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韭菜”季又到了,看搞笑的奥地利吃货如何调侃食品安全部的采摘指南

 奥国那些事儿 2020-06-28

三月中旬到四月初正是“野韭菜”熊葱鲜嫩的时候。它具有强效抗氧化性,硫化物(抗氧化成分)含量是大蒜的4.5倍,有助于消除自由基,保护心血管健康及降低胆固醇,食疗效果备受欧洲医疗期刊推荐。其香气独特且营养丰富,常吸引刚结束冬眠的熊前来觅食,故名“熊葱”。这种具有强烈气味的百合科植物在奥地利厨房中越来越受欢迎,去野外自己采摘韭菜的人数也逐年增加。

根据海拔高度,野韭菜会在不同的时间段从地面冒出来,每棵独立成株,但簇拥成撮。可明显分为叶片表面和三角形的薄叶柄。叶子是柠檬绿色,披针形,末端逐渐变细。叶面光泽,背面暗淡,叶脉略微突出并平行。新鲜时,叶子稍微弯曲,容易磨损。磨碎后会留下强烈的大蒜气味。

但如果将秋水仙、铃兰、斑叶疆南星或玉竹误认为是野韭菜,那你可能小命不保。奥地利健康与食品安全部(以下简称Ages)建议:只有能很好地分辨这些植物的情况下,才能去自己摘韭菜。如果不是特别确定的话,最好还是去超市的蔬菜货架上挑选吧。

从外表看,上图铃兰的样子在未开花时候最接近野韭菜。铃兰中最多有0.7%的Glykoside (Cardenolide),中文称为“苷”。由于铃兰中的苷很难被人的消化系统吸收,因此误食中毒的事情很少发生。而铃兰中毒的表现为心跳加速、心悸、水肿、恶心呕吐、呼吸急促、供血障碍、循环系统瘫痪和心脏停止跳动。

秋水仙含有秋水仙碱(Colchicin),有剧毒。因此,大部分在食用野韭菜中毒死亡的案件,均与秋水仙有关。秋水仙在秋季开花,故名。在四月初开始长出叶子。秋水仙的叶子比较肥厚,类似郁金香的叶子。秋水仙整株均有剧毒,特别是种子含毒素最高,2到5克即可致命。如果吃下50克的叶子,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就可死去,也就是说,平均0.8克的秋水仙可以杀死一公斤的人体。

中毒的症状在食后2到6小时开始出现。先是感到吞咽困难,口腔和喉咙有刺痒和烧灼的感觉。随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痉挛和带血的拉肚子。同时出现的循环系统受损,体温和血压下降。在1到2天后,中毒者会因为呼吸衰竭而死亡。而且,中毒者到死亡时还是清醒的。秋水仙碱是一种细胞毒素。

秋水仙中毒的救治困难在于发现症状时往往为时已晚,毒素已经被身体全部吸收。应对的方法有液体和电解质液体冲洗、维护循环系统,用阿托品来防止大肠痉挛和痉挛发作,人工呼吸等等。鸦片药物可以加速将秋水仙碱从大肠里排出。

斑叶疆南星自然界中自然长成的最麻辣的植物,其麻辣度超过胡椒1万倍。少许入口,可以立即破坏人的口腔粘膜,让人感到口腔内部严重刺痛而短暂失去感觉。一个斑叶疆南星的叶子可以让一盆的熊葱变得无法食用。由于斑叶疆南星很辣,入口即能感觉到。所以,误食中毒的情况几乎没有。

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这些植物的区别,可以查看Ages官网:https://www./themen/lebensmittelsicherheit/pflanzliche-lebensmittel/baerlauch/#

Ages建议在采摘熊葱时一棵一棵地摘。如果一把摘一丛的话,很有可能采到不适合食用的其他植物叶子。 Ages还建议在食用前将韭菜叶子用热水单独彻底地洗干净。一方面,这样可以再次甄别有毒的叶子。另一方面,野生韭菜叶可能被狐狸绦虫卵污染。这可能会导致人类染上类似肿瘤的疾病,通常发生在肝脏中。感染后多年才会病发,威胁人身安全。狐狸绦虫卵肉眼不可见,并且能够承受零下18摄氏度的冰冻温度。大约60摄氏度以上虫卵能被杀死。

对于奥地利政府的谆谆教导,调皮的吃货们做出了如下反应:

如果分不清,请把手拿开!谢谢!这样可以给我多留点儿。

要是能知道iPhone X、XS或者XYZ是什么鬼的话,几米开外就应该能分清这些植物了!

然而玩笑归玩笑,生命可不是儿戏!小编学到最简单的辨别方法就是摘下来之后闻一下气味,有韭菜味儿的就对了。而且每年定点只去老手们推荐过的地方,他们对哪里比较安全、没有有毒植物都非常清楚。所以新手们还是多向当地“存活”了多年的华人朋友们请教一下,最好由他们陪同一起前往。

如果发生中毒,Ages建议您立即咨询医生和中毒信息中心,电话是01 406 43 43,同时请提供以下重要信息:

  • 有关此人的信息(年龄,性别,体重)

  • 吃了什么?吃了多少?

  • 中毒何时何地发生?

  • 在没有医疗建议的情况下请绝对不要给予病人家庭补救措施,如让其引用水或牛奶。这可能引发呕吐,导致危险发生。

(本文由欧华传媒原创,作者小年,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