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生活·生命成长

 软萌甜酷是小夏 2020-06-28

高尔基曾说过:“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小时候看到这句话只会单纯在作文里引用,实际上却并不懂其内涵。而如今,在已经快20岁,即将上大二的年纪里,我想我可以读懂先生的这句话了,而且对于读书也有了一点自己的理解。

读书是枯燥生活里的一种消遣。当忙碌了很久好不容易有了短暂的休息的时间,你会选择怎么做呢?是躺在床上睡一觉,想睡多久睡多久,还是约上三两好友一起出门游玩呢?如果是我,我两种都不会选,我更愿意待在家里读书,稍微累了就喝杯茶,看一看窗外绿色的植物让眼睛休息一下,这就是我的消遣方式。有朋友曾问过我,你这样不累吗?休息时间还看书算哪门子休息呀?我记得我当时是这样回答她的,我说:“休息不就是做一些让自己感到轻松愉悦的事吗?而读书就是让我感到舒适的一种消遣方式。一本书里可以有和现实差不多的世界,它可以让我懂得在面对生活中一些无可避免的事情时应该怎么做;它也可以有与现实完全不同的世界,里面充满着所描绘的美好与幸福,如果是这样的一本书,那它可以为我枯燥乏味的生活增添一点乐趣。所以比起睡觉和外出,我更喜欢慵懒而惬意地喝茶读书。”读书是一种消遣,不需要多复杂,一书一椅一茶足矣。

读书是现实生活中的必要修行。我看过一篇文章,名为《这个社会在极严厉惩罚不读书的人》。我从中得到的一个最为深刻的启示就是:当不想学习时请记得现在的努力都是为了以后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是为自己的将来铺路。这就是“读书是一场修行”最好的证明。小时候不读书,或许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复杂一点的加减乘除算半天还不一定对;青春时不读书,在同学、朋友大谈自己的理想时自己却对于未来只能处于迷茫状态;成年后不读书,在别人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时自己无法融入他们的谈话中,显得尤为格格不入。这就是修行与否的区别。读书,其实就是在帮我们掌握没学过、不明白的各种事情,带我们了解我们的生活、了解这个世界,使我们不断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自己。纵览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哲学家、文学家都揭示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最好的修行便是读书,读这世界上的一切好的有价值的书。

读书是精神生活的一种充实。我们常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并不无道理。一个人读的书多了,而且都是有益的有价值的书,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己的气质,会更加自信,更有涵养。如我很喜欢的董卿,她出生书香世家,喜欢读诗读文研究文章,我最佩服的是对于任何事情她有自己的看法,当谈自己的想法时随口而出的都是文雅而富有内涵的话,而且条理清晰令人信服。她说:“不读书就像没有吃饱饭一样,精神上是饥饿的。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这就是读书带给她的一切,这也是她对读书的态度。读书,是一种充实。再坚强的人总会有支撑不住的时候,再乐观的人总有难过的时候,有再多的朋友的人总会感到孤独空虚的时候,但他们不会选择将负面情绪展现让别人知道,而这时读书就是最好的途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书里找到答案。读书可以弥补寂寞的时间,可以带来快乐,可以提供支撑的能量和动力。所以,在任何感到不快乐的时候,希望你能够读书,相信你一定能从中获取快乐。

读书永远与生命同行,它会陪伴我们经历童年、青少年、中年,一直到老年;它教会我们成长,生活;它让我们懂得如何处世为人。因此,愿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常有有意义的书可读,生命伴随着读书而成长,变得更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