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编剧创业复盘:30条经验得失

 yushi823 2020-06-28

去年8月到春节前,和几位小伙伴一起,行走江湖(戳《团队启动》。这些年认识的头部合作方,都给予了充分信任,项目一个比一个大,最后我们头也大了。兄弟伙拼了命,闯过了很多关,也卡在了一些关。
疫情一来,行业近乎停摆,正好在此复盘,算是中场休息。
春暖花开,下半场的哨声响了。
 

壹 · 关于团队

1. If you want to go fast,go alone.Ifyou want to go far, go together. 团队创作可以帮你:a.在讨论中,相互叠加想法,加速创作;b. 相互监督、学习、提醒。c. 能彼此鼓励,倾听苦恼;d.一定程度的取长补短,看到盲区。
2. 彼此有信任基础,为创作而说真话,互怼,甚至吵架,是幸福的。
3. 取长补短,是团队管理者&项目负责人最大的挑战。原以为,兄弟们已经如此信任,并且长短版如此互补,可以轻松叠加。结果发现,优势互补的背后,是思维方式和性格的迥异,不能生拧在一起。目前处在相互学习阶段,但如何实现真正的合体,会是长期功课。
不仅团队管理如此,项目创作也同理。如何让编剧A和编剧B的点子能融合,再跟制片或者摄影的想法兼容,是极大挑战。所以项目必须要有灵魂人物。优秀的导演,往往是优秀的统筹者。
4. 尽力去做,不管结果成不成,都大有收获。关键是“尽力”
5. 工作规划中,70%是舒适区,30%是挑战,比较合适。过去半年,我们把这个比例倒过来了。很多时候踮着脚尖在做,不免失衡。
6. 早睡早起,锻炼身体。才华的最大敌人,有时竟是病毒和细菌。
7. 创作是长跑,会贯穿你特定的生命阶段。生活稳定很重要。家人和恋人,平衡时是助力,失衡时变阻力,很常见,因为你在乎他们胜过工作。
8. 编剧的“自尊”,永远只会给创作添乱,编剧的“自信”,才会帮你过关。“希望别人把自己看得很重”和“自我价值高”是两码事。前者本质上是自我价值低,因为把评判权交给了别人,而不是自己。
9. 深挖自己擅长的类型。否则,难以与同行做区分,创作也容易平庸,滞留在初阶套路。

贰 · 关于合作

10. 项目必须要有灵魂人物,导演/监制/制片/出品人,能够拍板定调,指挥大方向。平级的、互相尊重但各有经验缺陷的合作者在一起,不是不行,但比较麻烦。就算能力有限,也需要有人跳出来负责拍板。内容好不好另说,但决策得做。有信心就冲,没信心就弃,不耽误功夫。
11. 优秀甲方,不一定能准确告诉你到底该怎么写(否则花钱请你干嘛),而是眼光很好——当你做得不错,但又有不足时,能看到个中潜力,帮你去芜存菁,继续发展,而不是看到个别缺点,就否定全局,然后瞎指挥,把你带歪。
12. 策划会的主持人和话事人,真的很重要。最怕人多嘴杂。话语权和经验明明不一样,如果要平等发言,就得有人来总结归纳重点,并且拍板决策,下一步该解决哪几个具体问题。不能让一个小策划的个人偏见,影响到核心方向。
13. 控制欲强且创作经验丰富的甲方,和控制欲弱但缺乏经验、不清楚自己要啥的甲方,各有利弊。前者给你安全感和束缚感,后者给你自由却让你迷惘。你收钱办事,就是要来解决问题的,说不上哪一种甲方更好,只能见招拆招。世上不存在完美甲方。
14. 甲方觉得有问题,就一定有问题,你得认。但具体是什么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不要轻信甲方,甚至不假思索,就迎合甲方(没有灵魂人物的情况下)。人家让你改什么,你就改什么。没用的。最后故事不对,锅还是你背。
15. 钱非常重要,但只解决短程的加速问题,但根本解决不了中长程的耐力和卡关问题。甲方缺的永远不是钱,而是安全感和信心。
16. 100万的10%,小于50万的30%,小于20万的80%,有时候,总金额可能只是买个面子,重要的是项目的完成度。
17. 编剧在某个阶段都是有能力天花板的,很难在短短一两个月内突破。作为制片,要意识到这一点。少有项目是能等编剧快速成长的。但如果有人能成长这么快,必成大器。若灵魂人物(操盘人)再给予有效指导,项目就一定有戏。
 

叁 · 关于创作


18. 慢下来。别着急。进入到那个语境。进入到那个角色的身体。Live in the moment。不要预设节奏点,不要刻意安排他们接下来的行为。别把他们当工具。
19. 台词别直给,太戏剧腔了,也别细碎,太生活了。剧本里的对白,最好看似自然口语,实则又凝练简约,且每句话都在塑造人物或者推进情节。
20. 调用真实的生活经验,更动人,不落俗套。如果能勇敢、诚实地面对内心的脆弱,甚至阴暗,也许会更有力量。
21. 生活逻辑,在很多时候应该优先于戏剧逻辑。身边的朋友的真实想法,比好莱坞的模板套路,更接地气。观众相信这个故事,才是一切的起点。
22. 虽然剧本和小说是两种文体,但小说的一些笔法,还是能助攻剧本的。文笔不是至关重要,但很重要。
23. 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创作节奏。也许你喜欢先写大纲,再写剧本,也许你喜欢直接写台词;也许你喜欢早上喝咖啡写,也许你喜欢晚上熬夜写;也许你手速快,技术糙,也许你手速慢,但活儿精细……都很好。但最重要的是:保持写作!不要停!
24. 写出来,比写得好要重要。尤其对于初稿。快速迭代。听到意见,以及能看到全貌。被写下来的点子,才是真点子。
25. 有时候,迟迟不下笔,是因为同时想要的太多,希望在最短时间内同时兼顾到多达几十个问题(节奏/结构/人物/主题/情感/奇观/文笔……),发现根本做不到,反而干脆就不写了。拆分工作目标,能有效增强行动力,带来成就感。
26. 自律,能够帮助解决问题,但自律本身不能解决问题。为了写而写,是行不通的。写不动,往往因为想不通。想不通,往往因为脑海中存货太少,想办法给自己带来更多有效刺激,会增加闯关的可能性。
27. 看书、收集资料、看参考片。很重要。但一直看下去,却不动笔,就是逃避。
28. 关于参考片、创作的复杂性以及细节的重要性。策划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拿参考影片来举例,以凝聚共识,表达某种很难言说的效果。当作者受到挑战时,会说,你看,XX片子也是这么做的。这招很唬人,很有效。我自己也经常这么干。但有些时候,人家这么做,不代表你就可以这么做。两个片子可能在类型上就不一样,在风格手法上也有很大差异。很难有可比性。单单挑出一个维度来类比,简化了讨论的语境,虽可以大大提高沟通效率,但有时候也很危险。
最近疫情,有很多药物号称在培养皿中能杀死或者抑制新冠病毒,就认为可以够格担当防疫药物的重担。这也是把语境极简后,造成的问题。在培养皿这种孤立的环境下,75%的酒精或者100度的沸水,也能灭掉病毒,但不代表人类可以服用二者当药吃。因为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环境,创作也是。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艺术。就连音效这一个细节,也可以再根据武器的种类、击打的快慢、轻重,身体的姿势有各种不同。单一维度的廉价模仿,很难得到其精髓。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说的都是一件事。
简化的分析,只是沟通的必要、学习的方式,但切莫当做最终验收的标准。艺术创作,终究是建立在无数个细节之上的、综合出一种独特质感的行为。
29. 电影和网剧真不一样,网大也是。并不是难易程度递减,而是有不同侧重点和要求。院线电影经验有很多并不适用,不存在什么“降维打击”。
30. 真正优秀的商业电影,虽然有类型规律可供指导,但创作难度私以为仍比作者电影更高。因为限制更多,一碗水端平的难度更大。文艺片是自由的,很可贵。但不一定就更高级。

过去半年全扑在了电影和网剧的写作,几乎停了最擅长的“策划”“剧本医生”的工作。接下来,会恢复一部分长板业务,多参与一些策划会,帮忙看一些本子。一边帮到更多项目,一边也向不同的团队学习,交流切磋。
老朋友直接发微信给我就行,新朋友邮件联络:kungfucharlie@163.com
疫情未尽,我们先通过公众号多沟通。各位对以上哪个话题感兴趣,可以留言数字标号(譬如“8”),我统计下,挑几个大家最想听的话题,专门写文章详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