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年散忆】河丁 | 鳖 王

 聚力阅读 2020-06-28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鳖 王

文/ 河丁

这个村子里,我父亲是出了名的直肠子、倔脾气,唯一与他能说上话的就是村东头的铁匠了。既然能说上话,两人走动得就勤快;走动得勤快,两人的话就多。谁也不习惯把要跟对方说的话憋在肚子里过夜,有时,就为了说一句话,两人端着饭碗也能从村西头走到村东头,或者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 

不过,在两人嘴上颠过来倒过去说得最多的,还是“鳖王”。 

“鳖王”是铁匠同父异母的弟弟,比铁匠小三岁。铁匠娘好不容易捱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却没能扛住一场风寒,倒在1962年的门槛外面。铁匠娘被送下地几个月后,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外乡女人手里牵着个饿得跟大眼猴似的小男孩,一屁股坐在铁匠家门口磨盘上,再也走不动了。铁匠爷心里不落忍,给娘儿俩下了一大碗面条。一碗面条下肚,外乡女人成了铁匠后娘,铁匠多了个仨雷也打不出一个屁的闷鳖弟弟。 

我父亲与铁匠好得像亲哥俩,却跟铁匠闷鳖弟弟对付不上三句话就得火星四溅。两人一个说话直捣心肺,一个要么不说,一说就堵人嗓子眼儿。所以,我父亲一辈子也没有喜欢过这个人。倒是苦了铁匠,不得不在夹在两个人中间和了一辈子稀泥。虽然他从来没对这个便宜弟弟感觉亲近,却对半路进门的后娘生出“亲娘的感觉”,所以,即使兄弟俩的心隔得跟土坯墙一样厚,铁匠还得把他当作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在官面上,铁匠就得像个哥哥的样子。 

铁匠的闷鳖弟弟原来姓甚名谁,已经没人知道了,除了他娘帮他念叨了一辈子,谁有闲心管这等事?人们只知道他有一手神奇的捉鳖绝技,加上他在村里总是一副闷声不响的样子,所以,大家都叫他鳖王。现在想来,这个绰号里既包含着村民们对他捉鳖本事的由衷叹服,也有对他孑然独我、游离于人群之外的深深同情——天天说话的地儿都没有,人这样活着,能不憋得慌? 

村子地处北淝河的一片无名河湾里,虽然距离主河道还有三四里地,小村周围也是水塘棋布、沟渠纵横。一到雨水丰沛的夏季,大河涨水小溪满,河里的鱼虾便逆流而上,游进一条条蓄满水的沟渠里。有时水势过大,河水漫过地势低洼处的庄稼,连地垄沟里也能捉到鱼。这样的季节,洼地里泡水的庄稼、高地里疯长的野草让村民们日日发愁,可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因为每当雨后天晴,大沟小渠、河洼村塘皆水色天光明晃晃的一片,正适合逮鱼。虽然不是渔村,村子里的男女老少都有点逮鱼的本事;使用的工具虽不够专业,却也是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有苇编的虾笼、篦齿做的鱼钩、简易的推网,个别人家还有撒网。什么工具都没有的人家,就寻水面狭窄、水流平缓、水深较浅的地方,挖泥筑坝、断水截流,用粪箕子就可直接撮起因水位急剧下降搁浅在水洼里的鱼...... 

鳖王从来都不凑这样的热闹,他只捉鳖。他也不用这些工具,没有人知道他用什么,更不知道他是在哪里捉回一只又一只的鳖。对于村民们来说,鳖跟黄鼠狼一样神秘,虽然几乎每一条能逮到鱼的沟渠里都有他们蹚过的足迹,鳖却是罕有遇见的。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不论是雨季还是旱季,村民们放工回家的路上遇见鳖王时,经常能看见一两只用草辫子缚住的鳖在他背着筐、扛着的锄、或拉着的车上晃晃荡荡。

说起逮鱼,我父亲年轻时也是把好手,村里人都叫他“鱼鹰”。这是父亲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之一,母亲说:那时你爷逮得鱼太多吃不完,就晒在打麦场上,整整晒了三场!也许正因为这个辉煌的成绩,鱼鹰对鳖王的逮鱼技术一直是很不屑的——不就会逮个老鳖吗?一天到晚神叨叨的......父亲说。 

村民们大抵跟我父亲一样想法。 本来,鳖王跟他娘刚进铁匠家的时候,无论老少都觉着村里多了两个外乡人新鲜,纷纷撂下手里的活计去铁匠家看热闹。外乡女人,也就是后来的铁匠后娘,虽然颠沛一路还满面倦容,应对一下子挤满了屋子的老老少少,倒也从容,她那孩子,却一直把头埋在她的衣襟里,任谁问话也不吭声。人们起初并没有当回事,只是觉得这孩子刚到一个陌生人家有点怕生,没想到,他自从跟着他娘进了铁匠家,嘴巴 就上了锁,十天半月也难见他跟别人说上一句半句话。有个别好事的人问过他娘,他娘说这孩子本来不是这样,逃荒的时候,他爷、他妹连病带饿先后死在半路,之后他就不爱说话了......鳖王的遭遇虽然令人同情,可是五次三番的热情被鳖王冷淡地忽视以后,村民们也就不再自讨没趣,哪怕与他迎头撞上,也都绷着脸各自去了。渐渐地,所有人都放弃了与他交好的努力,大家无事相安,背后对他的议论却三三两两、活泛起来。尤其,这小子捉鳖越捉越邪乎,邪乎到不能只说他神叨,甚至让人们为他担心起来——鳖是有灵性的东西,哪能一天到晚捉的? 

父亲也曾跟我说“他杀了恁么多鳖,不吉利”,还拿一个常年打黄皮子的人的故事做为例证。父亲说,湖里陈村有个人一到农闲就扛着鸟铳去野地里打兔子、黄皮子。有一天,他在河湾里东兜西转逛了半夜,终于打到一只小黄皮子,便扛着枪拎着猎物往村子走。快到村口时遇到一个白胡子老头,老头问他看见一个穿黄褂子的小孩没有。他当时没在意,说了声没有,就匆匆别过白胡子老头回家睡觉。躺在床上,他越想越不对劲,越想越害怕,白胡子老头说的“穿黄褂子的小孩”,不正是自己今晚刚打到的小黄皮子吗?这时就听见房梁上窸窸窣窣一阵作响,他吓得浑身发抖,一把扯过被子蒙住脸,不敢露头。忽然,扑楞一声,农忙结束后收起来、横放在房梁上的一把打场用的三股铁叉竟然翻落下来,锋利的叉齿直直插入他的胸膛……世间有些事是不能干的,会遭报应!最后,父亲重重地说。 

湖里陈村与这个村子不远,村民大多知道这个故事,所以他们对鳖王的担忧是有根据的。虽说神叼叼的鳖王太过沉郁不与他人接近,村民们何尝不是出于对某种神秘力量的敬畏,渐渐对他敬而远之呢? 

父亲却无法不与鳖王打交道,准确地说是争吵甚至动手打架。虽然一个住村东头,一个住村西头,分属不同的生产队,我家与鳖王家却有一块地紧挨在一起。这本不是什么问题,鳖王却喜欢把我家地里最边上一龚庄稼收到自己这边去。我家种小麦,他割一龚小麦;我家种玉米,他掰一龚玉米……即使被抓了现形,也拼死抵赖,翻来覆去咬住一句话说:恁家东西头伸到俺地里了。铁匠也拿偏宜弟弟没办法,只好跟父亲陪着笑脸,替他寻了个由头说他逃荒的时候饿怕了。铁匠家里一有什么好吃食,就送点到村西头来,两家都不明说,心里都清楚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补偿。这样一来二去,父亲与铁匠倒成了彼此能说得上话的人,走动勤快起来。 

或许应验了村民们的担忧,鳖王一辈子过得并不如意。鳖王人过三十还没能娶上媳妇。铁匠念着后娘的好,不顾自家女人寻死觅活反对,卖了耕牛,从后庄人贩子那里买回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给偏宜弟弟做媳妇。婚后三年,小女人给他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第四年,小女人撇下呀呀学语的孩子,跑了。那年,据说鳖王捉鳖时发生一件很诡异的事:那天鳖王背着粪箕子沿着东大沟往北走了十来里路,在一片水草丰茂的浅湾里发现鳖的踪迹,便蹬掉鞋子,下水捉鳖。没想到,捉了一只还有一只,捉了一只还有一只,一口气捉了十几只还不见结束,鳖王心中大骇,连滚带爬逃上岸,连一只鳖也没拿就匆匆往回走。有人在半路碰到他,见他脸色苍白、惊魂不定,过两天去铁匠家打听,才听铁匠娘说鳖王掉进鳖窝里,遇到老鳖精了...... 

鳖王从此金盆洗手、发誓再不捉鳖。

尽管我不相信鳖王遭了鳖的诅咒或者报复,他后来的日子过得确实极不顺当。小女人逃跑后没几年,两个孩子先后被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个个嘴唇乌青。鳖王无力送孩子去大医院诊治,只能有一搭没一搭地买瓶小药片给孩子续命。小女在八岁那年终于不治,夭亡了;大儿病情好一点,一时半会性命无忧,但人却唇青面肿,一副病恹恹的样子,未来也不堪指望了。大儿十五六岁那年,鳖王跟村人去外地打工,没想到才干了几个月,操作冲床时就出了事故,一块铁皮从冲头下射出,蹦碎他一只眼。工也打不成了,只好回家,幸好老板还算有点人情味,不仅包了所有医疗费,临走还给了他两万块钱...... 鳖王回到老家,用这笔钱开了一间杂货店,从此守着大儿,再也没有离开村子。 

前些年,我回老家看望父母,在杂货店门口遇见了鳖王父子俩。那孩子已经年近三十,还是病恹恹的样子;鳖王年不及六十,却肩塌背驼,白发满头了。

2018年8月19日

作者简介

河丁,本名陈强,男,70后,安徽怀远人,久居上海。子曰诗社会员,北戴河作家协会会员,西部散文学会会员。

2016年初开始业余写作,主要从事散文、乡土小说创作,也写旧体诗词和现代诗歌。作品主要发表于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等网络平台,部分作品发表与《诗刊》《作家天地》《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金山文学期刊》《中国草根》《渤海风》《辽海散文》《扬州时报》《东方城乡报》《宁夏广播电视报》、新加坡《印华日报》等。有散文、诗歌获奖。

往期回顾:

【纪实】河丁 | 我遇见了“义丐”徐超

河丁 | 如果听得见

【岁月如歌】河丁 | 寻找饼干

【岁月留痕】河丁 | 有病

【麻文辣评】河丁 | 我是群主,你以为我容易么?

【旧年散忆】河丁 | 茄子把儿、洋绿豆与咸肉酱

【一脉心香】河丁 | 腊梅花开

【河北作家】肖泰 | 别样一枝梅——读河丁散文新作《腊梅花开》

【旧年散忆】河丁 | 逆向生长

【一脉心香】河丁 | 拯救蝴蝶

【岁月留痕】河丁 | 谁在河湾里唱歌

【岁月留痕】河丁 | 疮

【岁月留痕】河丁 | 偏方

【争鸣】河丁 | 木瓜树之死

【一脉心香】河丁 | 流浪猫记事

【正在进行】《中国精短散文佳篇选萃2018》隆重征稿......
名家顾问:王久辛、潘小平、非马、苍山牧云、洪烛、杨海蒂、梅雨墨、罗广才、南亭云路、刘书环、老井

投稿邮箱:julichuanmei@yeah.net

订阅方式:总编微信 yuwei0124

《中国精短散文佳篇选粹2018》入选作品目录 
(不断添加中)▽▽

点击蓝色字体,阅读平台已发布文章

1、  王久辛 | 静园的品质

2、  非马   | 这是一首诗

3、  潘小平 | 藏北的云

4、  苍山牧云 | 我家门前有条清沟河

5、  杨海蒂 | 我看幽默

6、  洪烛   | 面前的艾青

7、  梅雨墨 | 等月色陶醉清风

8、  游磊   | 雨润乡畴

9、  顾坚   | 瓜为媒

10、 黄秀峰 | 山枣树

11、 老井   | 黑色颂辞

12、 唐兴顺 | 天平之水

13、 萧忆   |漾动在记忆深处的黄豆

14、 杨国存 | 雨夜读画

15、 庞宇真 | 那一抹祖母绿

16、 郭桂杰 | 树荫的温柔

17、 绿柳   | 阅读,是一场精神的抵达

18、 刘继兴 | 秋语

19、 李顺   | 天鹅湖

20、 乔木   | 漫步三槐堂

21、 王纪强 | 荠菜青青

22、 黄国禹 | 我的五河情结

23、 丁艺媛 | 威尼斯是一首小情歌

24、 肖放   | 大姨的故事

25、 王小丫 | 一帘刘海儿

26、 李忠   | 盼望冬天

27、时磊英  | 泪光里的故园

28、 孙瑜   | 如此缘分

29、 张玫   | 小村的鞭炮声

30、 徐国忠 | 三叶梅

31、 田志猛 | 满洼的麦子熟了

32、 张乐鹏 | 心中的树

33、 范恪劼 | 走读嵩山

34、 卢小夫 | 秋

35、 张国中 | 父亲的夏雨情怀

36、 扶风  | 花旦的春天 

37、 王力丽 | 蝉之禅

38、 卫云  | 三岁爸爸

39、王朝君 | 铺草

40、何志臣 | 雨落中年

41、桑明庆 | 灼灼桃花情未了

42、韩学树 | 屋内灵性皂角树

43、张萌   | 我的恩师

44、肖萌   | 风入帷

45、杨秋   | 众生平等

46、胡庆军 | 站在夏日的池塘边

47、褚福海 | 做尾五堡湖的鱼

48、苏扬   | 泥 巴 

49、张峪铭   |  炊烟,乡村的坐标 

50、许正文 父亲的牵挂

51、黄玉梅 亲爱的睡莲,你和我有关系吗

52、傅敏   乡野雪意

53、张杰   | 在韩城北湖忆震东

54、罗有高 | 麻虾子嗍嗍 

55、牧梦   说马

56、荣津   种地

57、李兆庆 | 风继续吹

58、杨静龙 湖水中的坟茔

59、陈玉梅 核桃花开

60、木小沐 外婆的春天

61、杜学   | 故乡的小路

62、孙晓龙 雪落北国

63、希然   我的奶妈

64、顾锁英 | 寻觅遗失的白杨花

65、袁瑞珍 | 凝望黄河 

66、刘发祥 | 二百年的等待

67、郑立   威武之山

68、丙火   碎壶记

69、陌上   | 田埂上的石头有点凉

70、高穹   

不断添加中......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顾问王久辛、顾坚、南亭云路、刘书环、梅雨墨

编委风雨薇、河丁、张国中、刘国莉、王小丫、陈映霞、李忠、杨国存、小蜗、虫虫、燕子、秋月白、走过忘川、毕义鹏、静默、橙果

合作伙伴:

一路听天下(龙杰传媒):音频IP孵化、有声小说制作、推广

纸媒:《渤海风》《中国草根》《沃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