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博微课堂】陶器保护修复与保养

 睫毛上的风尘 2020-06-29

      上一期我们推出“青铜器保护修复与保养”微课堂以后,激起了不少网友的DIY欲望。

      但是家里也没个青铜器,倒是有几口缺了口的咸菜坛子......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带来“文物修复与日常保养”之陶器篇,教你怎么修复和保养陶器。





一、

陶器的修复


01、前期调查


      文物修复前,先了解一下文物,建立档案:姓甚名谁?曾在哪待过?经历了些啥?啥病?病的厉害不?怎么治?治完病会康复到啥程度?“出院”后会给以后的展示陈列增加什么效果?档案不但使器物记录在册,还可备以后的不时之需!还要像这样拍照并画出病害图。


02、清洗除垢


      根据程序,第一步是清洗器物,器物污染物种类各有不同,我们可是有不少的好办法。如:文物表面尘土,用软毛刷扫除;泥土附着物和多数其他附着物,相对疏松,用自制竹刀或者竹签等工具剔除;植物残留痕,用棉签蘸2A(浓度99%的工业酒精和蒸馏水1:1的混合液)反复擦拭去除;一般的硬结物、泥浆痕迹,附着力强,而且相对硬度较大,用我们用得最多的2A溶液反复湿润后,用竹刀或者手术刀去除。“一番洗浴”后,应立刻用洗耳球吹干。无论物理方法还是化学清洗都要避免对“金贵”又脆弱的彩绘造成影响,需要我们掌握分寸,不能清洗过度。陶器清洗除垢是不是有点复杂?后面的过程也没想象中的简单,不信,你往下看!


03、补配


      为增加文物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残碎严重的陶质文物要达到展览要求,可适当进行补全。我们的修复时刻离不开牙科相关的器械和材料。调牙科石膏对残缺部位补配。补配要求“言之有据”,有依据的部位方可进行补全。对缺少依据的部位,不应臆想,强加补配。补配可以参照左右对称、上下对称、中心对称的原则进行补全。石膏粉和水比例一般在1.8:1到2:1之间,将石膏粉均匀撒到盛有水的容器中,静置,待石膏粉完全湿润,顺时针搅拌均匀,抹至残缺部位。待石膏硬化后,用手术刀、砂纸等打磨塑形。补配的高度略高于周边,为下一步打磨留有余地。


04、打磨


      彻底固化后,我们用干磨砂纸进行打磨(普通砂纸打磨容易在补配处留下黑色,干扰补配的石膏,所以选择底子是白色的干磨砂纸),使补配位置与周边高低一致,相互协调。


05、粘接


      万事俱备后,接下来我们的流程是用环氧树脂3A胶粘接。粘接前对零散的残片,再次仔细拼对,根据残块大小、角度、位置确定粘接顺序。鉴于多年的“从医”经验,为缩小粘接缝隙,减小累计误差,一般按一个方向顺序粘接。陶质文物质地疏松,空隙多,胶体容易渗透到断面中,造成二次污染。对于彩绘陶片,特别要注意粘接前后表面防护。遵循可再处理性原则,粘接不当时可随时用化学试剂溶开重新进行。这件器物质地脆弱粘接前须先在截面涂刷3%B72乙酸乙酯溶液渗透加固,再涂5%B72乙酸乙酯溶液做隔离层。涂粘接剂时要注意胶层的宽度和厚度,为防止漏胶,要涂上薄薄的一层,胶体宽度不能超过横截面的2/3。粘接后还需借助你的双手顺势挤住粘接面,施加外力增强粘接效果,同时赶紧“派”我们的热熔胶上场进行固定,热熔胶也是我们修复很重要的“副手”,当然慎重起见要避开彩绘处噢。通过粘接,让本来不起眼的残片,立体呈现,可见粘接产生的效果可不一般!

粘接前

粘接后


06、作色


      打磨完成后,我们进行作色。棉棒蘸取调好的酒精漆片溶液,由于这是件灰陶,可调黑色和白色矿物颜料生成灰色进行作色,一点点一层层不断观察周边颜色,直至与周边基本一致。


07、封护


      陶器质地疏松,为了防止水分和灰尘等侵入,用3%B72乙酸乙酯溶液用毛笔均匀涂抹封护,封护溶液有异味且低毒,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封护的同时对彩绘也起到很好的加固作用。

二、

陶器的保养

      陶器质地疏松,易碎,较难保存。要摆放平稳,避免磕碰,提取或移动时尽量轻拿轻放,不得触碰到任何硬物。保存时放在专门的囊匣内,起到防震和缓冲作用,并用软布或无酸纸包裹一下,放在不易触碰的地方,同时起到防尘作用。因陶器极易吸湿,为了长久保存,有条件的情况下要控制好温湿度,其适宜的放置温度为14~24℃,相对湿度为45%~60%的环境。家庭中因条件所限,干燥天气用加湿器调节,高湿天气可用空调进行控制。另外,我们要避光保存陶器,在强烈紫外线照射下彩陶表面会出现颜色变化,和釉层脱落,尤其是彩陶,尽量避免紫外光的影响。生活中也要做好陶器的防尘工作。

点击视频观看由张海燕老师带来的修复知识吧!

   


      陶器的出现是人类跨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陶器作为人类最早掌握的新材料, 有着大量的遗存,是博物馆里的重要藏品,也备受民间藏家的喜爱。也正因为其时代久远,往往需要修复才能更好地留存。我们尽量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保护修复和保存,这样它们的重要价值才能得到最好地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