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统编版教材五上第五单元教学的粗略思考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这句话是叶圣陶老先生说的。什么叫说明,就是说得明,让读者阅读之后,能够清晰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这个事物的广延,这个事物的质料,这个事物的运动,这个事物存在的功用,这个事物如何保存……读者读完之后要能很直接地知道。也就是叶先生说的说明白了,应当指的是一种客观说明,让被说明的事物能够在读者大脑中清楚地呈现。从教材所设置的亮片课文来看,这种描述有两种,一种是数字化的描述,比如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等。一种是观察式的描述,比如用形容词,或者举例子、或者发挥联想等等,后者其实已经初步具有文学的味道了。

教学说明文,我以为可跟孩子讲讲说明文的特点的,特别是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可以让孩子思考:怎么才能把事物说明白了呢?然后将孩子梳理出来的观点列出来,再让孩子在学习课文时对照。

教学《太阳》这篇课文,可以让孩子自由发现:课文是如何写太阳的大小、太阳的质料、太阳的运动以及功用的,分别用了这样的方法?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

小组合作时,让孩子们找出有关语句来陈述。比如,关于太阳的大小,分别用了怎样的句子?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孩子可能会找出传说”“数字”“反问句等等。再问问,这样说明有什么好处?

关于太阳的质料,课文说它很热。课文又是用了怎样的方法呢?孩子们也可以找出数字”“打比方等方法。再问问,这样说明有什么好处呢?

关于太阳的作用,课文说了很多。可以让孩子们先说说太阳都有哪些作用,然后让孩子自由归纳,课文是通过什么方法把太阳的作用说明白的。

关于《松鼠》,初读起来我们会感到困惑,因为整篇课文没有按照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套路性的思路写,比如外形及其功能、生活习性、历史传说、历史演变等等。然而,这篇课文读起来却又让人感到层次很分明。所以,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多花一点功夫,细细甄别,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实际上还是按照一定顺序写的:外形、活动范围、如何活动、搭窝、繁殖生长等。这难道不是跳出我们通常程式化的思维的做法吗?这难道不算是说明文的创新吗?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作说明方法的进一步探讨,尤其是语言表达方法的探讨,让孩子知道,除了一些精确的数字说明以外,有时候采取观察式的描述更可以让说明文的说明既明白又生动。

最终,我们要让孩子们懂得,无论是哪种说明方法,只要是说明白就好,明白,不是明白,明白往往还需要,如果让我们了,便不再是说明文了。

总的来说,统编版教材既然将叶老先生的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这个观点作为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我们就应当有义务通过教学让孩子明白说明白了为成功的说明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