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的强大,实际上是组织能力的进步

 老方说 2020-06-28

大到一国,小到一个公司,都是组织能力越强,其发展就越好。

组织管理的能力决定了这个组织是否能够有效率运转的关键,譬如战争,一支众志成城、力量集中的队伍是注定战胜一盘散沙地乌合之众的。还有我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进程,就离不开计划组织强有力的执行机制。

资源集中使用,力量高效运作,企业通过组织的层级架构实现最优化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架构,目前不一定是最强大的,但一定是最合适的,可以与时俱进、与世而移,是为体制。

.

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事物总是从有序趋向于无序,所以熵的值一定是增加的。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也是赫赫有名的“熵增定律”。在物理学中,“熵”指的是一个系统混乱的程度,或者说是无序程度的度量:越无序,熵的值就越大;越有序,熵的值就越小。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对抗熵增。这也是企业得以长久保持生命力的必须,毕竟没有从不消亡的个体和组织,但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延缓这个进程。

在国内,华为就是通过组织“反熵”而获取进步的杰出代表。任正非对此有过一个比喻:一个人每天去跑步锻炼身体,耗散储蓄过多的能量,这些能量能变成肌肉,更坚强的血液循环,身体苗条了,这就是最简单的耗散结构。

无论是华为奋斗精神的提倡,还是员工持股、绩效设计等制度和狼性文化在组织各个角落的存在,都是华为十几万员工得以凝聚并发挥出强大战斗力的基础。

.

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上下同心的集体所爆发出的能量是惊人的。

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从来没有什么个人英雄主义的胜利,推动社会和个体进步的从来都是代表先进力量的集体主义。

在企业当中,尽管有许多热衷明星光环的老板,但其企业的成功的关键并不是一两个人的力量所能达成的,实质上离开了组织体制的力量,所谓“明星”也就没有了什么光环。

而一个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的企业,其力量注定无意义的耗散,也必然加速走向熵增的结果,组织能力越差就越落后。

.

在现实生活里,每个人、每个企业最明智的作法是集中有效资源聚焦在自己的优势区域,这样才能进入上升通道。

就创业或企业经营而言,老板最大的任务和责任就是全力打造出一个能够自我优化、不断升级的体制出来,只有让组织力量完全的发挥,老板才有从繁杂业务解放出来的可能。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你看那些热衷于突出自我存在感的创始人,其公司一般都是平庸。

说什么公司离不开他,实际上是他离不开表演的秀场,他不是在创造事业,而只是在做买卖。

.

一个快速进步的企业不需要平衡。

十来个人、几十个人的时候,人和人之间互相熟悉,可以便捷的交流信息,但一两百人的时候,你还怎么看清楚员工的工作贡献?

所以组织架构、体制模式是重中之重。

做事不要一厢情愿的想当然,所谓平衡感、心理舒服、满足都是组织的毒药,经营企业是一个弱化自我、反脆弱的过程,追求平衡安稳、躲避风险的做法只会是丧失掉流动性,让企业沦为没有活力的一潭死水。

.

小公司有小公司的好处,大企业有大企业的优势,但任何组织都会天然的追求可持续的强大。

可持续发展才是根本。

而任何策略和选择,只有建立在可持续这一根本目的上才算明智。不管是差异化竞争,还是打造独特的模式,都是为此而行。

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自有节奏,当其渡过了起步阶段,组织的管理能力决定了工作流程的质量,这也是企业面临的成败考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