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心、肝、脾、肺、肾说【道医】

 lh的杂货铺 2020-06-29


养心说

夫心者,万法之宗,一身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与天地而可通,为神明之主宰,而病否之所由系也。盖一念萌动于中,六识流转于外,不趋乎善,则五内颠倒,大疾缠身。若夫达士则不然,一真澄湛,万祸消除。老子曰∶夫人神好清而人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盂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所以妄想一病,神仙莫医。正心之人,鬼神亦惮,养与不养故也。目无妄视,耳无妄听,口无妄言,心无妄动。贪嗔痴爱,是非人我,一切放下。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宜过扰。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信其自去,忿 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养之法也。

养肝说

夫肝者,魂之处也,其窍在目,其位在震,通于春气,主春升发动之令也。然木能动风,故《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又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设气方升,而烦劳太过,则气张于外,精绝于内。春而邪辟之气积久不散,至夏未痊,则火旺而真阴如煎,火炎而虚气逆上,故曰煎厥。按《脉解论》曰∶肝气失治,善怒者名日煎厥。戒怒养阳,使生生之气相生于无穷。又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菀,结也。怒气伤肝,肝为血海,怒则气上,气厥则绝,所以血菀上焦,相迫曰薄,气逆曰厥,气血惧乱,故曰薄厥。积于上者,势必厥而吐也。薄厥者,气血之多而盛者也。所以肝藏血,血和则体泽,血衰则枯槁,故养肝之要在乎戒念,是摄生之第一法也。

养脾说

脾者后天之本,人身之仓廪也。脾应中宫之土,土为万物之母。如婴儿初生,一日不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肠胃涸绝而死。《经》曰∶安谷则昌,绝谷则亡。盖谷气入胃,洒陈六腑而气至和,调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以为生者也。然土恶湿而喜燥,饮不可过,过则湿而不健;食不可过,过则壅滞而难化,病由是生矣。故饮食所以养生,而贪嚼无厌,亦能害生。《物理论》曰∶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养性之术,常令谷气少则病不生。谷气且然,矧五味餍饫为为五内害乎!甚而广搜珍错,争尚新奇,恐其性味良毒,与人脏腑宜忌,尤未可晓。故西方圣人使我戒杀茹素,本无异道。人能戒杀则性慈而善念举,茹素则心清而肠胃浓。无嗔无贪,罔不由此。外考禽兽肉食,谷者宜人,不可不慎。

养肺说

肺者脏之长也,心之华盖也,其藏魄,其主气,统领一身之气者也。《经》曰∶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充之则耐寒暑,伤之则百邪易侵,随事痿矣。故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七情之害,皆气主之也。直养无害,而后得其所以浩然者,天地可塞,人之气与天地之气可一也,道气可配,人之气与天地之气可通也。先王以至日闭关,养其微也。慎言语,节饮食,防其耗也。

养肾说

肾者先天之本,藏精与志之宅也。《仙经》曰∶借问如何是玄牝,婴儿初生先两肾。又曰∶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是故人未有此身,先生两肾,盖婴儿未成,先结胞胎,其象中空,一茎透起,形加莲蕊。一茎即脐带,连蕊即两肾也,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主,三焦之原。人资以为始,岂非天地之根乎,而命寓焉者。故又曰∶命门天一生水,故曰坎水。夫人欲念一起,炽若炎火,水火相克,则水热火寒,而灵台之焰,藉此以灭矣。使水先枯涸,而木无所养,则肝病。火炎则土燥而脾败,脾败则肺金无资,咳嗽之症成矣。所谓五行受伤,大本已去,欲求长生,岂可得乎!《庄子》曰∶人之大可畏者,衽席之间不知戒者故也,养生之要,首先寡欲。嗟乎!元气有限,情欲无穷。《内经》曰∶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竭其精,此当戒也,然人之有欲,如树之有蠹,蠹甚则木折,欲炽则身亡。《仙经》曰∶无劳尔形,无摇尔精,无使尔思虑营营,可以长生,智者鉴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