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信能暗度陈仓还定三秦,为何诸葛亮复制不了?因为对手完全不同

 剧透历史 2020-06-28

秦末汉初的韩信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都曾面对过同一个问题:越过秦岭将兵力投送到关中平原。

结果韩信成功了,助刘邦一炮打响统一全国的首秀;诸葛亮也翻过了秦岭,但却次次都没能站稳脚跟,搞来搞去只能草草收兵半途而废

为什么?原因挺多,下面分别说一说。

韩信出川的时候,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重点在一个“暗”字,偷偷摸摸,悄无声息的出川。

为了迷惑项羽,刘邦听从韩信的建议,派士兵大张旗鼓地抢修那根本不走的子午栈道,项羽一方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栈道上,就看他们什么时候能修好。

没想到韩信却率领大军从汉中西部出发兵分两路,一路由韩信亲率走陈仓道,直逼陈仓城城下;另一路则由樊哙领军由祁山道入陇西,再沿着渭河河谷杀入关中平原。

陈仓是雍王章邯的封地,这个“雍王”是项羽封的,章邯原是平叛的秦朝大将,投降项羽后被封为王。章邯还在雍都废丘盯着汉军修栈道的进度呢,得知消息仓促来援,迎面撞上了韩信的部队。

这里插一句汉军和章邯的兵力对比。

刘邦入咸阳时,就已经有兵马10万,入汉中时项羽又送了他几万。当然项羽和范增不会把很好的精锐给刘邦,但是也能凑个搞后勤的数。估计刘邦出汉中时大约能凑齐15万人马。

章邯的主力部队20万,全都在巨鹿之战后被项羽设计坑杀了,所以他当雍王时能调动的人马,主要是来自于项羽改编后的原秦国关中军队。

这部分人马不会太多,战斗力应该也不是很强,否则面对刘邦的10万大军,秦王子婴不会不战而降。而且这些兵马不是章邯一家所有,还要分给塞王和翟王一些,所以章邯满打满算也就5万多兵力。

可见,从兵力对比上看,刘邦至少强于章邯3倍。但汉军是分兵作战,除一部分在子午谷仰动迷惑章邯外,余下的就是出陈仓的韩信,以及出祁山的樊哙、灌婴。尽管韩信、樊哙任何一支,都有可能人数多于章邯,可也在理论上给了章邯各个击破的机会。

本来章邯还能跟韩信周旋一会儿,但很快樊哙和灌婴的骑兵赶来,扭转了双方对垒的力量对比。章邯这边却没能得到塞王和翟王的迅速支援,因而很快被被汉军击败,狼狈逃回废丘布置防线。

章邯被打残,虽然勉强还能防守,可也没有了运动作战的能力,剩下塞王和翟王,就不得不面临汉军各个击破的被动局面。因而韩信得以占领关中大部分地区,平定三秦,取得了楚汉争霸的初期胜利。

视线转到诸葛亮这边。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基本上玩的也是韩信声东击西的老套路,一方面由赵云兵出斜谷,吸引关中魏军的主力,另一方面则是由自己亲率主力出祁山道,意在快速占据陇右地带。

很明显,诸葛亮的战争目的就是夺取陇右,至于吞并关中,估计连他自己都觉得蜀军没那么大的胃口。这也是受制于蜀国兵力短缺的困境,满打满算的10万兵马,根本复制不了韩信一路佯攻,两路齐头并进的战略。

就连赵云一路的牵制部队,也是兵力短缺,很快就被曹真击败。兵力的捉襟见肘,还让诸葛亮在陇右战场很被动,负责守卫街亭阻击魏国援军的马谡,战败的原因有部分也是兵力不足。

试想一下,赵云若是牵制了更多的曹魏关中主力,马谡若是有足够兵力顶住张郃的攻打,诸葛亮便有充裕的时间肃清陇右残余的曹魏抵抗势力,那么北伐的形式可就大不相同了。

所以,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在战略上没问题,只是蜀汉的军力撑不起他如此庞大的计划,导致最具突袭性的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

往后的出兵,可就没那么有突然性了。蜀军还未出川,魏军早就严阵以待,诸葛亮接下去的数次北伐,以及继任者姜维的“九伐中原”,都没有取巧讨便宜的地方,全是实打实的苦战。

那是否说明诸葛亮不如韩信呢?

并不是!他们两人所处的位置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不同,也就导致他们使用了不一样的战术。

韩信在刘邦那里,其实还没有进入核心管理层,刘邦对他的期待、以及他给自己的定位都很简单,就是打仗。更复杂的政治层面的东西,自有刘邦和他的智囊团去考量。这就代表韩信没有太大的思想负担。

诸葛亮可不一样,他一人身兼数职,经济、民生、政治、军事,可以说蜀汉所有大事,最终都汇集到他这里,由他来处理,他是蜀汉实际上的头号人物。

身上负担的责任多了,为人处事就不能不谨慎,因为他的成败,关系的不是他一个人,而是整个蜀汉。所以诸葛亮不敢冒险,没有韩信那么洒脱。

韩信暗渡陈仓,实际上风险很大,万一章邯就堵在陈仓呢?万一之后的作战打不赢章邯呢?带出去的大军不就废了?只是韩信、刘邦颇有赌徒精神,愿意去承担这种风险,输就输呗,又不是没输过。

但被刘备托以重任的诸葛亮赌不起,一力求稳。因而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计,自请带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长安,诸葛亮以此计太险为由弃之不用。

诸葛亮真是胆小吗?当然不是,他是怕蜀汉基业毁于一旦。

况且三国时的局势也不容许诸葛亮像韩信一样行事。韩信出川时,外面还在乱哄哄的,项羽虽说让人忌惮,却没有一统天下的能力,诸侯为了各自的利益时常交战,汉军大可趁乱摸鱼。

诸葛亮面对的却不是那样的情况,如果说韩信出川首先遇上的敌人是各自为战的鬣狗,那他的敌人就是两头猛虎。

此话何意?诸葛亮北伐时,三国鼎立之势已成,各方小势力基本被魏、蜀、吴扫平,虽然世道还在乱,但乱中已经建立了秩序,韩信、刘邦那一套并不适用。

换言之,川外的蛋糕早被曹魏、东吴抢完了,诸葛亮要想出川,那就是虎口夺食。想用对付鬣狗的办法对待猛虎,显然行不通。

我们甚至可以设想,假如诸葛亮在关中战场取得重大突破,占领长安挥师向东直逼洛阳的曹魏大本营,会不会又是重现当年关羽襄樊之战的水淹七军,惹来孙权抄袭后路呢?

要知道,诸葛亮若是坐拥关中、四川盆地,那就完全是战国时期秦国虎视东方的势头,而且魏蜀吴三方的力量平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东吴会不会又出于维持三方均势的需要,由三峡出兵攻打蜀汉呢?

故而,诸葛亮的北伐,初期表现是蜀汉和曹魏的双边关系,但只要战局产生较大的变化,就必然会牵扯到东吴的干预势力,那时的情形可就又复杂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