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古名滇南泽,又名昆明湖,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素称“五百里滇池”之称,距昆明市约20公里,被誉为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 西山龙门看滇池。滇池风光秀丽,碧波万顷,风帆点点,湖光山色,令人陶醉,构成一幅美丽的天然画卷。 滇池湖上望西山。远眺西山群峰,恰似一位美丽曲腿仰卧在滇池畔,青丝垂海的睡美人,因此西山又称为'睡美人山'。滇池周边风景名胜众多,西山森林公园、大观公园、海埂公园、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等相联成片。 西山景区 西山坐落在滇池的西岸,又称碧鸡山,元代为'滇南八景'之首。茂密的森林植被,常年郁郁葱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等古刹殿宇楼阁掩映于茂林修竹深处。登西山龙门,面对烟波浩淼的五百里滇池,令人心旷神怡,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遐想。 西山华亭寺 华亭寺位于海拔2050米的山间,在攀登西山龙门的途中。 华亭寺创建于14世纪,寺内殿宇规模宏伟壮观,是昆明著名的佛教圣地。 华亭寺殿宇共分三层,规模宏伟,布局谨严,左倚卧佛、太华山峰,右傍玉案、碧峣诸岫,前对滇池。 庭院小巧玲珑,院中有“八功德池”池上架雕栏“涌莲”石桥,将水池一分为二,小桥流水,精巧别致。池中有假山游鱼,院中植藤萝紫、罗汉松、茶花、银杏、玉兰。 明嘉靖年间杨升庵应寺僧德林的请求留下了一副脍炙人口的对联:“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挂杖僧归苍茫外;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 华亭寺建筑特色深受宫式法则和儒家文化中理性美的影响,沿中轴线排列立体建筑。 纵轴线上有放生池、天王殿、八功德池、大雄宝殿、藏经楼; 横轴线从大雄宝殿左右分设经堂、祖堂、方丈室、僧堂、客堂、浴堂、库房、香积厨等。 全部建筑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如众星捧月,规则严整,排列有序。 华亭寺寺院最大的特点是花团锦簇。 恰好印证了“春城无处不飞花”的传闻。 花团锦簇的华亭寺 花团锦簇的华亭寺 光鲜的唐卡 雨花台更是花开初度 花团锦簇的华亭寺 龙门景区 西山龙门,北起西山三清阁“孝牛泉”南侧的“别有洞天”石门,南至龙门'达天阁',整个在千仞峭壁上的石窟工程,统称'龙门'。 进入西山龙门景区 著名人民音乐家聂耳的陵墓也置于景区中。聂耳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年仅23岁时在日本藤泽市游泳不幸溺水身亡。 1954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重修聂耳墓地,请郭沫若题写了墓碑和墓志铭。 三清阁为九层十一阁道观建筑群,层叠嵌缀于悬崖绝壁之上,构成“悬空寺”险境。 元代时期,统治云南的梁王由罗汉山麓筑“千步崖”石磴上山,开辟罗汉山南崖之避暑宫。 罗汉寺遗址在今三清阁门前悬崖之下,为三清阁南北庵建筑群。 罗汉寺遗址 罗汉寺前望滇池 罗汉寺前望滇池 三清阁有一副佚名写景之名联。上联为:半壁起危楼,岭如屏,海如镜,舟如叶,城郭村落如画,况四时风月,朝暮晴阴,试问古今游人,谁领略万千气象; 下联为:九秋临绝顶,洞有云,崖有泉,松有涛,花鸟林壑有情,忆八载星霜,关河奔走,难得栖迟故里,来啸傲金碧湖山。 三清阁远望滇池 真武殿属于三清阁的一部分,是道教供奉真武大帝的宫殿。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全称真武荡魔大帝, 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 道教在创立时就已经传入云南。在“三教合一”的西山上,“三月三,耍西山”的民俗活动有着与道教信仰相关的含义。 丛三清阁'孝牛泉'南侧的“别有洞天”石门上山,即将正式进入龙门。 孝牛泉位于西山罗汉崖三清阁旁边,为一口石井。来源于民间流传的一个孝牛救母报主的传说。孝心感天地,涌泉报主恩。 龙门石窟位于西山风景区终端,北起三清阁,南至达天阁,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 龙门胜景以“奇、绝、险、幽”为特色,雄居昆明西山众多的名胜之首,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西山东临滇池面,是一条长约数公里的大断层。在此断层南侧,修筑了这条石刻通道,石道都是用人力从悬崖峭壁上一锤一钻打出来的。石道途中有隧道,呈螺旋宛转,高约与人等。 进门处的普陀南海字样 普陀南海——25年前曾在此摄影 石洞若窗,下临万丈深渊,惊心动魄。 穿云洞 站其之上,五百里滇池可尽收眼底。 云华洞 龙门是整个龙门石窟之精粹所在,故有“不耍西山等于不到昆明,不到龙门只是白跑一趟西山”之说。 入口处有一圆柱石坊,上书“龙门”二字,并刻有“元宝”,据说能保佑人发财发达,吉祥如意,所以游人都喜欢用手摸一下。 石室正门顶端刻有“达天阁”三字,两边侧门顶刻有“名山”“石室” '天临海镜”字样,中柱题有联云: 举步维艰,要把脚跟站稳; 置身霄汉,更宜心境放平。 石室正中雕魁星,是道教尊为主宰文章之神,又叫文曲星。 入门有一石栏转护的半圆形小月台,站在月台眺望,人见上迎天风,下临绝壁,五百里滇池烟波浩渺,云蒸霞蔚。 湖面白帆点点,鸥飞燕舞。远处青山如 黛,白云悠悠,绿树白房,平畴沃野如诗如画,令人飘飘欲仙。 五百里滇池烟波浩渺 五百里滇池烟波浩渺 五百里滇池烟波浩渺 2017年龙门石窟观滇池留影 1991年龙门石窟观滇池留影,时间犹如白驹过隙,匆匆已过26年。 大观楼公园 大观楼公园在昆明市内西面,面临滇池,与太华山峰隔水相望,故又称“近华浦”,是滇中闻名的旅游胜地。 2005年大观楼公园留影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八百里滇池畔的大观名楼,历年已来过N次(N>5)。从元阳风尘仆仆返回春城重游大观楼,为了却是红嘴鸥。 昆明不愧于“春城”的美誉,天气常如二、三月,花开不断四时春。 春节年关期间,大观公园早已是春意盎然,花团锦绣。 白玉兰花开芳香淡雅 昆明的市花——山茶花,居云南八大花之冠。冷艳争春喜烂然,山茶按谱甲于滇,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 大观楼公园内,依然充盈着浓浓的“年味”。 大观楼公园内,依然充盈着浓浓的“年味”。 大观楼公园内,依然充盈着浓浓的“年味”。 透过石板桥的孔洞,八百里滇池再次映入眼帘。 眼前一亮:滇池上竟然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红嘴鸥。 时而静静漂浮,玩耍戏水;时而直冲云霄,盖地铺天。 据说,每年来到昆明过冬的红嘴鸥达3万只以上。 蓝蓝的天,暖暖的日,笑逐颜开的人与白色海鸥平和相处。 或领取专用鸥粮,给红嘴鸥喂食,与红嘴鸥同乐; 尽情地和白衣精灵嬉戏,成了昆明人冬季最好的休闲娱乐。 等待 高难动作 争抢 求偶 嬉戏 嬉戏 红嘴鸥,生物学属于鴴形目鸥科,俗称“水鸽子”,体型大小与鸽子相似。 身体大部分为白色,嘴和脚均为红色。 夏季在北方繁殖,冬季就迁移到高原湖泊、坝塘和水田中越冬。 以鱼、虾、昆虫、水生植物为食,寿命可达32年。 园内的大观楼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公园内最重要的景观。 清乾隆年间,布衣寒士孙髯翁撰写的180字长联,气势宏大,意境深远,几百年来脍炙人口,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毛泽东给予了“从古未有,别创一格”的高度评价。大观楼也因“绝世长联”而跻身“中国名楼”。 天下第一长联 遥观大观楼 遥观大观楼 遥观大观楼 遥观大观楼 对比数年和数十年前的大观楼旧照,名楼池水依旧,只是今日因红嘴鸥增添了更多的妩媚。 26年前夏季拍摄的大观楼 26年前夏季拍摄的大观楼 夏季大观楼,荷花遍湖绿满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