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良知与分寸

 蜀山正义 2020-06-29

         所谓“良知”,是指天生本然就具备的,不学而得的智慧或品性;所谓“分寸”,是指通过后天的学习而掌握到的一些知识技能或智慧,是指一个人在说话或做事时拿捏住适量的标准或限度。这也是从古至今,人们对良知(良心)和分寸(限度)的普遍共识。前者是先天智,后者是习所得智。两者看似有着本质的区别,但都必须在现实生活中去具体实践,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功用。

         万事万物之间,也是这样一个道理。比如,人与人之间、人与家庭或社会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是谁控制谁,不是谁服从谁,而是互相理解,相互包容,求同存异,在现实的实践中体现出平衡共生。人拦不住时间,也阻止不了未来,更拒绝不了空间给我们带来的苦难与喜乐。人所能做到的,就是守住自己的善良美德和本源初心(良知),同时在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发展方式,这才是一个人本有的良知与分寸。

        与人相处,让人舒服,是一种良知教养,有了良好的教养,在实践生活中才能把握好分寸,这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生活智慧。人心如弹簧,越是压迫,反抗得越厉害,留下余地,彼此都会轻松;感情如风筝,拉得太紧,会觉得被束缚,放得太高,会变得不在乎。在现实生活工作中,为人处事,一定不能失了良知底线和分寸感。有了良知和懂得把握分寸,彼此才不累,有了良知和拿捏好分寸,相处才会和谐,才能显示出人生的智慧。(2020.06.2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