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生意,不会亏和浪费机会是两码事!

 老方说 2020-06-28

人生得失,无非就是选择的好坏。

而组成我们生命的数万个日夜,就是我们最大的成本,选择把它们耗费在哪些事物上,直接决定了我们生命的质量。

在经济学中有个“机会成本”的概念,指的是人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所谓悲剧、后悔,常常就发生在买椟还珠、舍本逐末的行为上,因为选择错误而失去更大的价值和收获。

比如,错误的伴侣、糟糕的朋友、愚蠢的生意。。。

创办小米之前,雷军像陷入热恋一样欣赏、追逐魅族的黄章,他一度决意投入全部的身家在魅族上。

那是雷军和黄章关系最好的日子,如同惺惺相惜的两位武功高手,他们天天泡在一起互相切磋、分享彼此的经验,黄章把手机整体理念、供应商选择、生产流程、销售等核心关键倾囊相告,而雷军也把软件、互联网公司运作的规则悉数相传。

但是,两人的性格、经历和理念存有巨大的差异,当这种差异因为彼此实力旗鼓相当、无法调和的时候,差异有多大,障碍就有多大。

雷军说,全部身家押在魅族身上就是听天由命,但至少不会亏。而雷军的朋友,以后的小米联合创始人王川说,不会亏和浪费机会是两个概念

有些成本,一经付出,就会沉没、无可收回,如时间、精力和机会。。。

雷军没有错过自己更大的机会。

放弃魅族积累多年的成熟资源,而选择自己做手机,肯定风险更大,但雷军还是决定自己干。

下这个决定不容易,其中有一个关键因素助推了雷军的决心。

当时雷军想把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林斌推荐到魅族,希望黄章分5%的股份给林斌,但魅族是家族企业,股份什么的,想都不要想。

既然此路不通,那就换条路。也许正是看清了黄章(或传统厂商)的局限和魅族的格局,雷军终于下定了决心自己做手机。

再多说一句,林斌有多牛呢,他是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的前副院长、工程总监、Google全球技术总监,曾全权负责谷歌在中国的移动搜索与服务的团队组建与工程研发工作。如今在小米,林斌持股13.3286%,是雷军之下的最大个人股东,按照小米的估值,林斌的身家超越黄章是早晚的事。

之所以提这件事,是想让朋友们思考一下,雷军、黄章、林斌各自的选择带来的机会成本差异。

有时候,做生意真的是因人成事。

如果当初雷军投资魅族,从财务上来说基本不会亏,甚至还有不菲的回报,但这要看和谁对照。相比小米,投资魅族赚再多钱,也弥补不了失去小米的代价吧!

再看黄章,因为失去雷军和林斌付出的代价有多大呢,不但是魅族少了一笔重要融资、失去了做大蛋糕的机会,也意味着丢失了在智能手机市场拥有更大份额和影响力的可能,不用说还有因和雷军交恶以后,失去的友情和双方资源互补的好处。

还有林斌,原来呆在谷歌或去了魅族,就算干到退休也只不过是钱多一点和少一点的区别,而当他选择(或被雷军说服)和雷军创办小米的时候,就突破了原来的人生格局,让自己获得了更大的价值。

类似的例子还有马云和蔡崇信,用马云开玩笑的话,蔡崇信的收入“可以买下几十个当时的阿里巴巴“,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为500块月薪而放弃数百万年薪的。

选择,当然有失败的风险,但落子无悔,他们选择的背后一定是在冥冥中看到了更大的可能性。

做事,一定要考虑到未来的前景。

一个生意,不能只看到当下的亏赚,还要看到以后的发展空间。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如果你对行业的发展时间、空间和周期等,都糊里糊涂的话,你怎么会有更大的收益。

只是靠运气吗?

要知道,同样的事情,今年做和明年做,是不一样的结果。如果马云一开始不是就在考虑“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蔡崇信还会加盟吗?孙正义还会投资阿里吗?

选择做一件事情而不做另一件事情,不仅是钱的多少问题,还有更重要的机会成本。

它涵盖了各个方面,比如时间、心情、经历、人生的高度和可能性。。。

比如一个年轻人选择呆在农村和选择留在北京,比如你的生意只面向你的城市和选择面向全国、全球。。。一样的努力成本却有着不一样的收获。

雷军说,“金山就像是在盐碱地里种草。为什么不在台风口放风筝呢?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上天。”

最后,希望大家有空多琢磨下雷军的五点反思:人欲即天理、顺势而为、广结善缘、少即是多和颠覆创新。

老方相信一定会对你的生意有所帮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