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勤丰 | 情殇

 聚力阅读 2020-06-28

总第1062





情  殇

文| 张勤丰

早晨,闹钟铃声一响,军从床上一跃而起,洗把脸,就拿起他刚买的一本《现代诗歌名篇选读》,来到老屋后的棯树下。五月,棯树上开着一串串紫色的花,散发出浓郁的馨香。花香袭来,军顿觉神清气爽,他举起诗集,大声念着徐志摩的诗——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日本女子在与情人临别时温柔如水的神态,作者将女子比作美丽的水莲花,那瞬间低头的样子真是仪态优雅,迷人极了。军正细细品味诗中营造出的优美的意境,忽闻水塘边传来水桶提水的声响。他一抬头,看到一个白色上装的女孩正在塘边,长发披肩,清秀的面庞纯净而生动。两只水桶装满水后,她弯腰担起水桶向家里走去,柔软妙曼的腰肢轻摆着,袅袅娜娜的。仔细辨认,军认出她是华,与自家只隔两户的邻家女孩。

虽两家相距很近,军与华并没有太多来往。十五岁到外县上师范,毕业后被分到离家很远的一所乡村小学当老师,只有放寒暑假才回到老家。听说华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学了缝纫手艺后在镇上开了一家缝纫店。记得她上初中时曾主动找军问过一些数学题,军都耐心详细地给她作了解答,她对军既感激又崇拜。

那次塘边偶然遇见,军记得了那个小女生如今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心中留下了一抹她靓丽温婉的样子。

七月初放暑假,军回到父母身边。读点书,文学类的总让他爱不释手。也帮父母做点地里的农活,把收割好的成熟的稻谷捆成把子,再用平板车从圩心往门口的晒谷坪上运,然后脱粒,晒谷。父母栽秧时军也学着歪歪扭扭地插着秧,虽被拉下一大截也没有什么难为情。父母四十多岁,年富力强,虽不指望儿子干太多地里的活,有这份孝心帮帮手总让他们感到很欣慰。

当农活比较清闲时,军决定骑车去镇上,到书店去转转,看有没有他喜欢的书。那天天气晴朗,碧空如洗,点缀着朵朵轻柔的白云。盛夏时节,村庄浓荫蔽日,蝉儿在树上不知疲倦地嘶鸣着。骑车刚出村庄,微风吹来,军倍感凉爽。到了村东头的河堤上,可见小河里的水在缓缓地流淌着,水还是那样清澈如许。

骑了一程,遇到了正去店里的华。军下了车,与她一同走着。她说她学缝纫手艺已经出师了,与一个师姐一起在临街处开了一个缝纫店,帮人做各种式样的衣服,慢慢积攒着客源,已开始挣钱了。她不无羡慕地说,“还是你们当老师好呀,风吹不到,雨淋不了,每月有固定工资,衣食无忧。”

军忙说,“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当教师并不象你所说的那样轻松自在。当地的孩子中总有一些桀骜不驯,不好对付。一日三餐还要自己料理,繁琐极了。你们做手艺相对比较单纯,街上离家不远,与父母能相互照应,多好呀。”

听了军的话,华粲然一笑地说,“听你这么说,我们个体职业还是相当不错的。”

军请她坐上自行车,可以带她一段。她很高兴。军骑上车,她纵身一跃,坐到车后座上,并且轻轻地用双手抓住军的衣服。这么近距离地与一个年轻女孩接近,军的心中有着莫名的激动。他稳稳地握紧车笼头,用力蹬着踏脚板,不知不觉已是大汗淋漓。

到了街上,华让军把车停下,她轻轻地跳下了车,笑着对军说,“谢谢你,快到我的店了,我还是走一段路吧。"

那天傍晚,华来到军家,向他借小说看。军连忙把身边两本长篇小说借给了她,一本是林海因的《城南旧事》,另一本是竹林的《生活的路》。华非常高兴地抱着两本书离开了。那以后,军的眼前总浮现华的音容笑貌,她的一言一颦总让他觉得是那么地可爱、亲切。

两个星期后,华来还书。军大着胆子邀请她晚上到河边去散散步,华羞涩得满脸绯红,可她还是轻轻地颔首应允了。

那晚,一轮晶莹的明月在遥远的天空升起,溶溶的月色让天地间皎洁光亮纤尘不染。洒满月光的河面闪烁着粼粼波光,象有无数条银鱼在河水上跃动。军在河堤水闸处等待,不久一个轻盈的影子向他飘来。月光下的女孩美丽绝伦,秀发披在肩头,安静如猫,红衫在风中微微抖动。走到跟前,他俩并肩沿着河堤向前走着,晩风带着泥土的气息轻拂着他们的面颊,周围的田野在朦胧的夜色中显得苍茫而神秘。

华与军谈着他们读过的《生活的路》,女主人承受不了大队书记崔海嬴的淫威而投河自尽,给深爱她的梁子哥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那些高喊革命口号的人却干着最龌龊的伤天害理的勾当。《城南旧事》中靠偷窃维生的哥哥却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弟弟,在罪恶的土地上也能开出绚丽的花。他俩一路走着,一路谈着,华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让军完全沉醉了。

两天后的傍晚,军借故到同学家玩,骑车来到镇上。他先到电影院,看到那晚要放映一部欧洲经典影片《魂断蓝桥》,心中不禁喜出望外。忙买了两张票,然后赶到华的缝纫店,把她喊了出来,将一张电影票塞到她手中,并且介绍说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外国爱情片,一定会让她落泪。可华面露为难神色,她说回去迟了母亲会替她担心。军忙说她可以回去后再向母亲解释,说她去师姐家吃晚饭逗留了几个小时。她勉强接受了军的建议。在一家小饭馆,军与华吃了简餐,早早来到电影院落座。里面人声嘈杂,座无虚席。当灯光熄灭,放映机的光束打到洁白的银屏上时,全场立刻安静了下来。

芭蕾舞演员玛拉与军官罗伊在一座铁路桥上相遇,二人一见钟情。可当二人正要结婚时,罗伊要奔赴战场,玛拉因给他送行耽误了演出而失去了不作,生活一下子陷入困顿之中。不久罗伊被误登上阵亡名单,玛拉几欲崩溃,沦为妓女。再次遇到生还的罗伊,玛拉对生活又有了希望,可是面对罗伊家族的荣誉和家人的信任,善良的玛拉不愿继续欺骗他,于是在婚礼前一天悄然离去,在两人初次见面的大桥上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电影的故事催人泪下,华不禁低声抽泣,将头轻轻地靠在军的肩头,军悄悄地牵住她的柔嫩的手。

电影结束,灯光突然照亮全场,军匆忙放开华的手。二人默默的走出电影院,军骑车带着华向家的方向驶去。电影主题歌《友谊地久天长》在军的耳畔萦绕,那是他上师范时就非常喜爱的一首歌。华紧紧抱着军的腰,脸庞贴在他的身上,似乎很享受这月光如水的静谧的夜晚。

那天晚上回到家,母亲就质问军,“晚去到底干什么去了?有人看到你与华在一起,这是真的吗?"

“是的,我喜欢她。"军承认道。

“喜欢别人我们不管,喜欢华不行!"母亲口气严厉地说。

 “那是为什么?”军大声地问。

母亲坐到军的身旁,情绪激动地向他说出两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结下的深仇大恨。

文革初期,军的大伯是生产队的保管员。他耿直,无私,不褊袒生产队长的自私行为,这让他十分恼火。生产队长,也是华的父亲,忌恨军的大伯,挑唆生产队的其它干部孤立他。大伯忍无可忍,接受了孩子大舅的建议与他一起到西北宁夏石嘴山某矿业单位当工人。大伯有文化,工作踏实肯干,单位领导很赏识他,准备发展他入党,然后提拔他当干部。当政审材料寄回家乡时,华的父亲连同生产队的几个干部联名向伯父所在的单位寄去了一封诬告信,告发他当生产队保管员时把生产队的财物据为己有,大队要调查他,他是畏罪潜逃到宁夏去的。单位领导信以为真,把军的伯父关在一个小屋子里,要他写反省材料,交代自己在老家的罪行。蒙受不白之冤的军的大伯焦躁不宁,寝食难安,几天后居然肝胆破裂,猝然离世。此时此刻,单位领导仿佛觉察他们错怪了好人,非常自责。安葬了军的大伯后,还给他的妻子女儿送去了一笔丰厚的赔偿金。那时军的父亲在部队当文书,因文笔好多才艺,部队准备给他提干,连长都找过他谈话。可长兄的去世,让他倍受打击,心灰意冷的他不顾部队的挽留,执意要复员,回到农村老家。那时,大伯的妻子带着女儿已迅速改嫁到合肥郊区,家中的老屋已被华的父亲当作牛屋,场景不堪入目,令人痛心。华的父亲当年的倒行逆施生生葬送了军的大伯与父亲的大好前程,怎么能够原谅?那是个永远解不开的死结,你怎么能这么不识大体,要和华去谈恋爱?

母亲的话让军如觉五雷轰顶,他站立不稳,踉踉跄跄地回到自己的房间,一下子扑在床上,痛心不已。他觉得面对父母强烈反对,他与华发展关系将会是阻力重重,举步维艰。第二天,军简单收拾好一些书籍与换洗的衣服,匆匆乘车回到自己上班的学校,空无一人的宁静的校园可以让他静下心来思考一些事情,也让他远离华。

那个夏天短暂相处之后,军与华各自走着自己的生活的道路,象两条平行线再也没有了人生的交错。

三十多年过去了,军与华都有了自己的爱人与家庭。军有时想起与华走过的那条河堤,那些月色如水的夜晚,还有那些惬意的谈话与欢笑,内心深处总有一些忧伤,一些迷惘。

作者简介

张勤丰,安徽肥东一中英语高级教师,文学学士,合肥市作家协会会员。教学之余,在文学的沃土里汲取心灵的营养培植质朴淡雅的艺术之花,并在报刊及微信文学平台上发表几十篇散文及诗歌作品。


截稿!

➣➣➣


《精短散文佳篇选萃2019》

隆重征稿

投稿邮箱:julichuanmei@yeah.net

订阅方式:微信 yuwei0124

 征稿/征订启事


入选作品目录

1、  王久辛 | 冷冷的鼻息

2、  卞毓方 | 射阳赋

3、  顾  坚 | 花开的声音

4、  梁长峨 | 带不走一片云

5、  凌鼎年 | 石头剪刀布

6、  冯积岐 | 怀念恩师陈忠实

7、  何建明 | 万鸟归巢

8、  朱山坡 | 台风的故乡

9、  李 婍  | 邂逅水墨乌镇

10、 黄秀峰 | 生命的底色

11、 许道连 | 许溪河,一条古老而美丽的河

12、 王忠正 | 从秋天回乡

13、 李  景 | 小村晨冬

14、 王希社 | 桃花谷

15、 刘海亮 | 长安一片月

16、 范  诚 | 卖红薯的母亲

17、 陈才生 | 雪里访青年

18、 姬学友 | 浮生半日,片刻欣然

19、 徐国忠 | 六奶奶

20、 李  顺 | 生日絮语

21、 袁瑞珍 | 迷失在丽江

22、 于 雷  | 沙雅秋天的札记

23、 薛 媛  | 却话云起时

24、 董昕枫 | 抹不去的记忆

25、 河 丁  | 逆向生长

26、 黎  化 | 塞班岛拾贝

27、 王顺中 | 父亲的柿子树

28、 孙悦平  | 玉龙雪山

29、 杨国存 | 雨夜读画

30、 陈建军 | 那年,一树槐花盛开时

31、 王  新 | 和母亲一起乡下过大年

32、 褚福海 | 宁馨的夏夜

33、 丁  子 | 夜的黑

34、 鹿剑林 | 拉萨,致敬文成公主

35、 王咏梅 | 够了

36、 徐少平 | 的确良

37、 贺  昕 | 等待在时光深处的女子

38、 孙  瑜 | 美丽的中文永远不老

39、 刘发祥 | 文脉 

40、 雪  迪 | 雪

41、 郑  立 | 七洞门

42、 刘丰歌 | 锈蚀的弯刀

43、 薛玉林 | 晚秋的雨

44、 曹  矞 | 牡丹之美

45、 江寒雪 | 攀 援

46、 周岑岑 | 一场跨越前世今生的爱恋

47、 阳  涛 | 庭院除草杂记

48、 老  土 | 冬青树

49、 郑友贵 | 父亲的歌

50、 淮战科 | 把酒入诗词

51、 肖  龙 | 人到中年看月亮

52、 林友侨 | 一场等不及的生死之约

53、 邓思杰(加拿大)| 移民人的旅途

54、 尹小平 | 小巷叫卖声

55、 梅会林 | 发烧的夏

56、 吕华青 | 近看卞毓方

57、 张  杰 | 米娜

58、 张修东 | 向南行

59、 章科才 | 坐在窗前观大海

60、 张钧杰 | 野草的随想

61、 张乐鹏 | 心之秋

62、 石丽霞 | 嘉峪关悬臂长城

63、 袁风燕 | 樱花赞

64、 赵亚琼 | 剪

65、 顾乐生 | 东坡赤壁游

66、 姚兴科 | 心灵之旅

67、 支立明 | 老屋· 老树·老人

68、 王志明 | 春草又绿了

69、 苗志军 | 辣椒咸菜

70、 李  忠 | 赛 虎

71、 李秋菊 | 老家的腊肉

72、 张鹏鹏 | 水的记忆

73、 唐宗洋 | 青桩

74、 何  枫 | 有梦想,岁月静好

75、 董  琳 | 乡村纪行,梁山脚下的魅力乡村

76、 绿  柳 | 笔走纸笺

77、 风雨薇 | 遇见竹

78、 王文慧 | 黑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