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林:尊重思维发展的过程——谈计划的酝酿和制定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我做计划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先把这段时间要做的重点工作罗列下来,然后再进行逻辑组合,最终形成计划,我觉得这样的计划符合我的想法,也便于我执行!”我们城区教办室领导杨助理这样说。

也许,我们会感到疑惑:计划的制定一般先有逻辑框架,然后再往这框架里填充材料,这样的计划才足够严谨,也更像一个文本啊!

一般来讲,所谓的计划,就是对所做工作的预先设计,是后一段时间工作的目标和指南,也是后一段时间工作效果的评价依据。我们通常认为的计划,仿佛一个文本,或者是一个行动手册。

但,我们发现,过于周密和严谨的计划往往并不能得到完全的执行,于是有了“计划计划,墙上挂挂”的说法。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计划即行动!从现代哲学或者心理学层面讲,行动一般分为操作注意和行为主义两种。所谓的操作主义,就是强调行动与概念的符合。一种概念必须能够被行动证明,这样的概念才真正富有意义。比如我们在做计划的时候,常常希望采用一些流行的术语,或者上级领导文件中的一些指令性词汇(逻辑框架),然后我们会根据这些术语或者词汇来制定行动,但结果是,我们的行动并不能真正符合那些术语或者词汇。这就导致了我们只好改变计划。相反,假如我们事先思考了我们即将要做的行动,然后思考这样的行动与这些术语或者词汇的关联度,以形成一种词汇与术语的融合。这样,行动与逻辑框架便同时具有了意义。

一种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将意识与行为对立起来,强调对于现实行为进行客观研究,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来发现行动的意义。这同样要求我们在计划时候,首先要思考我们的行动是什么,而不是先考虑我们的逻辑框架是什么。在即将到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潜意识里一般会对行动产生一种暗里的要求,也就是我们对我们即将采取的行动其实是有规划的。然而,当我们按部就班在逻辑框架里进行计划时,我们潜意识里想要的行动往往会被不小心屏蔽。

以上两种哲学或者心理学,都要求我们在计划的时候,首先要思考做什么,而不是在什么框架下做什么,或者先思考领导要我们做什么。

这样的计划方式其实也是符合人的思维的。我们的思维一开始一般是混乱的,而且从某种角度看,思维也需要这样的混乱,这是一种客观规律。在真实的研讨或者座谈会上,我们会很形象逼真地感受到思维的发展过程:座谈会一开始往往是混乱无序的,大家甚至都不知道要说什么,但慢慢地,一条真正的逻辑思路打开了,研讨或者座谈开始走向深入,甚至有欲罢不能的感觉。

这就是真实的思维,这也是决策过程必须要经历的一个环节,我们常常把这样的环节引起的效应叫作黑箱效应。思维走进黑箱的混乱之后,会突然产生一种明晰感。

当然,这跟混沌理论也是符合的。

细心的你一定发现了,笔者以上的议论一直是站在行动者本人的位置上的。也就是,像今天杨助理的计划,其实也是站在自己即将行动的立场上进行的,这就尊重了人的主体性。也就是计划往往首先是自己的计划,然后在这过程中考虑政治因素、考虑上级意图,达到多方面的妥协。这样的计划,才是有个性的计划,有创意的计划,也是行动者本人愿意执行的计划。

这次笔者也尝试了这样的做法,先考虑了学校几个重点工作:闲适性课外阅读课程建设、我能管好我们自己德育活动、学本教学研究、体艺工作品牌化建设、教师成长推动计划……然后我再将他么按照上级要求(特色校园、魅力校园、平安校园和活力校园等理念)串联了起来。这样的计划我觉得很满意,因为这里边也有我的思想。呵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