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山里的追梦少年)留守儿童唱响“放牛班的春天”(1)

 wwm5837 2020-06-28

  今天起,本台推出系列报道《大山里的追梦少年》,走进留守儿童真实的内心世界,记录他们在社会的温暖和关爱中追梦的故事。在祁东县官家嘴镇的启航学校里,有一支由留守儿童组成的合唱团。孩子们唱得或许不是最专业的,但他们清澈、淳朴的歌声,却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传递着快乐成长的信心。他们的歌声打动了无数的人,他们的故事被人们称作留守儿童版“放牛班的春天”。

  下午3点50分,启航学校小学部下课了。在这所寄宿制学校里,放学后最热闹的地方,除了操场,就是合唱团的排练室。

  这位老师叫王育霖,是湖南科技大学音乐系教授。2017年,他应启航学校创始人陈亮伟之邀来校指导,得知这些留守儿童缺少父母陪伴,性格大多内向、孤独。王宇霖和陈亮伟合计,为他们成立一个合唱团。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王育霖:合唱专业它跟其他专业不一样,靠团队的合作,每个声部之间协调,来把一个完整的合唱作品来唱好。所以我就当时想我能不能够尝试通过合唱来给这里的孩子改变什么。

  听说要“组团”唱歌,孩子们报名很踊跃。但第一次排练,教授就遇到了难题。很多孩子不是不会唱,而是不敢唱。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王育霖:就算有唱的小朋友,那都是声音非常小,就是感觉到他的内心很胆怯的那种感觉。半个小时排不下去了。

  学生肖喜莹的父母在广州打工,几年才回来一次,亲子联系只能靠网聊。刚进校的时候,肖喜莹不爱和同学们说话,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会哭。

  肖喜莹的班主任 宋明丽:我觉得跟家长给她的爱太少了这种,她就是想用哭来表达,就是想让你知道我受委屈了,想让你知道我心里面难过了。

  班主任推荐肖喜莹加入了合唱团,希望通过参与团队活动,让她找到新朋友,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祁东县启航学校留守儿童合唱团团员 肖喜莹:我觉得唱歌有趣,然后每当我唱歌我都会想到家人,有爸爸妈妈在身旁,还有朋友陪我一起玩耍。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王育霖:孩子们的那种心理状态也在慢慢地发生改变,就是由最开始的不会讲任何话,也不开口唱,到逐渐逐渐脸上慢慢地露出笑容,再开口唱。

  敢开口唱歌的孩子越来越多,但同时,学校也接到了不少家长的投诉,要求学校解散合唱团。

  祁东县启航学校四年级20班班主任 肖海艳:肯定担心他们的学习成绩,如果他们继续这样排练,耽误那么多时间的话,怕他们(成绩)有所下降。

  唐可滢是合唱团的成员。10岁的她,已经能够熟练地做家务。父母都在浙江打工,家里只有她和奶奶住。对孙女唱歌这件事,奶奶一开始是坚决反对的。

  唐可滢奶奶 曾祥秀:那个唱歌要蛮多钱的,他爸爸妈妈没有这个能力,希望她今后还是变个好人,变个有用的人。

  为了打消家长们的顾虑,王宇霖与合唱团的孩子们立下一项“规矩”:如果哪位同学学习成绩下降了,排练也得暂时退出。此后,孩子们在认真练唱的同时,也加倍努力地学习。

  祁东县启航学校留守儿童合唱团团员 唐可滢:我自己想应该跟别人一起竞争、一起玩耍、一起思考,思考怎么练好歌,不仅要练好歌,还要学习好。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王育霖:想着自己的孩子,下一代一定要受教育,脱离贫困,所以他们就会担心学习受影响。其实恰恰相反,合唱团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没有差,而且还往上进步了。

  合唱团已经成立三年了,伴随着动听的歌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更多了,也更加自信了。

  祁东县启航学校董事长 陈亮伟:我自己曾经也是一名留守儿童,我们是大山深处的孩子,就是非常渴望,或者说向往外面的世界,让他们有机会能够登上更大的舞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