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语文,就是营建和维护语文课堂社会化的过程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教语文,就是营建和维护语文课堂社会化的过程

教语文,就是营建和维护语文课堂社会化的过程

——语文的教路思考(九)

记得笔者在研读《争论的故事》时曾经关于对话类的文本背后的核心思想进行过探索,大致意思是对话是因为人类天生的“互报”心理而产生的一种由“不平衡”达至“平衡”再到“不平衡”的现象,也只有这样的对话,人类才创生了意义。今天重读此文,便想在这样的基础上以一种教学的理论来简单设计一个教路,这个教学的理论便是语文教学的社会文化理论。

【教学目标】

1.学生分清四个层次的对话,及其层次关系。

2.学生对话文本和教师,从而重新解释文本,产生创生性的意义。

3.能够有角色感地读好对话。

【教学设计】

一、开宗明义,引导孩子观察文本,划分文本中共有几次对话,它们是什么关系。如果能够画出文本对话的层次图更好。(兄弟俩的对话、兄弟俩与老人的对话、孩子与文本的对话、盛老师与学生的对话)

二、小组学习,学生反省自己,并独白:自己喜欢哪个层次的对话?为什么?请小组长每个人的独白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教师小组巡视,并适当指点。

三、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

四、小组练习读好前面两个对话,提醒大家两个创新点:

1.兄弟俩争论不休,也就是争论很难停,小组能为兄弟俩分别补充一两个理由吗?

2.第二个对话,要补充两处,一是兄弟俩找老人评理时说了什么,二是看到大雁已经无影无踪,又会说什么。

3.各小组进行展示,教师要适时表明自己的观点。

五、看第四个对话——学生与老师的目光的对话,你觉得老师除了点头赞许之外,还可以做什么?(教师可以表明自己的观点,比如:也可以思考兄弟俩在射大雁之前争论的合理性。)

六、学生各自谈学了本篇课文之后的感受,并可以谈谈自己对课堂中某个学生的观点是否接受,也可以谈自己还有哪些问题。

【教路思考】

语言是在一种社会交互中产生的,这里涉及两个层面的心理因素,一个方面是人的心理内的因素,一个方面是人的心理间的因素。前面一个因素产生的是对自我的认识,后一个是产生作为一个“互报”本能而具有的对话的渴望。正是因为对话,人类拥有了社会性的特点,也正是因为对话,才产生和发展了语言,从而产生了某种社会文化。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因此,首先就是一种社会的过程。这在前面的思考中已经提及。然而这种社会交往的过程,并不仅仅是知识的共享,我们还需要营造一种文化。这个文化,就是有关于学科的文化,也就是,进入到语文的学习,整个课堂的社会交往就应该有一种语言的文化在里边,这个文化营造的任务当然在教师。以上教路的思考便是对这一理论的体现。

一、课堂社会文化产生的中介必须是语言现象

人类社会交往必须有某种中介,这种中介便是各种符号。自然,在语文课堂上,师生、生生交往的中介必须是语言符号。因此,在这个教路中,教师提供的一种语言对话的文本符号。孩子以“对话文本”这个独特的符号展开社会性交往,研究对话,演示对话,创新对话,发展对话,孩子完全沐浴在对话的研究当中,同时自己也成了对话的一份子。

二、课堂社会文化产生的过程必须是思想创生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所以语文课堂必须是一个思想创生的场域。课文作为文本本身就有两重功能,一重功能便是所谓的单义功能,这个功能其实就是文本作为符号所传达的“所指”,也就是文本想告诉我们什么。比如,看起来这个文本想告诉我们的是“在机会前争论是不对的”。文本还有第二重功能,便是所谓的对话功能。文本要与教师对话,也要与学生对话。尤其是学生对话,每一个学生都会以内心的独白来发现自己对文本意义的理解。然而,我们发现,很多孩子在课堂上并不能真正发表自己的观点,这里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发言的焦虑,比如教师思想的强势,比如与其他同学交往的障碍等等。因此,语文课堂有必要进行小组合作,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小组内发生独白,也从而产生交往,从而使孩子的思想得以最大可能的创生和表达。

三、课堂社会文化产生的保障是教师的积极参与

然而无论如何,孩子没有创立语文课堂社会文化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这个文本中,盛老师虽然讲了故事,但盛老师并不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也许是一种由盛老师营造的语文课堂社会文化的规则,即教师就是一个沉默者。然而,我们更加认同的是“教师就是课堂”的观点,尤其是在语言的课堂上,教师还是要适当地展示自己对语言现象的理解,自己对文本的解读,甚至可以向学生陈述自己在备课时是如何理解文本的。另外,除了本堂课的小组合作之外,语文教师也可以在自己的班级制定适合于自己教学的“对话规则”。

四、课堂社会文化产生的结果是学生的人格独立

思想的创生其实便意味着人格的独立。在这个教路的最后,教师希望大家发表自己上课的感受或者对别的学生的意见进行评价,或者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最终需要学会的可能是这样三个能力,一个是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一个是用“他说——,我认为——”的方式说话(直接引用);一个是用“我认为他所说的——”(间接引用)。无论哪种方式,都表明学生的人格是独立的。最重要的,这样的语文课堂将摆脱那种“?”“。”“好!”(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想要的答案,教师评价说“好”。)的三段论模式。也就是,课堂的结束往往就是一个对话的“不平衡”的出现。

当然,这样的教路设计或许还停留才概念层面上,但只要我们探究,我们有这个勇气和信心,或许也是可以实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