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蹭乐点:也谈“古公女”现象之“错”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古公女”成了2020首个网红了,“古公女”现象成功地吸引了人们的眼光,“古公女”,真是“爱你,爱你”啊!

对于疑似的错误,如果是以下三种做法:第一,发表声明,我们没有错,错的是发现“错误”的人,但明显底气不足;第二,低调道歉,但不承认错误,说错在犯错的人“打了个擦边球”,错在居然会让人找到机会“打擦边球”,并表示以后一定纠正;第三,把那些发现错误和描述错误的人嘴巴捂住。

这三种做法也有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发表声明的人本身不想承认错误;第二种可能,发表声明的人不敢承认错误;第三种可能,发表声明的人希望事情越闹越大,故意激发看客们的好奇心和义愤的填膺。

不管怎么说,这里都隐藏着一个天大的错误——把看客们当猴耍。

这三种都是错误的做法,是令人遗憾的做法。

如果错了,就坦然承认,并且坚决予以纠正;如果没有错,也可以措辞严正一点,以平息大家的疑虑。

“错”,在古代有“涂金”的意思。《通俗文》里这样说:金银要饰谓之错镂。为什么“错”有涂金的意思呢?这是要告诉我们,“错”,有时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有了“错”,人生才精彩,有了“错”,人生才会发出有价值的“光芒”。

“错”,又有“打磨”的意思。《列女传-仁智》里有“错者所以治锯”的说法。错误可以打磨我们的人生,从而让我们的人生像一把锯子,从而更能够面对人前行的障碍。所以,“错”还有打磨美玉的石头的意思。这就更说明,人需要通过错误来磨炼自己,把自己变成珍贵的美玉。

看起来,在古代贤人的眼里,“错”真的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错”变成真正的“错误”,可以估猜的原因是,把“错”当成真的了,自己本身是一个错误,却并不知道是错,自己成了别人要甄别的对象,却浑然不知。比如自己身上只是一层涂金,却以为自己从内到外都是实打实的金子做的。比如,古公女,开着背景第一辆大笨,在古公身上秀身材,摆pos,她明明知道古公身上是不能开车的。她就是真的把自己当真金了,因为居然还把“撒欢”照放围脖上了。这样,就把“错”给“误”了。

这真的是一个美丽的“错”。即使这个美丽的“错”因为时间的关系,慢慢地淡化了,犯错的古公女最起码再也不敢到处“撒欢”了,而古公本身也会从中吸取教训,再不要让“错”给“误”了。

这也真的是一个美丽的“错”。通过这个美丽的“错”,大家也懂得了这个世界上有人生活在“错”上,却不知道“错”,还以为自己是真金,从而引起反思:这样的“错”是怎么发生的呢?如何让这样的“错”不发生“误”呢?

这真的是一个美丽的“错”。这个美丽的“错”,让我们更加懂得了老一辈人兴发家业是多么不容易,而如果对子孙的教育不当,败家就像发围脖那样容易。

这样看起来,我们需要这样的“错”,这样的“错”是真的发着金灿灿的光芒的,这样的“错”也真的是可能成为磨玉石的,这样的“错”可以让我们真实的看到犯错的人是怎样“误”认了自己,也误判了看客的。

然而,这样的“错”不要太多。因为它毕竟是“涂金”,多了,被“涂”的事物本质就看不见了,我们就真的忘本了;因为它毕竟是磨玉石,磨玉石多了,世界上就没有玉了,就都是石头了。

怎么让“错”不要太多呢?就是认“错”,动真格地认“错”,让“错”认识它自己。比如,让古公女认识自己,自己并不是一块真金,发在围脖上,真的是丢人现眼;让古公女现象还原出本质,别让这种现象迷幻了制造现象的人的眼,也激怒了仁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