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7年前,“一代传奇”王小波扒泥撞墙身亡,葬礼无同行送行

 阳春雪竹轩 2020-06-29

冯唐说:

王小波的文字,仿佛钻石着光,春花带露,灿烂无比,蛊惑人心。

在王小波最火的时候,很多人就曾探讨过,他到底是小说写得好,还是杂文写得好。

答案是:情书写得好!

他在一封写给李银河的信中说:

“你的名字美极了。真的,单单你的名字就够我爱一世的了。”

这个大胆热烈的诗人,语言就像一颗杀伤力极大的原子弹直击心脏。

GIF

而事实上,他的身份居多,首先他是一位作家,又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思考者。

之后,他又是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的高材生,更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硕士。

可是,这些身份并没有让王小波享受到荣光.

甚至死之前,他依旧是一个默默无闻,无人赏识的无名作家。

有人说:

“他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了不起的开端。”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的“性文化”是闭塞的,人们谈“性”色变,没有人将这件“羞耻”之事放在桌面上谈及。

可是,王小波却说了一句引人深思的话:

“人们认为最羞耻、最该隐讳的东西,恰恰是最不值得羞耻、隐讳的东西。 ””

在他的小说里,第一次集中地用“爱情”,特别是“性爱”,公开地挑战了革命逻辑。

他冲破时代束缚,笔下的“性”,大胆直接。

他是一位奇怪又有趣的作家,在他天马行空的文字里,就可感受。

他生前的宠儿《黄金时代》,成为神一般的存在。

而他,也在死后被封“神一般的人物。

GIF

有人曾这样评价过《黄金时代》:

“这本书有着强烈的颠覆性和挑战性,它理直气壮地、甚至有些粗俗地、赤裸着写着性、写着器官、写感官刺激,写人最真实的欲望,这些人的存在之根本,以及人对抗压抑荒诞世界的反击。”

王小波将最本真的欲望撕开,给世人“观赏”,可是他的文字,却没有人觉得低俗涩情,反倒干净地可怕。

可是,23年前,这个世界上却少了一位有趣的人。

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说:

“如果让王小波多活10年,他也许会和鲁迅齐名。”

只可惜,和苦难的梵高一样,他也是在死后才被认可。

他的那些足以载入史册的作品,在生前都是无人问津的。

23年后,一句“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情”。

而把“变得有趣”作为人生目标,给了人太多的启发。

王小波的有趣更是为那本《黄金时代》增添了灵魂。

“尽管我一直强调,颜即正义,但是我也会喜欢一些有灵魂的丑男,比如王小波。”

GIF

有趣的灵魂不可多得,而王小波也把自己的有趣留给了一个叫做李银河的女人。

“告诉你,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你要是愿意,我就永远爱你,你要不愿意,我就永远相思。”——这是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也是最为经典的一句。

在王小波的心里,李银河就是他一生灿烂的星辰。

李银河——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也是一名研究同性恋的性学家。

当时,身为《光明日报》的李银河被王小波的《绿毛水怪》吸引,她无数次想象写书这本书的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男人。

她感叹,这该是怎样一个风度翩翩的绅士才能写出如此美文。

两人约着见面,路上,李银河想象了一万种可能。

可是,当她看到王小波时,心中幻想破灭。

“黄蜡蜡的皮肤,厚嘴唇,驼背,个子虽然高吧,但瘦得就像个电线杆子。”

李银河没忍住:

“这也太丑了吧!”

对面的那位非但没生气,直接回怼:

“你长得也不怎样啊!”

GIF

电光石火,心灵的小火花“啪嗒”就给激活了。

两人还是在互相嫌弃中,慢慢走到一起。

多年以后,李银河说:

“《绿水毛怪》是我和小波的媒人。第一次看到它是在一位我们共同的朋友那里。”

有人曾这样调侃过他们:

“他们的爱情,就是两个长得像猴的人,还怕对方被人抢走了。”

王小波承认爱情是一种天注定:

“我老觉得爱情奇怪,它是一种宿命的东西。对我来说,它的内容就是“碰上了,然后就爱上,然后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1980年,两人低调完婚,之后便前往美国生活。

1986年,王小波顺利获得美国高校的学士学位。

期间,他得到一位良师的重点培养,从那之后,他开始撰写《黄金时代》。

历经10载春秋,《黄金时代》终于问世。

王小波说:

“写得很精致,倾注了我对小说的许多想法……它是我的‘宠儿!”

GIF

可是,这本“小黄书”,却成为了冷门的代表,没有人会冒险为他出版。

其实,当时有一位叫赵洁平的编辑,他看到这本书时,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

“这么好的东西,应该出来啊……”

之后,他趁着总编辑出门的空档,偷偷将这本书出版。

可是,他却因为此事,受到领导的严厉批评,因此大病一场。

之后,王小波依旧捆着两卷书,到小书摊、旧书馆到处销售,一卖就是3年。

直到他去世前,这本定价12.8的书,仍旧没有卖完,而那时,只有6000册。

GIF

王小波的生命,也定格在1997年4月11日凌晨。

他死得突然,是心脏病突发。

年仅45岁的王小波被发现在北京郊区一座家徒四壁的房子里,含恨而终。

后来,在世人的描述中,大家才得知他那时有多痛苦。

“他当时头抵着墙壁,额头鲜血直流,伤痕累累。

墙上还留有牙齿刮过的痕迹,地上落了一大片墙灰……”

当时的李银河在英国做访问学者,只有王小波独自在家,才酿成如此悲剧……

李银河曾经写过:

“1997年王小波死后,她独自去给他选骨灰盒,选着选着回头随口问了一句:‘’你喜欢哪一个?‘’”

GIF

王小波生前一直都是文学界的“局外人”,他的作品是没有作家看得上的。

而他的葬礼上,也没有一个文学界的同行为他送行。

讽刺的是,在他死后的2个月后,《黄金时代》竟然正式发行。

没有之前的各种阻拦,这一次,他的作品无人敢拦。

当年,读他的作品成为一种潮流,如果你认识王小波,读过他的文字,那么你就是骄傲的。

在他走后的23年,他已经拥有一大批拥趸。

他的部分作品还被载入大学语文的教材之中,这足以说明,他的文字有多大的魅力。

生前籍籍无名,死后声名鹊起,不知道在天堂的王小波作何感想……

-END-

文 编辑 丨七尾

版权声明:

原创作品,抄袭、洗稿必究。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GIF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