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独永恒!线上社交关系的幻觉:有人陪伴,却无须付出友谊

 老方说 2020-06-29

史上最长假期,很多事情都无可避免的屏蔽了,无可奈何之下,正好呆在家里补一补以前留下的读书债务。

《群体性孤独》是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哈佛大学社会学和人格心理学博士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的著作,作者在网络社交文化领域有很深入的洞察,对现代人的焦虑和孤独也提出了十分有意思的观点。

在雪莉·特克尔看来,现代社会,科技发达,社交软件让人可以更便捷的交朋友,但同时也让人变得更孤独。

“我们时常感到孤独,却又害怕被亲密关系所束缚。数字化的社交关系和机器人恰恰为我们制造了一种幻觉,那就是我们有人陪伴,却无须付出友谊。在网络世界中我们彼此连接,同时也可以互相隐身。”

雪莉·特克尔认为,社交网络的本质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的单薄社交”,她说,科技提供便利,也带来焦虑。

记得以前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微信等社交工具的出现提高了我们交朋友的效率,在一段时间内,我曾四处加人微信,以堆积自己的“社交货币、资产”。

而随着微信好友的增加,我却越来越感到厌烦,朋友圈没意思,群聊都是广告和扯淡,经常发私信的人不是推销就是点赞,于是又花很多时间去删除“好友”。

虽然是这样,可不知什么时候我已经变得不习惯打电话了,对外联系一般都是通过微信。就是亲朋好友,彼此也习惯用微信传递信息。

雪莉·特克尔也提出一个问题:有打电话的必要吗?

她指出,“声音传递情感,短信给你安全”,每个人似乎都有些脆弱,害怕失去主动权。

比如我们有时候收到一条微信,可能不会立即回复,要么想思考周全,要么是传递一种自己在忙的信号。

而对方如果打来电话,那你往往觉得事情非常重要,接通后需要“快速沟通”,有时候会担心给对方造成你在拖延、敷衍的印象。

事实上,社交工具上有海量的信息被分享,有很多人同时在线上,他们会浏览信息,但他们也很少与人交流。

我们都不习惯公开的表达,因为那会被人解读——谁也不想被人“看穿”。我们也都不习惯持续地交流,哪怕对方是你的朋友,越熟悉的朋友反而没有太多私聊。

也许,在我们内心的某个角落里,孤独是永恒的存在。

我们永远在线,可我们也永远感到孤独。

因为再热闹的陪伴也掩盖不了深入骨髓的孤独,从某种意义上,越是热闹,孤独就越深刻。后者说,我们越是能享受孤独,就越能驾驭热闹——我们热衷热闹,何尝不是有恐惧孤独的因素?

“创业者很重要的就是要享受孤独,并且还要喜欢热闹。”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对孤独发表过很深入的意见,他说自己也曾害怕孤独,因为,“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内心世界还不那么丰富,自信需要靠外界支撑,他会害怕孤独。”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成长,一个人的内心会越发丰富,精神生活也会变得越加富有,外在的孤独就不再可怕了,“孤独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内心深刻的情绪,而这种深刻的情绪,来自于我们害怕被群体抛弃的原始本能”,俞敏洪说,“人的成长就是从一个喜欢热闹的社会动物,逐渐走向愿意独处的思想动物的过程”。

没有内外的交流就没有提升和进步,其实孤独谈不上好坏,不管好坏都是一种修炼,特别是创业者,你必须修炼到内心强大才能从容面对“热闹”的挑战。毕竟,人群是森林,要么迷失自我,要么战胜自我。

曾国藩也说过类似的道理,“群居守口,独居守心”,他认为慎独是修行,人群的热闹也是修行。

实际上,离群索居未必是清高,红尘似火也未必就是俗气,平常心看待就是了。雪莉·特克尔教授认为,我们既要学会独处,也要与亲朋有很好的交流。

我们毕竟生活在现实世界,不可能只想让人陪伴而不付出友谊。

友谊是人生的必需品,如培根所说,友谊使快乐倍增,使痛苦减半。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

24小时在线的年代,社交越来越热闹,孤独也越来越永恒,但这一切没有什么不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