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戏对百家姓(41——56)

 杏坛归客 2020-06-29

作者:梁健

041

云(Yún 雲)

琼海观澜单却赠;

蓝桥捣药共升仙。

戏对百家姓

上联典指清代文昌人云于熙,不喜举业,面海筑一房屋,称:“观澜斋”,其家赤贫,岳父赠以奁田,他焚券却之。所著有《心性图》。

  下联典指唐代长庆年间秀才裴航遇云英的传奇故事。

【注】原古“雲”姓与“云”姓不同。“雲”姓源出于“縉雲氏”之后,而今合而为一“云”字。

042

苏(Sū 蘇)

拜相楚齐联六国;

嘉文唐宋占三家。

戏对百家姓

上联典指战国时东周洛阳人苏秦,字季子,从鬼谷子学纵横之术,出游数年,裘敝金尽,憔悴归家,父母不认他,嫂子不为他做饭,妻子连织布机都不下。于是发奋读书,瞌睡时便拿锥子刺大腿(“锥刺股”的典故),终于学成。后入齐国从事反间活动,又联络六国合纵抗秦,身佩六国相印。《汉书·艺文志》纵横家有《苏子》三十一篇。

  下联典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以文章名于世。其散文语言流畅,笔力雄健。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嘉祐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文章汪洋姿肆,明白畅达;诗作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又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迭宕;能画竹,还喜作枯木怪石。诗文有《东坡七集》。轼弟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嘉祐年间进士,历官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宰相)。著有《栾城集》。苏洵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043

潘(pān)

令行严禁功尤显;

才胜江流运可嗟。

戏对百家姓

上联典指三国时吴国将领潘璋,字文珪,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潘璋天性放荡,喜欢喝酒。但家中贫穷,唯有赊账酤酒。债主上门讨债,他就说:“等我以后富贵了再还。”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战役、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使用物品的规格超出了规限。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获得财物,但孙权念其有功未予深究。孙权称帝时,任命潘璋为右将军。潘璋为人鲁莽勇猛,禁令严明,喜好建功立业,带领人马不过几千人,但所到之处常常可以起到上万兵力的作用。

  下联典指西晋文学家潘岳,字安仁,即俗称的潘安,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祖籍河南郑州中牟县大潘庄。与陆机齐名,被时人誉为“潘江陆海”。岳美姿仪,少以才名闻世,年二十岁,时晋武帝躬耕藉田,岳作赋以美其事,洒洒千言,辞藻优美,为众所嫉,遂十年不得升迁。岳三十余岁出为河阳县令,令全县种桃花,遂有“河阳一县花”之典故。岳在任上有政绩,太傅杨骏引岳为太傅主簿。骏被诛,岳除名。岳性轻躁,趋于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辄望尘而拜。与石崇、陆机、刘琨、左思并为“贾谧二十四友”,岳为其首。赵王伦篡位,孙秀专政,遇害夷三族。

044

葛(Gě)

作奏书文留姓氏;

求砂赴令慕神仙。

戏对百家姓

上联典指东汉时梁国宁陵人葛龚,字元甫,和帝时,以擅长文章、书记(即文奏,官府文书)著名。葛龚性情慷慨壮烈,勇力过人。安帝永初中举孝廉,为太官丞。上便宜四事,拜荡阴令。辟太尉府,因病不就。州举茂才,为临汾令。在所任的荡阴、临汾两县,都有政绩,为人称赞。龚著有文、赋、碑、诔、书、记凡十二篇。《太平御览》卷四百九十六引《笑林》:“桓帝时,有人辟公府掾者,倩人作奏记文,人不能为作,因语曰:'梁国葛龚者,先善为记文,自可写用,不烦更作。’遂从人言写记文,不去龚名姓,府公惊,不答而罢归。故时人语曰:'作奏虽工,宜去葛龚。’”

  下联典指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家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三国时方士葛玄的族孙。少年时喜欢神仙导养法术,随葛玄的弟子郑隐学习炼丹术。司马睿为丞相时,任他为掾,后任咨议参军等职。听说交趾出产丹砂,便请求出任句漏令,携子侄到了广州,就在罗浮山炼丹。他把道家术语附会到纲常思想相结合。对化学、医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记载了当时流行的炼丹方法,保存了中国早期医学典籍和民间方剂。著作有《抱朴子内篇》、《抱朴子外篇》、《神仙传》等。

045

奚(Xī)

制墨良工钦赐姓;

察奸明辨吏平冤。

戏对百家姓

上联典指唐朝易水人、著名制墨专家奚鼐。所制的墨不但黑而发亮,而且还有香味,在墨上印有“奚鼐”或“庚申”二字。奚鼐因制墨著名,被皇帝赐姓李,专为宫廷造墨。他的孙子李廷珪制的墨更好,世称“李庭圭墨”,极其精巧,列入当时的文房四宝,即包括澄心画纸、龙尾砚、诸葛氏笔和李廷珪墨。“坚如玉,纹如犀,色如漆”,色泽黑润,历久不褪,气味馥郁。后世的佳墨,多仿其配料。

  下联典指唐朝官吏奚陟,字殷卿,其先自谯亳西徙,故为京兆人。少笃志,通群书。唐朝代宗大历末,奚陟登进士第后,又登制举文词清丽科,授宏文馆校书至左拾遗。后历任吏部员外郎、左司郎中,中枢舍人,迁刑部侍郎。时有裴延龄嫉恨京兆伊李充,诬奏李充连结陆贽,数贿金帛。奚陟主审此案,他细察详勘,使李充冤案得以昭雪,并升任吏部侍郎。奚陟因此案声震朝野,死后加封礼部尚书。

046

范(Fàn 範)

携美游湖兴国后;

为楼题记志忧先。

戏对百家姓

上联典指春秋后期越国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范蠡,楚国宛(今河南省南阳)人。曾献计于勾践,一举灭吴,越国立事后乃急流勇退,携西施泛舟太湖隐居,后改名换姓于齐鲁等地经商,资产千万,称“陶朱公”。

  下联典指北宋大臣、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中祥符进士。仁宗天圣初,任西溪盐官。康定元年(1040),以龙图阁直学士经略陕西,积极防御西夏,注意联合羌族,颇受羌人尊重。工诗词散文,文章富于政治内容多为阐述其政治主张,《岳阳楼记》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句表达其忧国忧民的心情。庆历年间官至参知政事,有《范文正公集》。

注:范、範二姓不同源,范姓的人占大多数,晋士会的后人都姓范。範姓据《康熙字典》载,汉有範依,宋有範昱。现在范、範二姓都简化作范了。

047

彭(Péng)

明理通经诚可恃;

首朝陈策义当先。

戏对百家姓

上联典指西汉彭宣,字子佩,号玉徵,行君一,师从张禹。居淮阳阳夏,他深通易经,学识渊博,很有名气。张禹向汉成帝推荐彭宣说:“宣通经明理,学识渊博,为人诚实,可参之政事”,被招为右扶风,后升任廷尉,又迁升为太原太守。数年后,任大司农、光禄勋、右将军。后来哀帝刘欣即位,彭宣任左将军年余,后因故免官,以关内侯衔返家。数年后,经谏议大夫鲍宣屡次推荐,元寿元年任光禄大夫,后升御史大夫,又转任大司空,封长平侯。哀帝死后,大司马王莽专权,彭宣上书辞官:“三公鼎足承君,一人不仕,则覆乱美实。臣资性浅薄,年齿老眊,数伏疾病,昏乱遗忘。愿上大司空长平侯印绶,乞骸骨归乡里,埃寘沟壑。”后病逝于家中,谥“顷侯”。宋时陈普有诗《咏史上·彭宣》云:“法度名儒奉束修,帝师礼数亦宜优。公卿股栗朱云剑,白首门生忍不羞。”

  下联典指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彭汝砺,字器资,治平初年状元,历保信军推官,武安军掌书记,潭州军事推官。被王安石举荐为国子直讲,改大理寺丞,擢太子中允。不久,神宗以汝砺为监察御史。首次上朝便上书,陈述“正己、任人、守令、理财、养民、赈救、兴事、变法、青苗、盐事”等十件事,指陈利害,多是当时朝中大臣所不便说的。时宦官王中正受宠,神宗甚至让其统兵,彭汝砺知道后,直言极谏,朝野叹服。后历官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因被人弹劾,降为江州知府。他为官处世,言行必合于大义;与人结交,则尽诚尽敬,当时人称他有“古人风”。著有《易义》、《鄱阳集》。

048

郎(Láng)

术继京房精易卜;

名齐钱起擅诗文。

戏对百家姓

上联典指东汉安丘人郎宗,字仲绥,学京氏《易》,以占卜为生。安帝曾征召他为吴县令,又让他任博士时,他辞官而隐居。

  下联典指唐代诗人郎士元,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15年登进士第,官至郢州刺史。“大历十才子”之一,善写诗,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049

鲁(Lǔ魯)

亲临助楚图攻宋;

独议联刘共抗曹。

戏对百家姓

上联典指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建筑家,春秋时鲁国人公输般(班),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山东滕州人,后人称之为鲁班(般)。他不仅能建筑“宫室台榭”,而且在征战频繁的年代,曾造“云梯”、“勾强”等攻城、舟站的器械。相传他创造了“机关备具”的“木马车”;发明曲尺(即鲁班尺)、墨斗(弹线用具)、锯、刨子、手摇钻等多种木工工具;还发明磨子、碾子、锁钥、玩具七巧板等,他的确是少有的勤劳、机巧的匠师,受到社会普遍的赞扬,称他是“机械之圣”。对后世影响很大,几千年来,一直被奉为木工、石工、泥瓦匠等工艺行业的共同祖师,称他为“鲁班爷”。

  下联典指三国时东吴都督鲁肃,字子敬,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他是一位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存有的一半共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周瑜于是向孙权推荐了鲁肃,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主降,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他对孙权说:鲁肃及诸人都可以向曹操投降,唯独将军不可以!一句话坚定了孙权联刘抗曹的决心。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周瑜病逝前,向孙权书荐鲁肃以自代,说:“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吴书》也说他:“肃为人方严,寡于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陈,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

050

韦(Wéi 韋)

天柱西南临尺五;

义诛夷鬼聚星三。

戏对百家姓

上联典指唐代名将韦皋,曾任监察御史、知陇州行营留后事、陇州刺史、奉义军节度使等职。韦皋当四川安抚史前后经略滇南十一载,曾大破吐蕃48万,取铁桥16城,俘其五王,把南诏打得献地图和上贡求降,并且为他立纪功碑,威武之至。凭着这样的赫赫事功,他被大唐天子封为南康郡王,他给韦氏带来的荣耀,使世代子孙享用不尽,而终于成为了当时“离天尺五”的名门钜族。这位使吐蕃望风披靡的大将,治绩也很高明,据说,他治理四川11年,载誉于道,当地的老百姓见其像必拜,深得民心。

  下联典出清代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首领韦绍光。1841年5月,英军窜至三元里肆行淫掠。他聚众到三元古庙商议,以庙里的三星旗为导引,联络南海、番禺103乡民奋起反击,怒杀敌兵十余名,诱敌分割围歼,毙敌二百余人,生俘20余名。

051

昌(Chāng)

抗敌状元披战甲;

酬恩黎庶立生祠。

戏对百家姓

上联典指南宋泾县人、状元昌永,字禹功,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金人侵犯京城,他率太学诸生守义不屈,朝廷嘉其节,补进义校尉。绍兴年间以特奏第一,累迁太常寺丞。

  下联典指明代莆田人昌应会,嘉靖年间官汉川知县,县多水患,应会轻徭缓赋,斩尽盗贼,因得罪权贵被调往外地,百姓立生祠来纪念他。

052

马(Mǎ 馬)

注经讲学开彤帐;

树德遵行誉白眉。

戏对百家姓

 上联典指东汉马融,博学高才,为当时通儒,常有生徒讲学,身后列女乐。著有《三传异同说》,注经籍多种。

  下联典指三国时蜀国名士马良,兄弟五人并有才名,其中马良眉中有白毛,且才学最高,俗称“马氏五常,白毛最良”。

053

苗(Miáo)

廉明睿哲居官巧;

察慧中和施政强。

戏对百家姓

上联典指唐代潞州壶关人苗晋卿,字元辅,擢进士第,累迁吏部郎中,知选事。因开科取士不公,被贬为安康太守,转任过魏郡、河东、扶风等地太守,因政绩而封为高平县男,后又再度调入朝廷,历任工部尚书、东京留守、吏部侍郎等职。肃宗召赴行在,拜左相,封韩国公。为人有大节,忠君爱国,治理地方尤其知魏郡时为官清廉,宽厚待人,造福乡梓,颇有政绩,很得民心。永泰初卒,谥懿献。今存诗一首。

  下联典指宋代名宦苗时中,字子居,其先自壶关徙宿州。以荫主宁陵簿。邑有古河久陻,请开导以溉田,为利甚博,人谓之苗公河。调潞州司法参军。郡守欲入一囚于死,执不可。守怒,责甚峻,时中曰:“宁归田里,法不可夺。”守悟而听之。熙宁中,以司农丞使梓州路,密荐能吏十人,后皆进用,人卒莫之知。讨蛮时以创立折运法,使得军粮供应无缺,因功升迁两阶,为发运副使、河东转运使,加直龙图阁、知桂州,进宝文阁待制、户部侍郎。

054

凤(Fèng 鳳)

医仙救死饴花露;

通判守城拒贼兵。

戏对百家姓

上联典指汉代名医凤纲,渔阳人。常采百草花以水渍封泥之,自正月始,尽九月末止,埋之百日,煎九火,死者以药纳口中,皆立活。纲常服此药,至数百岁不老。后仙去。

  下联典指明代贡生凤翕如,字邻凡,吴县人。崇祯末任汉阳通判兼知县,叛军攻汉阳,太守弃印而逃。他动员官兵和全城居民,奋力死守。贼不能克,退去。卒因守城卫民有功,升衡州知府。卒于官。

055

花(Huā)

成都猛将诗人敬;

怀远英侯敌胆寒。

戏对百家姓

唐代人花敬定,骁勇过人。上元初年,段子璋在蜀叛乱,当时崔光远任成都尹,花敬定为牙将。他率兵征讨,一举获胜。杜甫作《赠花卿歌》诗有句:“成都猛将说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

  下联典指明初怀远人花云,相貌魁伟,勇猛过人,随朱元璋作战,攻城略地,屡建奇功。官枢密院判,镇守太平,陈友谅来攻,他被抓获,奋身大呼,捆绑他的绳索断裂,夺刀杀敌五六人,寡不敌众,被碎尸。

056

方(Fāng)

掷笔留名忠正统;

揭竿举义逐光明。

戏对百家姓

y

上联典指明代浙江省宁海人方孝孺,宋濂弟子,洪武年间任汉中府教授,蜀献王聘他为世子师傅,惠帝时任领侍讲学士、《太祖实录》总裁。燕王(成祖)兵入京城南京,他不肯为成祖起草登极诏书,不屈被害,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灭十族(九族加其学生)的官员,其时株连被杀八百余人。著有《逊志斋集》。

  下联典指北宋末年著名农民起义军领袖方腊,1120年率众起义,自号“圣公”,建元“永乐”。起义军攻陷数十县,东南震动。次年夏被俘后在开封就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