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特写】王久辛 | 慢品龙开胜笔致

 聚力阅读 2020-06-28

■ 

心情音乐  边听边读

诗书一魂的精神启迪

——龙开胜书王久辛《狂雪》长卷赏析

作者:所泳兴

二〇一五年一月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龙开胜书法作品《狂雪》,我在农历羊年春节就收到了这本书,乃长诗《狂雪》作者王久辛先生知我素爱书法,特赠与我。收到这一新年礼物,内心是十分欣喜的,两位先生在我心目中实乃偶像人物和学习之楷模。久辛先生乃文坛宿将,三十岁出头时即以诗集《狂雪》摘得首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狂雪》发表26年来,引起国内外专家广泛赞誉,至今仍有39米长的巨幅诗碑伫立在日军南京大屠杀大屠杀纪念馆。龙开胜先生乃书坛公认实力派代表书家,曾多次摘得全国全军书法大赛桂冠,当选“兰亭七子”和中书协理事。二位先生联袂出版《狂雪》书法作品,实乃文坛一大幸事。

去年诗人王久辛先生回西安省亲,与我聊起诗书一体时介绍说:优秀的书法家对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非常神奇的辩识度,他说了大书法家龙开胜,并讲了龙开胜兄逮一目及长诗《狂雪》,即刻诵读,先是默读,之后就是朗读了。而且当着大家的面,声音越来越高,旁若无人、完全沉浸在诗歌当中……一气朗读完,当场表示要书写这首长诗,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于是就有了这一书法作品的出版。用龙开胜先生自作序中所说,他是被这一长诗生动真实地书写了南京大屠杀这一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所打动,亦为此诗描写之细腻之豪情之悲壮加上军人职责与血性发出愤怒之吼及振聋发聩之灵魂拷问所震憾,热血喷发、激情澎湃,有感而书。这就决定了作品的艺术品格,与一般书家书写唐诗宋词散文杂记的风花雪月迥然不同而茕然独立。

展读《狂雪》书法,多达90余面,通篇采用册页形式书写。开胜先生最擅驾驭这一形式,九届国展即以册页书写曾巩散文摘得桂冠,博得书坛同道高度评价,以至于在全国兴起书写册页的热潮,至今仍方兴未艾。其实,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是为达到最佳艺术效果而决定的。册页这一形式,适合书写字数较多的内容,更有利于表达酣畅淋漓的诗文长卷。开胜先生采用这一形式,无疑是最佳选择。观其取法,以“二王”为主基调,充分体现出其在经典中钻研时间甚久,下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功夫,手追心摩日积月累,自然会在传统中挖掘和汲取诸多精华。开胜先生是当代“二王”书风的代表书家,在2007年九届国展时即已形成成熟的“二王”风格。记得当时我亦在穗,两天的展览参观学习下来,开胜先生的作品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几件之一,同行书友对我说:“难怪得大奖,这简直是王羲之在世。”窃以为正中下怀。及至开胜书此《狂雪》,风格已与九届国展参展作品拉开了较大距离。一是在取法“二王”基础上,参杂了不少苏东坡、米芾及明清诸名家笔法特征,使得取法更加宽阔,技法更加丰富,旨趣更加深远。二是格调更加高古博雅。开胜先生既注重对“二王”风格进行深入挖掘,也注重有见地的约取“提纯”,舍弃“二王”妩媚华丽提取其沉雄稳实的优长,舍弃其繁复飘逸提取其大气劲节的锋锐,形成独特的净洁洗练、娴熟脱俗、进古入今、挥洒自如的笔法特征与从容巧慧的结字技法,以及特有的节奏韵律与稳健通透的位置经营,从而达到不激不厉风规自远、古雅澄澈、洞达锋锐的内在格调。三是书此《狂雪》长诗,开胜先生显然对内心的情感有清醒准确的驾驭考量。为把握《狂雪》悲愤、凝重、肃杀的内在基调,用龙开胜自序中的话说:“彻夜无眠辗转反侧,而思几度落笔终不成字”,“激情才起,但总有涩涩之不畅,暗自思忖,此等诗文情怀,要书写畅了才怪,于是就涩涩地写下去。”这个“涩涩”就是作者情感的主动调动,是对南京大屠杀这一人间惨剧悲情愤慨的直接表达,实际上是书法人文关照功能的运用与发挥。在技法上则具体表现为宁取拙不取巧,多沉稳少跳跃,字与字少有牵连相对独立,字形多取扁式横向发展,使人感到有阅读的压迫感,偶取纵式,以打破章法上的沉闷。及至作品后三分之一,书写速度明显加快,牵连缠绕也明显增多,不是作者的情绪变好了、变明快了,而是更加激越更加悲愤,就如同交响乐最激烈的部分,是作者情感运用的高潮。情感的主观调动与合理运用,正是《狂雪》书法最为成功最为精彩,也与龙开胜先生以往作品区别最大之处,恰恰也是普通阅读者最难读懂之处。

经典的书法决不会千人一面,正如传世的诗歌必定独一无二。龙开胜似乎读懂了久辛君的诗心与悲愤的长诗,他的创造必定是不与古人同,更不与今人同,甚至与他自己的同一时期创作的作品风格面貌都不尽相同。作者依照书写内容、时间、地点、氛围、人物,主动调动合情合理的情感,有感而发,才能诞生一个个有血有肉充满生命情感的文字——书法,这也是书法作品创作中情感运用的必然结果。都说“文学即是人学”,书法何尝不是呢?从龙开胜先生《狂雪》书法长卷中,我们感受到的不正是浓浓的情怀和军人神圣的天职吗?不论远观还是近看,《狂雪》书法长卷扑面而来的并非是书法的笔法与技法的运用,而是“去留肝胆两昆仑”,气壮山河、大义懔然的不惧强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势。令人惊叹、拍案叫绝。这就是书法艺术的神奇魅力!

关于经典书法作品中技艺运用更重要,还是情感驾驭更重要?我以为这个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为它们二者之间不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而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关系。技艺是基础,没有技艺支撑的情感运用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随意的滥情。情感是技艺的升华,没有情感渗透和微妙的表达,技艺就成了杂耍,味同嚼蜡、毫无韵味可言。而善书者往往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形神一体。技艺中有情感在打动人,情感中又有技艺感染人,龙开胜实现了更高的境界,即满纸的韵味独不见技艺,或如公孙大娘舞剑,或如黄鲁公划船,或如毛泽东雄迈古今,或如郑板桥乱石铺街。合上龙开胜先生《狂雪》书法集,给我们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显然不是巧妙的技艺挥洒,恰恰是直抒胸臆的情感与技艺的水乳交融。龙开胜先生犹如诗人王久辛,他们如出一魂,竟然都似上了战场的战士,面对穷凶极恶的日寇,不会揣摩用什么武器用什么战术,而是一声怒吼冲将上去与其肉搏;又好似古代武林中的绝顶高手,面对邪恶的自持武功盖世的大魔头,不会思考用什么武功用什么招数将其降服,只有以自己长久磨练而成的高冷绝俗的大情怀大智慧大技艺,以视死如归的绝决慷慨赴死、肉搏血战,才能克敌制胜,最终战胜邪恶的敌人,获得正义必胜的结果。这已经不是情感运用的问题,而是一位艺术家创造的力量、艺术的力量、精神的力量高度汇聚在一起时,必定会迸发出永恒的力量。我想这也是龙开胜书写诗人王久辛的经典诗作《狂雪》长卷,在精神层面带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简介

所泳兴,,19729月出生,武警工程学院少校警官。世界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现代青年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先后获"双龙杯"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优秀奖、第三、四、五、六、八、九届武警文艺奖、"全国人防书画大赛"三等奖、"第三届颜真卿杯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书画摄影大赛"银奖,第十四届国家文化艺术类最高奖 "群星奖"优秀作品奖。

慢品龙开胜笔致

作者:王久辛

龙君开胜之书,得行楷之神髓,于循规中得道,于率性中得法,于专注中得纤毫之逼现,于心灵之秀丽中得才华,于慷慨洒脱中得大气。我曾迷失在现代书法的狂悖,也曾在艺匠的临习中昏聩,于今从龙开胜君的书法作品中悟出一个道理,所谓的大家,也不过就是那些对传统入得深厚广博,对现代了悟得广博深厚,有历史与现实概括力与提升牵引力的人。未必非要泥于古进于外,更未必非要天天苦练日日苦钻,绝对不要轻视天赋悟性,更不能无视天才的存在……事实上就是,有的人写了一辈子,却仍然在门外;有的人咋一入手,便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虽然龙开胜是苦斗出来的书道中的得法大家,但我更看重他的天赋,他对诸如陈明儒、饶宗颐以及现当代作家艺术家的参悟等等,都远远超越了许多当代同道中的大家。我的意思是,他不是书呆子,而是始终都冲在当代思想艺术的前锋,默默地汲取着,勇猛地创造着。他以一个书道中人,得到了对这个世界的个人化的表达,并通过他的表达,干预着现实、影响着现实,参与了对这个世界的想象,并用自己的书写,展现了自己的创造。这样的书法家是大于书法家的艺术家,是书法家中的思想者,是思想者中的创造者——这样的书法家才具有传世的可能,他的创造才有力度才有意义。


龙开胜书写《狂雪》全书展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