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希望孩子能够自由地学习语文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陈语林”,或者通过加我的微信号“yulinjushi”(“玉林居士”的全拼)的方式,加微信群“闲言教与学群”

希望孩子能够自由地学习语文


NO.1

学语文,是为了有个性地表达自己,让人的语言有个性,人才会感到自由,人才能够让语言更加丰富多彩而显得生动。其实,人获得了学习语文的自由,语言也会更加自由地发展。

然而,目前我们的语文课上,孩子却很难自由学习。不少语文课,包括我自己上的语文课,都显现出了孩子语文学习的不自由。从我自身来讲,我很希望将我对课文的理解告知孩子,但是这个告知却不是思想,而往往是我对课文解读出来的一个知识,或者一个观点。但我的观点又希望通过一种比较宛转的技巧,建构一个过程,然后造成孩子好像自己“发现”了的样子。我往往会好好地建构这样的过程,然而,到了课堂上,我才发现,有时候孩子根本就不能进入我的套路。最近跟一位年轻的老师磨课,我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有时候我们会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够配合自己。尤其是上公开课,我们往往会希望跟自己“同台表演”的孩子会优秀一点。甚至为了这个“优秀”,一些名师到某个学校上课之前,特地暗示学校要安排好的班级。

事实上,因为那些优秀孩子的“配合”,也确实成就了一批名师,而产生了一批好课。但,总体上,孩子语文学习的状态因为这配合却显得不自由了。这也是孩子的语文水平总是被诟病的原因,也是很多离开学校以后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孩子,会说我现在的语文水平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原因。

NO.2

这两天读杰出的管理大师杜拉克的《旁观者》,杜拉克描述了他小时候崇拜的老师。他把老师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学的老师,一种是教方法的老师。两种老师他都不排斥,他的意思仿佛更喜欢说话少的老师。说话少的老师只发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障碍,然后给予指导;说话少的老师会用更多的时间观察孩子,能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教学,而学习的主动权,依然在孩子手中。在阅读方面,杜拉克的小学老师只给他目标,比如每个星期交两篇作文,一篇老师命题,一篇自由写作。这样的做法,使杜拉克养成了反思自己的习惯。老师并没有教多少写作的知识,老师只是评价,但是,杜拉克确实进步了。而且一辈子都记得他的这位小学老师——艾尔莎。我想,杜拉克在学习上是自由的,因为自由,所以他进步很快,以至于艾尔莎建议杜拉克越级直接进入中学学习。

NO.3

杜拉克的故事是值得我们语文老师反思的。第一、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将我们的孩子当人看了?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非常需要与孩子平等对话,但让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真的把孩子当跟我们一样的人看待了吗?在语文课上,我们是不是一直在牵着孩子跟着自己的指令走?第二、我们给了孩子多少自由发言的空间?我有一个观点,我知道是很难得到当前的语文老师认同的:在语文课上,孩子的任何发言都不是错的。我想,只有做到一点,孩子才敢自由发言,而不是揣摩老师的心思发老师想听的言。第三、要有承认没有坏学生,只有坏老师的观点。这也是杜拉克先生的观点。当然也不是绝对地只有坏老师,这里的坏老师指的是不能好好了解那些有待进步的孩子优点和缺点,课堂教学一视同仁,不能对症下药,以至于有的孩子产生了失望情绪。杜拉克遇到的艾尔莎,在别的老师都认为他的数学不好的情况下,指出了他其实有的地方学得不赖,这让杜拉克坚定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杜拉克在数学课上不再拘谨,变得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了。其实,语文学科更是这样,因为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生动、准确地表现自己,本没有什么“坏”学生,我们所谓的坏学生很多时候是指书面考试不好的学生。所以,语文教学,还是要以鼓励为主。当然,这可能也需要改革对教师的评价机制,这又是一个很深奥的话题了。第四,开辟自由读书的时间板块。现在孩子读书的自由性还是没有能够充分得到保障。师生共读依然是学校开展课外阅读的主要方式,因为这样看起来“好教”“好管理”。这其实是错误的。同理,语文课上,对一篇课文的学习,孩子想学什么,其实也应该是自由的,所以语文课应该开辟出孩子自由学习课文的板块。但,我知道,就目前而言,几乎不可能做到。不过,我还是要在我的小文章里提一下,希望这个愿望能实现。

总之,能够让孩子自由学习的语文课,才会真正使孩子生产属于自己的语文。当然,无疑的,这对语文老师要求会更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