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承认某些电影你看不懂,这不丢人

 抽屉电影 2020-07-27
很多人对于电影的固有印象是电影一定的有一个固定主线的故事,这是大家普遍的观影舒适点,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故事的话,那么观影的感觉就会大打折扣。

因为故事往往是最直观的一点,电影本身最早开始就是讲故事的,而且是将一个大家不知道的故事,用一种大家知道的方法慢慢的阐述,这就是电影本身的魅力。

同时也是大多数人观影的舒适区,这个区域决定了大多数人对于电影的第一印象。

在这个印象之下,好莱坞电影体系逐渐的成为了不愿意思考者的大餐,他们通常用流水线作业的方式来让我们吃一道快餐,至于说快餐的质量怎样,这个没有太多的要求,也没有人会认为一道快餐的意义有多么的远大,因此,长此以往下去,我们自己真正的观影体验正在一点点的退化。

大多数人对于电影的嗅觉也在逐渐的被一种味道固化,以至于很多时候,电影本身的定义是什么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但是电影依旧是可以成为一种艺术的表达的。电影如何能作为一种艺术的考量这就要抛开好莱坞电影去世界各地看一看了。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本身就是为了对抗美国的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下的快餐文化侵袭,因此,欧洲三大电影节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有利代表。

他们注重的并不是以一个线性的故事,很多时候,欧洲电影节注重而更是对于艺术电影本身的探索。

电影究竟有何种表达方式或者在这些表达方式中,又如何会被拆开或者重组之下,产生另一种我们所看不到或者说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才是欧洲三大电影节存在的意义,也是对于非线性,非故事性的电影本身探索的目的。

以上,就是为了对于今天所推荐的这部电影,做铺垫。这部电影叫做《我离家了,但……》,它是一部入围了柏林电影节的作品。

柏林电影节,提名了金熊奖,在第6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又获得了开放电影大奖。

但是并不是这些大奖就能给这部电影加分,这些大奖只能是说明这部电影可以作为艺术电影让大家一探究竟,至于说这部电影本身到底如何,这需要大家做进一步的探索。

本片着重讲述了一个患有躁郁症的母亲,在离婚后独自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小孩的故事,大一点的孩子是男孩,他离家出走了一个星期,然后以自己的脚伤而回家。

此后的母亲开始了自己歇斯底里的生活,对于生活中的各种场景,这个母亲看上去是病态的,一方面可以向一个陌生人喋喋不休,另一方面却对于自己的孩子恶语相向。

如果普通人去观看这部影片的话,一定会一脸懵逼,但是这部影片却意料之中的获得了某种推崇,我们就要来看看其中的秘密。

这是一部非线性的电影,因为从大家一般情况下理解的电影的角度去看,本片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故事可言,即便是一直以来作为主体的男孩离家出走且受伤的故事主线,本片也展现得非常不明显,而片头与片尾处的动物的具象,完全的将本片一开始的节奏就打乱了。

大家并不会在一开始就明白这样的场景到底有什么指向性。所以,困惑就在一开始蔓延了。

而这位母亲的性格也渐渐地成谜,如果仅仅是躁郁症的话,那么一开始这位母亲就应该展现出来应有的对于所有一切的暴躁不安,而不是仅仅对于自己的孩子的暴躁不安。

这也是不符合逻辑的地方,这同样是很多人都不理解的地方。

母亲的躁郁症和母亲的喋喋不休以及在家庭之外展现出来的严重的依赖情节到底那个才是真的,那个才是虚幻的。

琐事,或者说无处发泄,使得这位母亲逐渐的让自己失控了,这是可以预见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没有什么依靠的人,最容易的就是自怨自艾。

但是一定意义上这些人的内心往往很脆弱且不容易愈合。即使是有人可以对于这些人给与充分的关心,他们依旧是不会因此而有任何的悸动。

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的内心基本上并不是非常缓和的,当有一个可以缓冲的地带来临之后,往往就要迎来大爆发。

这也是为什么这位母亲会跟自己的话孩子发火,且对于一个路人更喜欢喋喋不休一样。往往最深的人伤你最深。这也是本片中我唯一看明白的一处,至于说驴子与猎犬的寓意,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我的看法是冷眼观屠戮,完了依旧是不离不弃仅此而已。

说实话,这部电影本身并没有看出来太多的观点和技法。或许真的很优秀,不过我没看完全懂而已。如果你懂,请告诉他。

……

你好,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