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员工为什么不想加班?马云:老板没有做好自己的责任

 老方说 2020-06-29

最近朋友圈在传一个笑话,说能把“裁员”说得那么有格局的人大概就只有马云了。

别的企业都是说放弃平庸员工、结构性优化、裁汰冗员,而马云的说法是“未来每年将会社会输出1000名在阿里工作10年以上的人才”。

这就是大局观啊。

但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个“笑话”,其实,马云的本意是被扭曲了。当然,这也不过是很多职场人对现状的自嘲、取乐而已。

“30年后,我们希望每年向社会推荐至少1000名10年以上的阿里巴巴人,他们应该参与社会建设。”

在阿里巴巴20周年的时候,马云提到了这个愿景。对于马云的这句话被错误解读,阿里方面也表示理解,“虽然被歪曲和解读有点出乎意料,但我很高兴借此机会再次和大家一起回顾这个美好的愿望和希望。谢谢。”

众所周知,除了“996福报”之外,马云还有个名言是,员工才是阿里巴巴最重要的“产品”。

那么,既然是产品,肯定就是要输出到市场的。

从过去的情况看,阿里出品的人才还不错,比如滴滴出行、美丽联合集团、贝贝集团、虾米网、蘑菇街、音悦Tai等等的老大都是老阿里人,其他还有很多市场、产品和技术类人才覆盖在各创业公司。

据阿里出去的人表示,马云的胸怀是很大的,他是真的希望从阿里出去的人可以为社会做贡献。在马云看来,阿里巴巴的组织机制和对人才的培养,包括文化价值观的塑造、工作的方法论等等,都不是封闭的。

马云曾说过,“在阿里巴巴工作三年,就等于上了三年研究生,他将要带走的是脑袋而不是口袋。”

不管是阿里内部的大学,还是阿里离职员工的校友会,都是马云对这个理念的践行。老板是老师出身,阿里也似乎就是一个教育组织,从某种意义上,阿里员工都是马云的学生。所以,不管退不退休,马云都是阿里的旗帜,是阿里人的精神领袖。

马云说他在阿里没有挽留过任何人,他是期望离开的人能通过阿里的培养后去取得更大的成长和成功。

这与很多老板担心培养出员工后流失的心态截然不同。

心态决定姿态,姿态决定生态。很多员工天天不想加班,想休息、不想上班,老板有重要的责任。

在日前的校长领导力圆桌论坛暨新乡村教育家授徽仪式上,马云表示很多老师越来越讨厌教书,校长要担当主要责任。很多学生越来越讨厌读书,班主任老师有很多的责任。很多员工天天不想加班,想休息、不想上班,老板有重要的责任。

按照马云的理念,不管是校长、老师,还是老板,他们的管理不应该是控制,而是释放、赋能。

时代变了,作为企业主体的人也变了,实际上,老板越是寻求控制、改变员工,就越是疲惫,管理成本就越高,企业发展越不好。这时候应该怎么办?

我遇到一些老板天天发愁,说90后、95后的员工太不好管理了。其实,你要改变的是自己,你有没有想过是因为自己思想落伍、陈旧、僵化才出现的问题?

记住,改变自己的心态和思维方式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事情不是被动解决的,而是主动去改变的。

“必须要有未来观、全球观”,马云说现在的校长要懂管理、懂财务、懂人心,“当好校长,凭的不应该是权力,而是远见、格局、担当、方向感、机制、实在的措施”,当好老板何尝不是如此?

马云认为,“工业时代是知识驱动,数据时代是智慧的竞争,是领导力、想象力和担当力的竞争。今天,知识已不再是力量,创造力和创新力才是力量”。

都说马云天马行空,做出来阿里巴巴这样一个伟大的数字经济体,但马云说自己几乎不懂互联网、不懂技术,他表示自己的管理很简单。

在阿里“最佳销售当销售主管”,在马云看来,前者是个人主义,后者则是集体主义——教更多人卖得好,两者有本质上的不同。

其次,马云不喜欢回邮件,“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100封只回3封,每封只回三个字:同意、不同意、重新写!”真正重要的事他们会来找你。

还有就是不签字,“签了半年字后,我就找了个喜欢签字且字写得好看的人代签。我的时间不应该浪费在这件事儿上”。

那么马云的责任、任务是什么?马云说就是把懂技术、财务、销售的人组织起来,把没有兴趣的员工变得有兴趣,把他们开始有点兴趣的人,变得更加有兴趣。

很多员工不想加班、想早点回家、想休息,这是老板重要的责任。因为,老板的领导力不够,他没有让员工真正对工作产生兴趣。

事实就是这样,如果你不喜欢你的工作,即使你每天只工作两个小时,你也会感觉很糟糕。如果你喜欢我,热爱你的工作,对你的工作充满激情,那每天工作10小时甚至15小时都很容易。

这也是值得老板们深思的地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