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桑明庆 | 浩浩汉风荡新韵

 聚力阅读 2020-06-28

浩浩汉风荡新韵

文|桑明庆

从安阳驱车,沿京珠高速、濮鹤高速行驶98公里,便到了内黄县梁庄镇三杨庄村。三杨庄村因为“三杨庄遗址”的发现,让世人记住了这个人口不足千人的村落。

初夏时节,应内黄县文联、作协的邀请,我随安阳市作协主席团成员,到内黄县梁庄镇采风,并参加三杨庄“汉风小镇”笔会,有幸走进了三杨庄村,领略它的前世今生。

在县文联、县作协会和当地领导的陪同下,我们一行怀着敬仰之心参观了“三杨庄遗址”博物馆,零距离与消失了2000多年的村落握手,感受它的温度和伟大以及苍茫。“三杨庄遗址”是2003年6月,内黄县在开挖硝河引黄工程时发现的。在已勘探的100万平方米范围内,已发现14处汉代庭院及道路、湖塘、农田等遗迹,清理4处,清理面积约9000平方米,出土了铁犁铧、陶豆、石杵、石臼等遗物。

汉朝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在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历史进程中诞生了无数英雄,刘邦、项羽、韩信、张良、曹操、诸葛亮等等,他们影响和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它开创的文景之治时代与贞观之治和后来的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三大鼎盛时期。它形成的汉朝文化影响了世界四分之一人口和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并且仍在继续影响。两汉文学是中国5000年文明史河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汉赋、散文、诗歌至今仍在闪烁着耀眼的光明,《史记》《汉书》《过秦论》《孔雀东南飞》是泱泱华夏文学史上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司马迁、班固、贾谊、司马相如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无法替代的。特别是司马迁,他用一生的精力,忍受了肉体上的巨大痛苦,用整个生命写成了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与并称为“史学双璧”。

我们迈步在“三杨庄遗址”博物馆,随着导游的解说,仿佛穿越了历史,遥远的秦砖汉瓦就在眼前,2000多年前的三杨庄就在身边。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三杨庄显得那么安静。街上一条小狗悠然地在闲逛,一只鸡妈妈带着一群小鸡在墙根下觅食,绿树掩映下农家小院安然祥和。院落坐北朝南,主房、厢房、厨房、仓库、水井、厕所布局合理,建造精致,这不能不让我们佩服先人的智慧。西墙外的池塘,碧波荡漾,荷花盛开,藕香四溢,一群白鸭飘浮在水面尽情地游荡,不时,你啄一下我的脖子,我啄一下你的头发,仿佛互相向对方诉说着心中的秘密,无忧无虑。农家小院的男主人在不远处的麦田里中耕,手中挥舞着银锄,变换着不同的姿势,前腿向前弯弓,后腿伸直向后蹬力,一会左腿在前,一会右腿在前。田野里麦苗青青,主人脸上露出的笑容异常灿烂。女主人正在厢房里织布,双脚踏板“啪嗒,啪嗒”上下移动,用一只手推着机杼“哐当,哐当”挤压纬线,而牵引纬线的杼梭像一条活崩乱跳的鱼,被女主人的另一只手拿着在经线的夹角里穿行。“哐当,哐当”的机杼声穿过窗户,翻过围墙,砸到街巷之中。另一户农家正在修缮房顶,男主人蹬着梯子,握着瓦刀在房顶甃瓦,女主人在下面和泥递瓦,夫唱妇随,十分和谐。这时雷鸣电闪,乌云密布,一场狂风暴雨就要来临了,乡亲们赶紧收拾农具回家,雨越来越大,黄河漫堤,洪水泛滥,房倒屋塌,乡亲们眼含热泪舍去家园逃走。滔天的洪水像猛兽一样吞噬了美丽的家园,就这样,一个安然祥和的乡村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导游介绍说,像意大利著名的“庞贝古城”一样,三杨庄遗址是因为突发灾害而被完好地保存下来的,当时的生活场景因此被“凝固”下来了,如庭院的布局、道路、耕作中的农田及各类建筑的墙体等。被洪水浸泡而坍塌的屋顶,保留着板瓦与筒瓦扣合以及坍塌时的原状,来不及搬走的生活实物,如一些石器、陶器、铁器等,得以在原地保留,为复原当时的社会和家庭生活、生产状况提供了难得一见的丰富实物。2006年5月25日,三杨庄遗址作为汉代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迈步行走在今天的三杨庄村,汉文化扑面而来,大街两边的墙上,用汉文化装点绘画的图案比比皆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稻黍稷麦豆”五谷和“二十四节气”的绘画,让人一下子进入到一个古老的农耕时代,感受古老的农耕文化。我们看到大街小巷整齐干净,新修的水泥路面平坦宽阔,文化大舞台在夏日的照耀下雄伟壮观,宽阔的健身广场,吸引着不少老年人在运动,金属的健身器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村小学教室里不时传来琅琅的书声。三杨庄村党支部书记杨振锋同志一路陪同,这位三十多岁的小伙子,精明强干,他用带着磁性的内黄话向我们介绍说:“今天我们三杨庄村又遇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摘掉了贫困村帽子,摆脱了贫困,正在走向富裕,这都得益于党中央政策的英明,得益于县委县政府、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刘振锋介绍:三杨庄村是贫困村,村里街道坑坑洼洼,学校是危房,贫困户就医就学就业,吃饭穿衣都很困难。从前年开始,三杨庄村被列为整体推进村,各级财政投资达到一百多万元,村容村貌得到革命性改观,村小学危房得到改善,低压农网进行了改造,安装了路灯 ,现在三杨庄已整体脱贫,贫困村的帽子被甩到了九霄云外。贫困户进行了精准帮扶,政府帮扶人与贫困户结对,制定具体脱贫计划,现在全村的贫困户已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刘振锋像数家珍一样数说着脱贫的故事,脸上荡漾着缕缕春风。

与我们同行的镇人大主席刘李晓芳介绍说,最让梁庄镇、三杨庄感到骄傲的当数“汉风小镇”。刘主席带我们来到“汉风小镇”规划展板前,用她那略带内黄口音的普通话,向我们讲述“汉风小镇”的未来。三杨庄汉风小镇结合三杨庄・二帝陵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资源和环境现状,以良好的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为背景,以二帝陵、三杨庄遗址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弘扬华夏文明为目标,以汉代农耕文化展示为核心,借助现代科技及造景手法,充分融通园区独特的历史文化,把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有机结合起来,演绎和再现汉耕、汉居、汉养、汉商、汉乐等汉代文化家园场景,建设集寻根拜祖、文化传播、文化体验、教育研究,生态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台性文化产业园区,使之成为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创新的示范工程。

听着李主席如绵绵春雨的介绍,看着规划效果图,仿佛一座充满激情与魅力,汉文化四溢的小镇已经形成,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红色沙区。小镇内,正在诵读着“大风起兮云飞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千古不朽的诗句,秦砖汉瓦建成的小院内传出“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猗。”《相和歌》。

村的尽头是即将成熟的麦田。金色的麦田,在暖风的吹拂下翻卷着滚滚麦浪,丰盈的麦穗摇晃着脑袋,向远道而来的客人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再有几天就要收割了,农家人的仓房将又是一片欢声笑语。

点击进入【聚力·良品遇见健康生活

➢➣➢

作者简介

桑明庆 安阳市殷都区人。现供职于安阳县粮食局,安阳市作协会员、安阳市诗词学会会员。散文、诗歌散见新华网、光明网、搜狐网、大河网、《粮油市场报》《石家庄日报》《谷风诗刊》《文源》《安阳日报》等媒体,2014年出版诗文集《太行小溪》。

  桑明庆 | 灼灼桃花情未了

   桑明庆 | 父亲的诗行(外二首)

   桑明庆 | 乡村的冬天

   桑明庆 | 朔风阵阵摇旧梦

   桑明庆 | 凤凰岗古柏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