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短散文第五辑 | 顾坚

 聚力阅读 2020-06-28

■ ■

心情音乐  边听边读


我们夫妻对儿子从小就很严格。儿子一周岁时就一个人睡。上小学后儿子参加了少儿武术队,体育馆离家四公里,全是他自己骑车来回,我们没送过一次。

  倒不是我们做父母的心硬,一来是工作繁忙无暇顾及,二来我们总觉得让孩子吃点苦有好处,将来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不是有句老话叫“严是爱,松是害”嘛。

  儿子就在这近乎“残忍”的环境下长到10岁,很文静,很乖巧,也很聪明。学习上不要我们费心,生活上也很有条理。可总让我们弄不懂的是,这孩子什么都会,就是不会系鞋带。每次穿系带的鞋时,他总是拎着鞋走过来,倚在你的怀里让你代劳,身子软塌塌地贴着你,穿好一只脚又伸出一只脚,显得有些赖皮。你说他,他也不吱声——反正他就是不会穿。

  有一日得闲有空,去体育馆看儿子训练。当时儿子正在练一套少林长拳,出拳劈掌,闪转腾挪,虎虎生风。突然一幕滑稽的情景出现了——儿子一记弹踢,竟把鞋子踢上了半空!顿时全场一片哄笑。儿子慌忙捡起鞋套上脚,飞快地松开鞋带重新系牢,两只小手活活泼泼的,动作十分熟练。我一下子懵了:这小子会系鞋带!

  吃晚饭的时候我问起儿子为什么平时佯装不会系鞋带的事,儿子红着脸,嗫嚅了半天憋出来这么一句话:

  “我……我想让你们……抱、抱一下……”

  这句话却像锤子一般重重地敲在我的心上,一刹那间,我犹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我的孩子,为了求得爸妈的一抱,竟用他那小小的狡黠为自己设计了一个接受亲情的方式!我们平时给孩子的关爱太少了,以至一颗稚嫩纤弱的童心渐渐成了渴求甘霖的沙漠,而我们大人还懵然无知。我们显得多么自私和吝啬,又是何等的残忍和愚蠢啊!我愧悔不已。

而我的爱人,已经一下子、紧紧地把孩子搂在怀里,热泪涔涔了……

老咸菜烧小鱼

周日上午陪妻女游泰州老城区,临中午走进一家不起眼的小菜馆,每人点一个菜,再加个汤,吃个便饭。我点的是一份地道的老咸菜烧小鱼。我吃的是一份怀旧。

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人,我的少儿时代农村是贫穷的。往大里说,那时全中国都是贫穷的。

当然,贫穷的少儿时代不一定就不快乐。那时的自由是现在的孩子不敢想像的——我一直以为,我贫穷的少儿时代,是我一生的金色年华。

那时农家每年初冬腌大菜,一腌就是一大缸。咸菜是农家人佐饭搭粥必不可少的东西。有了咸菜,什么粗粝的饭食都吞得下,吃得香。咸菜不仅仅作为佐食的小菜,用它为主要原料,农家还可以做成各种可口的汤和菜,如咸菜慈姑汤、咸菜豆腐汤、咸菜蚕豆瓣汤,咸菜烧肉,咸菜烧小鱼,等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下饭。

那时农村小鱼很便宜。小鱼都是野生的,很杂,有白鲦,软鲹,柴格丁儿,螃鲏儿,罗汉儿……花上四五角钱,就可以买上半淘箩。小鱼儿毋须用刀剖,用手掐去内脏即可,非常方便。洗净了,从坛子里抓上两把老咸菜一起烧,再搁上些红辣椒,便成了一道农家佳肴。

小时候最喜欢吃老咸菜烧小鱼。这道农家菜成本虽然不高,但大人却不肯常做。原因很简单,这道菜太下饭了,惹得饭量大增,锅里的饭就不够添。那个时代,放开肚皮吃饱饭实在是一种奢侈……

我出生苏北兴化水乡,少小时顽劣,喜欢捕鱼捞虾。我爷爷给我做了一个小提罾儿,一到夏天,就经常背着小鱼篓、拎着小提罾儿下河荡,当一回小渔夫。因此夏天是我家吃老咸菜烧小鱼最频繁的时候。

其实老咸菜烧小鱼冬天吃最适宜。不吃热的,等上鱼冻了再下箸,别具风味。这次在小菜馆吃饭恰逢寒露,一盘咸菜烧小鱼冻得正好,我吃得有滋有味,竟然添了三小碗饭,看得女儿目瞪口呆,疑惑地问:“老爸,你今天不减肥哪?”

是一种鼓励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