一看,名副其实的虎狼之师。晋军前锋少说也配了数百匹马,这样而来,几百头“老虎”从对面奔驰而来的景象,是任何军队的士兵和战马都不能承受的。楚军的马匹和士兵都大受惊骇,慌忙逃窜。晋军此役大胜,一举夺得同楚国争霸的战争主动权。

战马现在成了吉祥物

      拿出数百张虎皮来装备战马,可见晋军中捕猎能手不少,更可见当时野生动物之繁盛。而且晋人此招很像是临时起意,军队外出打仗竟会携带数百张虎皮,国内的珍藏想必更多。很多现代人都太小瞧古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了!这也难怪,在战国之后,很少再有大量的野生动物被带入人类战争中,动物世界和人类战争互动最多的动物只剩下马。

      马的参战,让整个人类在冷兵器战争时代的战争形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只是它们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