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教学需要尊重“学路”的思考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语文教学需要尊重“学路”的思考(十八)

语文教学需要尊重“学路”的思考(十八)

——尊重兴趣,尊重自由选择

儿子又提到买《双城记》的事情,上次我就有些奇怪了,我便问:“你怎么知道要买这本书的呢?”儿子说:“我忘记了!好像是在读另一本书的时候看到这个书名字的。”

我问:“那你知道这本书里写了什么吗?”

他说:“不知道!”

是不是很奇怪呢?仅仅因为在另一本书中看到这个书名字,就希望买来看!

难道,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吗?

这就是我们真正的阅读之路。

我不敢说我读了多少书,但我读书的方式几乎跟儿子一模一样,我读的大多数是理论书,一般情况下,这些书的出版前言里都会介绍:这是某一套丛书里其中的一部。然后,在书的后面会附上一长串书名,于是我便按图索骥,先买下从书名看就感兴趣的书来。另外,一些理论书的结尾会有长长的“参考文献”,这也是我接下去读书的“书源”。

就是根据这些书源,我读了有关社会学的、人类学的、文化学的、哲学的、教育学的、心理学的甚至经济学的很多书。

天哪,也许我们的孩子读书跟我们差不多,很多时候并没有什么顺序。

是的,让孩子自由选择,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这对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难道没有启发吗?记得在日常的语文课上,在孩子们读完课文之后,我都安排一段自由漫谈的时间,让孩子自由说说,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孩子们表达的很多都不是想教的,他们有的会说对情节的理解,有的会说对人物的理解,有的会说对环境的理解,有一点可以肯定,每一个孩子都会以自己的兴趣去筛选课文中的信息。

最近读了一本关于胚胎学方面的书,科学家认为,胚胎的形成是一个由细胞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由此可以推理,由儿童到成人,其实也是一个生命个体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记得蒙台梭利更是这样表达:我们基本上很难教给孩子什么,我们只能提供爱和帮助。虽然有些过激,但也不无道理。

所以孩子的阅读兴趣肯定是一条很重要的学路。,由此想来,语文课堂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该有多么重要,记得黎锦熙先生也曾经说,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因了学生的兴趣,随手就能编织教材进行教学。

当然,这是一种很理想的境界,但或许我们边尊重学生的兴趣,边巧妙地让孩子也有兴趣学我们想教的内容,这一点是可以做到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