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薪,低效,加速贬值…那些路越走越窄的职场中年们!

 老方说 2020-06-29

    现如今,嘲笑、鄙视中年人是一种流行了。

    “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 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

    在职场上的那些中年人,每年都会被拉出来冷嘲热讽吊打一番。

    但上面这句话其实是不太对的,比如有的老板就抱怨那些年轻人太“巨婴”,受不了一点责备,一个不开心就撂挑子不干了。

    这与其说是任性,不如说是自私和不职业。

    而中年人“可以往死里骂”的前提是因为他工作失误,你骂他他觉得是应该的,这其实是中年人知道自我反省、勇于承担责任的表现。

    工作就是工作,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年轻人还可以自欺欺人,一个成熟的中年人要是连这点心理承受能力是很丢脸的。

    就此来说,社会舆论最大的错误就是对年轻人太过于捧杀了,实际上,年轻人没有那么好,中年人也没有那么糟糕。

    毕竟,谁都曾年轻过,谁也都会要成熟和老去,我们还是不要太势利了,虽说年轻人是未来,但未来是源于现在,而现在还是中年人的天下。

    真正需要批判的是这样一种中年人。

    在职场上有一些属于是“老白兔”型的中年人,他们热衷于拉帮结派,在勾心斗角中消磨时光,在鸡零狗碎里寻找刺激,以体现自身的价值。

    这种“职场油条、混子”以35岁-45岁居多,职场毕竟还是要靠实力说话的,人情和关系是重要,但你起码要有起码在线的职业水准才行。

    如果一个年轻人只需要两三个小时完成的工作,你拖拖拉拉的需要干一天,谁TM看得起你。而且你资历高、工资高,你既然拿钱多就需要贡献的价值多,不然年轻人的积极性就完了。

    所以,有些企业的HR会对35岁这个阶段的中年人重新做一个评估,看他的成长性,看他的价值贡献与成本模型怎么样。

    不得不承认,职场上的35岁是一道线,你过去了,就有可能更进一步,过不去,你就止步于此。

    除了另换炉灶,没有什么好的出路。

    社会是现实的,职场也没有什么温情脉脉,但对另外一些持续自我提升的中年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因为他们早已经实现了工作自由——他们自身的价值决定了他们有选择权。

    在职场上除了素质确实垃圾那种之外,是有一个陷阱必须绕过的:企业需要的是那种螺丝钉一样的员工,这样便于替换,越是大企业就越是强调这点,大家都在一个稳定的系统里,缺了谁都不要紧,随时可以替换,这当然符合组织的利益,但对员工则是一种损害。

    我们看到网上有些动辄在一个岗位奉献了十几年的员工被扫地出门,结果找了一圈工作,却发现自己熟悉的一切已经没有了什么竞争力。

    而同样是螺丝钉岗位的工作,有些人则是从不懈怠自己的工作,除了做好本职之外,他们还长期钻研自己能力的拓展和提升,这就导致了35岁之后,他们的路不但没有变窄,反而是另有一番天地。

    所以,中年人的路是怎么走窄的呢?

    是他们自己在数年前做了这个选择,他们没有在过去投资自己的未来。

    对一个中年人最大的打击,除了工作上的力不从心,不被人看重之外,还有家庭的不被需要。

    人到中年,思维变得僵化,跟不上社会和时代的节奏,再加上动辄怨天尤人,在孩子们眼中已经是一个慢慢变得腐朽的失败者了。

    就像《绝命毒师》里没有黑化前的老白,妻子、朋友、孩子、亲戚,就没有一个尊重他的。

    没有价值,不被需要,是一个中年人最悲催的境地。

    实际上,油腻的中年人也可以选择另一种活法,比如成熟从容、魅力十足的中年大叔。

    比如马东、高晓松、蔡康永、窦文涛、姜文等人,年龄变大不但没有让他们变得油腻世俗,反而是绽放出一种从容有趣的岁月之光。

    路,都是自己走的。

    最后,不管是正走向中年的年轻人,还是已经中年正迈向老年的中年人,都别忘了白桦在《船》里的那句话:

    面对强大于自身千万倍的对手,能援救自己的只有清醒和勇敢。恐惧只能使自己盲目,盲目只能夸大魔鬼的狰狞嘴脸;也许我的样子比它们更可怕,当我以生命相拼,一往无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