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用等到50亿年后,我们现在就可以看到太阳和地球未来的样子

 魅力科学君 2020-06-29

世间万物都有一个兴衰的过程,即使是强大如太阳也逃避不了这个宿命。我们的太阳诞生于大约45.7亿年前,目前正处于其主序演化阶段的壮年期,由于持续地发光发热,平均每一秒钟太阳就会消耗400吨左右的质量,照个这速度下去,在大约50亿年后太阳就会走到生命的尽头。

50亿年后的太阳将会因为耗尽核心的氢燃料而向内坍塌,它的以氦为主的核心会因此而剧烈收缩,同时迅速地提高自己的温度。太阳核心的持续升温,会大量点燃紧挨着太阳核心的氢包层的核聚变,由此产生的巨大能量会使太阳外层急剧膨胀,于是太阳就变成了传说中的红巨星。

在外层膨胀的同时,太阳的核心仍然会继续坍塌并继续升温,当温度达到1至1.2亿摄氏度的时候,就会突然点燃太阳核心的氦核聚变反应,并在短时间内释放出数十万甚至上亿倍氢核聚变所产生的能量,这就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氦闪”。在此之后,变成红巨星的太阳将渐渐冷却和消散,在一大片被称为“行星状星云”的残骸之中,只留下一颗暗淡的白矮星,默默地证明着自己曾经的辉煌。

在如此剧烈的变化下,未来的地球当然也不可能独善其身,根据科学家们的测算,届时太阳的半径将会暴增200倍,其巨大的表面刚好可以抵达地球现在的轨道。可以想象的是,50亿年后,我们的地球恐怕也难逃被毁灭的结局。

可能有人会认为,反正谁也不知道50亿年后的事情,关于太阳和地球未来的样子,科学家很可能只是随口说说而已。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其实以上关于太阳系未来的推测来自于严谨的科学模型,事实上,根据科学家的观测,在离我们不远处的宇宙空间里,太阳和地球的未来正在真实地上演,也就是说,不用等到50亿年后,我们现在就可以看到太阳和地球未来的样子。

“ESO577-24”是欧洲南方天文台(ESO)通过VLT巡天望远镜观测到的一片行星状星云,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为1400光年,这片行星状星云产生于一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Abell 36”。

目前这颗恒星正处于其生命的最后阶段,通过精密的天文仪器,科学家捕捉到了它较为明亮的核心,以及散布在其周围的大量离子化气体外壳。根据测算,科学家估计“ESO577-24”发出的独特光芒将会在1万年以内逐渐消失,并最终在宇宙中归于沉寂。我们可以看到,这就是太阳未来的样子,那么地球未来的样子呢?我们接着看。

在距离地球大约400光年的位置,有一颗代号为“SDSS J1228 + 1040”的白矮星,科学家在利用位于拉帕尔玛岛上的“加那利”大型望远镜对其观测的时候,发现了在距离这颗白矮星大约50万公里的轨道上,存在着一个直径约600公里的神秘天体。

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个神秘的天体比普通天体的密度要高得多,初步估计它的密度大约在7.7-39克/立方厘米之间,这与地球这种岩质行星的内核密度相当。科学家据此推测,在“SDSS J1228 + 1040”处于红巨星阶段的时候,它巨大的体积吞噬了一颗类似地球的岩质行星,在这个过程中,这颗岩质行星的外壳被强大的能量剥离,最终只留下了一个坚硬的核心,这很可能就是地球未来的样子。

看到了太阳和地球的未来,不免会让我们有一些沮丧,不过好消息是,这样的事情还距离我们非常遥远,在宇宙长达138亿年的时间长河里,我们人类只用了短短几百万年的时间,就创造出了如今灿烂的文明,相信不用等到50亿年后,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就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