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作家】张艳 | 少根筋的王小丫

 聚力阅读 2020-06-28

■ 

心情音乐  边听边读

少根筋的王小丫

作者:张艳

题目就卖了一个关子,哈哈。此王小丫非彼名嘴川妹子王小丫。

此王小丫,生于河北献县,与才子纪晓岚和盗御马的窦尔敦同为乡党。一个乐乐呵呵、疯疯癫癫的真性情的女子。2016年第二届河北省七夕“才女星”获得者。

      结识王小丫是因为一顶蓝色有蕾丝花边的帽子。话说2015年夏天的黄骅港口,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子围着我转了一圈儿又一圈儿,开始我并没有在意,等她转起来没完的时候,我奇怪地冲她笑笑,她立马找到了跟我热络的话题,原来她看上了我这顶漂亮的帽子,想借来拍照。这?如果是正常的人,直接说借不就行了,也只有王小丫做得出这等奇葩好玩的事情来。

2016年已经情同姐妹的我们一起在山西老虎头山采风,她又看上了我的一件范冰冰同款民族风的花衣裳,这可不得了,只见她手捧这件花衣裳两眼放光,眼泪汪汪,恨不得立刻据为己有。等她穿在身上绝对就不脱了,围着一棵大树玩儿自拍竟达两三个钟头之久。

王小丫的宝事还有很多,当然我是道听途说来的。时间要追溯到久远的光阴,据说在山东一个山清水美的秀丽小城(另一版本说是在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大清早王小丫一人在水边徘徊、彳亍,她清瘦的背影倩女幽魂般晃着,这样的女子在河边飘来荡去,而且是天刚蒙蒙亮,最容易给人的感觉是:轻生?!跳河?!一起来采风的石老师古道热肠,急忙英雄救美,问清缘由,原来这王小丫徘徊、彳亍的原因是她晨起和友人出来拍照的时候发现竟然忘记了带口红,这让   她觉得无法展示她的猎猎红唇,不能给这个异乡的晨风整点颜色看看,实在太遗憾了,于是躲开镜头,绝不照相,一个人徘徊、彳亍在江边,长裙飘飘,晃来荡去,且口中念念有辞,似在和江鱼对答。

当然这也许是他们在杜撰,不过我倒乐意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在王小丫的身上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不足为奇。

按我老家老辈子的话说她,就是:少根筋,缺根弦儿。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在外人看来另类得很的女子,却对文字痴痴迷迷,把一个俏黄蓉写得惟妙惟肖,2016年她的散文《此生,我只愿如花似你》以一种清新活泼飞扬灵动的书信体,打动了“我与金庸”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大赛的评委,十九位终审评委中至少有5人把满分投给了她。非常有戏剧性的是,当初小丫看到这个大赛的征文启示时已经是马上要到截稿日期了,当时促使她决心参赛的动力,就是想结识几个外国文友,以及希望能见到仰慕己久的金庸先生,那对于她是最开心不过了。试试?试试!这个面向全球的盛大赛事,只有19个人的获奖名额,参赛的人肯定是数以万计,且藏龙卧虎,但她哪里管得了那些,此时的她不只是少根筋了,是只剩下一根筋了,“轴”(犟的意思)得非常可以。等小丫把稿子发出去的时候,已经距离截稿时间只差2个小时了。在一个全球性大赛这么严肃的事情上,小丫都敢这样“胡作非为”,这样的事情在我们是绝对做不出来的,小丫做了,而且做得非常漂亮。最终小丫凭借《此生,我只愿如花似你》,杀出重围,从三十七个国家一万多份稿件中脱颖而出,摘得大赛三等奖。

王小丫这个胆大妄为的女子,她一向坚信: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有那么一天实现了呢?

 《我与丈夫的饮食战争》是小丫参加2012年“古贝春杯”河北省第一届散文大赛时写的一篇文字,小丫把她骨子里的一种天生的风趣和调侃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在看到这段:“我婆婆炸的肉丸子,永远象她的性格一样刚强坚硬,可以塞进枪膛,向敌人射击。”、“我公公烙的大饼,吃时连嘴唇算上永远只有三层”……任何一个喜爱文字与美食的人看了都会忍不住乐出声来。在评审这篇文章时,终审评委们集体捧着小丫的这篇稿子大笑不止,场面一度失控。让人忍俊不禁的是这样的一个女子竟然把日常的琐碎和烦恼,写出了一种情趣,一种超然,写得如此之美妙。最近她写的《好汉冯唐》和《风中的达坂城》更是让人看出她文笔的优美、灵动和独树一帜。《好汉冯唐》让那么嚣张另类的冯唐看了,也忍不住嘴角儿直往上扬。

 小丫平时佩服的人还有黄永玉,喜欢他的天真烂漫和张牙舞爪,觉得他老人家可爱得要命。小丫的骨子里也是这样的真性情,有人说,这个世界之所以乏味不堪,有时候就是因为功利的聪明人太多太多,而有趣的好玩人太少太少了。

 对文字敏感的小丫平时看书很慢,慢到在文字里躲着藏着,于古文今史、博文约礼里闲情逸致痴痴笑笑。当她和西安文友聊天时,被他们浓厚的陕西方言深深吸引,忽然想到,当年武则天和唐高宗、唐明皇和杨玉环就是用此等腔调谈情说爱,哇,想象中,笑得咱们的小丫当时就在床上连连打滚儿。
       日常里,王小丫把凡俗的烟火日子过得热气腾腾、有滋有味。正是她这种单纯到不懂所谓的人情事故,才不去花费很多的精力与时间考虑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只管我行我素,活着每天都新新鲜鲜,都像是初到人间,美好的日子总也过不到头似的,一直在这热气腾腾、有滋有味的日子里快乐着,折腾着。

 小丫的这种活法,让我想起张爱玲的姑姑,一个仿佛一天到晚笑着过日子的优雅女人。张爱玲的姑姑到了老年,依然有劲折腾,谁70多岁了还兴兴头地穿婚纱?张爱玲的姑姑就这样做了,典型的把浪漫主义贯穿一生的人。我想我们总也长不大似的小丫也会这样的,她仿佛自风里来,自明月里来,熠熠放着宝光,把一颗真挚的心凌驾于一切之上,高高地飞。

等到了白发苍苍的80岁,她依然会笑靥如花风姿绰约,每一步仍然都像走在琴弦上,还会为一支忘带的口红而徘徊、彳亍,而计真计较。

这是多么快活的人生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