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培训不需要“培训师”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探索教育闲适性,探索语文教学闲适性。欢迎关注公众号“小陈语林”,或者您也可以通过加我的微信号“yulinjushi”(“玉林居士”的全拼)的方式,加微信群“教育的闲适性探索群”

教育培训不需要“培训师”

前段时间参加了某个培训,有一个看似成功的培训,我个人认为不成功;有一个看似不成功的培训,我以为可能已经成功了。

“成功”的培训,培训者仿佛是一个万能的校长,向我们介绍他在学校“成功”的经验,他如何“爱”老师;如何帮助教师进行专业化成长;如何体现人文化的关怀等等。其实,就是为以人为本增加了一些动人的佐料,听起来挺感人的,最后也获得了一些掌声。

看似不成功的培训,是那位主讲的教授提出来一个问题,让大家相互思辨,并且在几分钟内现场向大家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这个问题开放度高了一点,所以大家思考的方向和内容也就多了,或许可能超过了教授掌控的范围,所以这位教授有些力不从心了,面对这样的问题,接受培训的校长们仿佛显得有些不以为然了。然而,扪心自问,我在这个培训中产生的观点其实已经深深影响了我对校长这个职业的看法。

然而,那位“成功”的培训者培训结束后的做法,让我觉得不以为然。他跑到台下,看到顺眼的校长就问:您的学校多少人?我可以为你们培训呀!当然也问我了。我说:我们学校很小,只有几百个学生。这位培训者(请允许我在这里用上了引号)便直接将我会给忽略了。突然想起他在培训期间说的一句话:今年我要争取做二百场讲座。好吧,他培训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因为我的“教育的闲适性探索群”的关系,最近也认识了一位培训者。他给我展示了他的公众号,还向我推荐了他的某本教学的培训方式。读了他的诸多文章,也确实被他的勤奋,被他研究培训策略的用心,以及希望自己和大家都成功的良好心意所感动。然而,这些诸多文章里所充斥的“训诫味”与前述那位培训者的“哭晕味”(令人感动)其实如出一辙,令我同情起那些接受他们培训的老师们来。他们的培训讲的其实都是大家都知道的内容,但是,他们会使用一些词语,让你的情感波荡起来,比如训诫味的培训,一般会使用用的……你一定会……”“……都……”“实现……”“打通了……”“我这么拼是为了……”等等的语言;而哭晕味的培训一般会说:我这么拼,为了谁?我这么做,我自己得到了什么呢?”等等这些反问句,令人感动不已。同时,他们还擅长发明新词和联系新鲜事物,用一些你没见过的词语和词语令你产生新奇感,从而,让你忽忽悠悠地听完讲座,眼睛里有新的东西,但心里却在怀疑着什么。

培训结束,接受培训的老师通常还会有这样共同的感受:第一,当情绪冷静下来才发现,自己依旧茫然;第二,然后依旧回到了自己日常的工作中,做着依旧肤浅的教育教学。

当然,培训结束,这些培训者也有一个共同的做法:寻找下一个培训地点。

随着国家对教师队伍素质越来越重视,从最高教育主管部门到基层教育主管部门,都为教师培训安排了专项资金,这就增强了某些培训者的积极性。曾经就有多位从未闻其名的专家主动联系,并且展示了他们可以培训的题目,令人感到震惊,这些专家就像全才一样,什么都能培训!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怀疑的事情。

笔者也曾经邀请过专家到学校作讲座,这些专家都是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以及对现实教育教学有着深入钻研的人,他们有的以多年的工作经验从教师发展心理入手,为教师化解职业困惑,增强教师职业情怀;有的以渊博的哲学、历史学、文化学背景对教育生活的世态人情作理论阐释;有的则直接面对教材,为一线教师指路子……

我想,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培训,而不是上述的那些培训,我称之为培训师的培训,自然我们也不需要这样的培训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