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家:骨子里暴戾的人,喜欢用这3种语气说话

 昵称65625155 2020-06-28

我们身边有很多暴戾的人,面对一点不如意的事情时,他们总是会破口大骂。在社会报道中,我们也常常会看到那些打架斗殴致死、持刀伤人事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文明也比从前高出许多,但还是不妨有一些暴力的存在。仔细思考现代文明社会的核心,很多人认为是民主、自由,但消除暴力更应该是文明社会构建的主要因素。

而那些骨子里带着暴戾的人,他们常常躲在键盘后,成为网络上的键盘侠,不断地用语言攻击他人,在网络上宣泄着自己的不满。

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可能看起来文质彬彬、有模有样,可是在他们内心世界,却有着魔鬼一般的情绪。

不要随便地“教育”他人

在2018年6月有这样一起案件:中科院研究生谢雕被高中同学周凯旋杀害。

据说,周凯旋带着早已备好的刀,从千里迢迢之外的四川来到北京,面对招待他吃饭的老同学,毫不犹豫地在餐厅连刺数刀,致其死亡。不禁让人疑惑,这是有多大仇多大怨呢?

后来警方了解到,在高中的时候两个人是同班同学,并且成绩都很优异。周凯旋考上了四川大学,但因在校沉迷游戏一度挂科,最终被退学,次年他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

因为没有考上研究生,本科毕业之后,周凯旋一直处于无业游民的状态,经历了公务员考试也并未取得成功。就在此时,一场同学聚会将两人聚集在一起。

此时,谢雕已经考入中科院研究生,当谢雕问起周凯旋所处状态时,周凯旋表示,自己还没有工作。谢雕当时善意地劝解了几句,并且对周凯旋说,男人还是要有自己的工作为好。

这些话深深地刺伤了周凯旋,他认为谢雕瞧不起自己,因为自己过得比他差,所以在故意奚落、嘲讽自己。

这样的想法深深地植入周凯旋的头脑中,两年来他一直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于是心生歹念,决定杀了老同学谢雕来发泄心中的愤怒。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是善意的劝诫,却被当事人认为是教育、嘲讽。这样的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嫉妒他人过得比自己好,并且把他人的善意当作恶意。

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大的问题,但不幸的是,你的好心并不会有好报,甚至会给自己招惹杀身之祸。切记,莫要随意当他人的“老师”。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生来天性敏感,内心暴戾。边缘型人格障碍就有这样的特征,他们在人际关系、自我意象情绪等多方面,表现出来强烈不稳定、很难控制的冲动,会导致很多极端的行为。

许多罪犯就是边缘性人格障碍,案例中的周凯旋可能就是如此。

而那些骨子里暴戾的人,并不一定反映在脸上,他们可能看起来正直和善。人们都善于隐藏自己的内心活动,但往往外在行为会将内心的想法反应出来。

语言就是我们对潜意识的一种直接表达,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他们会有以下三点的语言特征:

一、常常用命令的语气对你说话

如果一个人和你没有很大的利益相关,既不是你的顶头上司,又不是你求着帮忙的人。但他总是用命令的语气与你说话,此时你需要多多注意。

在现代社会中,与人交往需要互相尊重、平等互助。而这样的人往往是高高在上的,缺乏最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或者是打心底看不起你的。无论是哪种,我们都需要远离。

二、以自我为中心,不断地给你洗脑

在与你的每次交流中,他总是试图将自己的思维植入你的大脑之中,企图给你洗脑来控制你。

并且,他会事先给你设好一个圈套,让你一直顺着他的路走,最后肯定他、认可他。这样的人,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正确的,有着极强的自我意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三、说话的时候情绪起伏大

这样的人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可能上半句话平平稳稳,下半句便震耳欲聋,同时肢体动作也格外的夸张。这样的人,更容易一时冲动产生暴力。

情绪的起伏源于内心的波动,暴戾的人很难忍受别人对自己消极的看法,每当他人评价有偏颇,他们便更容易歇斯底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