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立秩序是要付出的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人的本能是不太要讲秩序的,这从马路上总有闯红灯的人,高速公路上总有人占用应急车道,某已入刑的国家级干部在会场失火时坦然地在让领导先走的命令声里逃生……这些现象中可以看出。

觉察自己的内心,即使我们没有闯红灯的举动,但也可能有过闯不闯的心理矛盾,我们最终没有闯红灯,是因为我们压制了那闯红灯的冲动。这个压制,其实就是付出了某些精力了,有时候遇到了急事,这种压制闯红灯冲动的精力会付出更多。

但,讲究秩序,应该是人特有的现象。两只猎狗追逐一个猎物,他们可能也会形成秩序,一个追,一个堵;大雁会自动排成队形。但那是一种本能的反映。人却会努力地去追求秩序,并且甚至为这些秩序创立学说。比如,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它人类合群性意义的认识及对群体秩序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为人类定立了严格的群体性规则。比如西方对人性自由给予了更加高层次的重视,订立了很多规则法律。但是,无论是哪种秩序的建立,都需要人付出高昂的代价。儒家对个人权威的强调,赋予了集权者至高无上的权力,而让老百姓付出尊严,儒家强调的礼,让多少人变得虚伪;在西方,还有些法律甚至达到了不近人情的程度。

其实,小到一个单位,只要希望讲求秩序,单位中的人也一定要付出代价。比如对于作息时间的遵守。很多时候,我们会有一种迟到一次又何妨的冲动,但冷静下来后,还是会从舒服的床上爬起来,并且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然后再付出急急匆匆的代价赶到单位。而那些十分愿意遵守作息时间的人,则会愿意付出更多的代价,比如提前十分钟到位,以让自己显得从容一点,再比如,人要遵守承诺,有时也要付出代价,你得要始终记住自己说过的话,然后兑现它。

中国的道家学说,强调无为,强调混沌,强调随性,强调无可奈何,它看起来好像在极大程度上打算消弭人类为了文明而建立的秩序。这其实是一种误会。道家学说难道不是在创立某种秩序吗?深刻理解道家学说,我们会感到它实际上让我们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无执”“无待,这种精神的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从而冷静面对世间烦扰,从而更好地遵从这个世界需要的秩序。所谓大隐隐于市。而且,要真正达到道家所推崇的境界,可能需要更多的付出——“下来是多么不容易啊!

今天,学校一位同事跟我说:我们学校最大的好处是,老师们能够迅速形成凝聚力,能够为争取先进而很快团结起来!为什么一个团队会迅速形成极强的战斗力?我分析,那是因为这个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愿意为建立一种奋斗的秩序而有所付出。作为新来的校长,我确实看到了,当一个涉及到学校荣誉的任务被安排下来时,学校从干部到老师,绝大部分就立即行动起来了。副校长能够积极构思行动策略,中层干部则表现出了强大的执行力,老师们则积极响应。他们都在付出,付出智力、付出体力、付出时间……

倘若不愿意付出,秩序便无法建立起来,这在本文开头已经能看到。有人或许会追问,日月星辰,春夏秋冬,自有秩序,它们也没付出代价啊?动物有吃喝拉撒,植物有春华秋衰,也自有秩序,也没有付出很大代价啊?然而,我没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植物追逐阳光难道没有付出代价?但是,人为追去秩序而出代价却是非常不同的,人追求秩序,是因为一种人文精神,一种属于人特有的对文明的追求,而且这种追求有时是需要压制那种跟日月星辰、动物植物一样的本能的秩序的。而且,人除了因为本能的利己行为而扰乱秩序而外,还有一种的冲动,也会使人与人之间失去了秩序,这种,要么是闲行,要么是闲言,它们就像在正在行驶的自行车轮上缠上杂草,也像在一首美妙的诗歌里嵌入不合拍的字眼,让秩序顿时混乱,消除闲行”“闲言可能需要更多的付出。

然而,为了秩序,人类还是愿意不断付出的,人永远都在追求秩序当中,直到一个新的文明的到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