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通话不是推广过头了,而是还不够——与z主任用普通话对话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普通话不是推广过头了,而是还不够

——与Z主任用普通话对话

“我倒是觉得现在的方言需要保护了。我儿子基本上不是说方言了,经常用普通话问我,这个用宝应话怎么说,那个用宝应话怎么说。”在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对居民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工作回忆上,Z主任带有某种忧患意识地说。

“您看起来说得有些道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很多方言都会成为文化遗产受到保护。但,普通话推广依然很有必要。”我说。

“我知道,无非现在是信息时代,人们交往范围越来越广,没有通行的语言是不行的。普通话能够很快使人发生沟通。”Z主任说的是很有道理的。

“您说得很有道理,但是,其实问题已经不在这个方面了。”我卖了个关子。

她果然睁大了眼睛看着我。

我微笑着说:正如您刚才所说的,推广普通话就像当年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一样,十分有必要。而且,国家现在已经在这么做了。但,现在的问题还主要在于,会说普通话的孩子,现在能用普通话交际的有多少呢?也就是说,你当真认为现在的孩子普通话口语交际已经很棒了吗?

她有点沉默了。或许她可能跟我想得差不多,现在的孩子在普通话语词的掌握,在普通话发音上,确实已经非常好了,也能够用普通话表达正常的需要了。但,在真正公共的交际场合,孩子们的普通话交际能力还是很欠缺的。

她的声音没有那么高亢了,对我说:那你的意思是,我们做老师的,在推广普通话方面不是做得太过了,而是可能做得还不够吗?

我说:够不够,得看我们有没有真正地在训练孩子们使用普通话进行交际。您是负责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导主任,您觉得你们学校语文课上,口语交际上得正常吗?

她不说话。

“给你讲一个故事吧!这个故事有些极端:一对中国人结婚了,有一个外国人恰巧会说普通话,于是便对新郎夸新娘说:‘哇,你妻子真漂亮!’这个中国男人自然得谦虚一番:哪里!哪里!那个外国人一愣,只好接着说:她的鼻子、眼睛都很漂亮!请问,这两个人会说普通话吗?”

她笑了: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现在很多人是会说普通话,但只会说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普通话。这个中国男人不懂外国的文化,用哪里!哪里!表示谦虚。那个外国人不懂中国的文化,只好说明白新娘到底哪里漂亮。

我说:如果把这个外国人换成外民族的,意思可能更清楚一点。这是其一。一个广东人来到北京一个饭店,对服务员说:请给我来杯水先哪。那个服务员一愣,不过没多长时间,服务员还是端来了一盆水仙给他。

Z主任又笑了:也就是,我们虽然会说普通话了,但很多时候,还是在用方言的思维说普通话。

我说:很多时候,我们只重视了普通话的发音,却没有重视普通话口语交际中的错误。我接着说:或许你的孩子在你们的教育下,已经能用普通话进行随心所欲地表达了。但是,中国从唐宋以降一直重书面轻口语的现象到目前还在影响着我们国家的普通话推广。以至于很多人嘴里说的是普通话,但却很不善辞令,说话结结巴巴,不懂礼节,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Z主任有些不服气:我觉得有时候那些彩色普通话已经能够相互交流了嘛!

我说:对,从交际工具层面来说,彩色普通话仿佛已经可以产生交际的作用了。但,你想想,如果所有方言地区都说彩色普通话,那还不是南腔北调吗?湖南的彩色普通话声调多达七八个,广东的彩色普通话声调虽然不多,但又显得模糊。这依然不善于民族大团结啊!而且,彩色普通话肯定是有碍在很大的公众场合交际的,最起码大家听起来是费力的。除非他是领袖,大家愿意听他的话。

“那你觉得这次让我们去居民区调查普通话的普及程度,有必要吗?毕竟他们已经是大人了!”

“当然有必要,这彰显了普通话的重要性!你想想,当我们人机对话的时候,是不是更需要普通话了?虽然我们可以制作方言人机对话软件。”

“那你觉得普通话的推广难道不影响方言的保存吗?”

“语言本来是一个共时性、历时性变化的过程,语言的发展和进化是必然的趋势,但其速度何其慢矣!这段时间,我加了一些学生群,当年我教他们的时候,他们普通话说得多好啊,但现在他们却在群里用方言聊天。”

       Z主任笑了。

到了学校,年轻的教师跑过来,用普通话跟我说:陈校,您要写的报道稿已经写好了,我马上发给你看,你有空吗?

瞧,我倒是有点骄傲的是,在正规的交际场合,我们学校很多年轻老师是对我说普通话的,而且由于经常说,也就善于说了。我想起来,在路上,我也是用普通话与Z主任对话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