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声名赫赫的宋朝,女子为何普遍“晚婚”?原来与宋人的追求有关

 思明居士 2020-06-29

引言

在现代,晚婚晚育是属于正常的社会现象。而在古代的女子则一般都是"早婚早育"的,但是这样的现象却在宋朝出现了转变,宋代女子开始出现了大批"晚婚"的现象。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宋代女子的集体转变呢?

在宋代,女子原本应该遵循着"十三听婚嫁"的规矩来成婚的但是当时却出现了很多十八岁左右的女子未嫁,这样的女子换到现代,可能会被称为"大龄剩女"。

而在宋代,像这样晚婚的女子可不只有平民百姓,连当时大名鼎鼎的才女李清照,也是在十九岁才出嫁的。可以说,宋代女子的婚姻失时,已经成了当时严峻的社会问题。因此想要调查女子婚姻失时的现象,人们便要在宋朝去寻找"蛛丝马迹了"。

在声名赫赫的宋朝,女子为何普遍"晚婚"?原来与宋人的追求有关

图 ▏宋代女子

一、宋朝对初婚年龄的"官方"设定,沿袭唐制,后又设最晚婚嫁时间

"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听婚嫁。"这原本是唐朝对初婚年龄的规定,而宋朝也沿袭了这一点。宋朝一开始的设定是初婚的上限年龄,就是一个宋代女子应在13岁以后成婚,而一个宋代男子应在15岁以后成婚。

宋朝原本并没有设定婚姻的下限,但是到了后来,有人指出:"妻之配夫,其早者皆以二十岁为率"。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提出:"男不过三十,女不过二十耳,过此则为失时矣。"

由此看来,若是宋代女子在二十岁以前未嫁出,就属于婚姻失时。

在声名赫赫的宋朝,女子为何普遍"晚婚"?原来与宋人的追求有关

图 ▏宋代婚嫁

二、宋代女子出嫁回礼的增多及对健康的重视,都在一定程度上让宋代女子晚婚或者不婚

1.对"十三岁听婚嫁"的质疑,以及对"早婚早育"危害的认识

虽然宋代规定了女性可以在十三岁成婚,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步提升了。

当时更有一部医学著作《褚氏遗书》中说道:"未笄之女,天癸始至,已近男色,阴气早泄,未完而伤,未实而动,是以交而不孕,孕而不育,育而子脆不寿。"

这说明了如果女子在生理方面没有完全成熟就结婚,会多生恶果。因此宋代的女性开始意识到十三岁并不是成婚的最好年纪,这样的"早婚"对身体事实上是有危害的。面对宋代女子们的质疑,北宋司马光便向朝廷提出建议,要求将女子的初婚年龄更改为十四岁以上。

在声名赫赫的宋朝,女子为何普遍"晚婚"?原来与宋人的追求有关

图 ▏迎亲图

2.经济较贫困,家庭无法支撑巨额嫁妆

此时的宋代,出现了"厚嫁之风",而且这样的风气还在宋代社会盛行了起来。很多家庭由于无法拿出"厚礼",而耽误了家中女子的婚嫁时间。

一般来讲,男女双方家庭都是根据自己的家庭经济实力来判定男子聘礼以及女子嫁妆的丰厚程度。而到了宋朝,却注重起了女子嫁妆的多寡。

在这种风气的盛行之下,无论女子在什么样的经济条件下,都需要拿出巨额的彩礼。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厚嫁风",才出现了"女长过期,至无赀以遣"的现象。

在宋代,不只是平民老百姓拿不出巨额的陪嫁,就是"王公之女"也有筹集嫁妆的烦恼。像这样的宗室家庭,原本并不贫穷,但若想让自家的女儿出嫁,就要冒着"掏空"全家积蓄的风险。

在声名赫赫的宋朝,女子为何普遍"晚婚"?原来与宋人的追求有关

图 ▏古代彩礼

因此,宗室家庭在宋代的处境愈发艰难。那些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婚配的女子,只能用自己不愿意嫁人的说辞来推脱。于是,到南宋时期出现了一些"有逾四十不嫁者",还有很多"宗女贫不能行,多自称不愿出适者"的现象。

既然宗室家庭经济一般,那么官宦家庭的实力又如何?事实上,一般的官宦家庭也同样有这个烦恼。除去个别高官厚禄的官员,宋朝的大部分官员的俸禄都并不高。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曾经说道:"在天下物贵之后,而俸禄不继,士人家鲜不穷窘,男不得婚,女不得嫁,丧不得葬者,比比有之。"

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是宋代的宦官人家,也要给女子攒嫁妆。若是因为经济实力较弱,那么也同样不能给家里的女儿进行婚配。

在声名赫赫的宋朝,女子为何普遍"晚婚"?原来与宋人的追求有关

图 ▏宋代一景

而家里拥有九个妹妹的曾巩,虽然身为宦官人家,家世显赫,但是也无力支撑九个妹妹的嫁妆,因此他经常称自己积弱孤贫。连大文豪苏轼的家庭也无法在此全身而退,他的弟弟苏辙为了给女儿置办嫁妆,竟卖掉了自己在河南的一块好地。

在宋代,连宦官人家和宗室家庭都需要为女儿的嫁妆发愁,那么平民老百姓的处境自然就更加艰难了。本就贫穷的普通老百姓,为了让女儿出嫁需要攒上大半辈子的积蓄。

而一些特别贫困的家庭,甚至出现了偷偷溺杀--女婴的现象。还有一些女子为了家庭,决定终生不嫁,让自己成为家庭的劳动力,这样的女子俗称:田舍女。由此可见,经济贫困才是宋代女子晚嫁的主要原因。

在声名赫赫的宋朝,女子为何普遍"晚婚"?原来与宋人的追求有关

3.父母择婿条件严苛,女子慎于选婿

众所周知,宋代的社会阶层是按照"士、农、工商"来进行排序的,其中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的。所以那些经济实力没有问题的家庭,都必然会选择社会地位较高的女婿,尤其是那些"金榜题名"的女婿。

其中《崇德县君朱氏墓志铭》中就有记载:"朱氏自幼敏慧,孝敬享于天资,父爱之,慎选其婿,出适时,年二十二矣。"

可以看出,由于宋代父母择婿的条件过于严苛,许多女子直到二十二岁才得以出嫁。当时更有一女子朱氏由于母亲选婿过于严苛,导致她最后二十六岁才出嫁的趣闻。

在声名赫赫的宋朝,女子为何普遍"晚婚"?原来与宋人的追求有关

图 ▏宋代闺中女子

除了父母的干涉导致女子晚婚之外,女子自身也有一定的问题。宋代女子在择婿方面也是极为谨慎的。典型代表就是文德兼备的程颐之女,她在选婿上"访求七八年,未有可得者",直到临死都"未遇贤者"。

从这一点上来看,宋代女子晚嫁也与她们自身有极大的关系。在经济条件充裕的情况下,父母过于慎选女婿,而女儿过于慎选丈夫。由此可见,这是宋代女子晚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榜下捉婿"的社会风气使宋代男子宁愿晚婚,也要金榜题名

由于宋朝经济社会的发展迅速,宋朝的统治者把社会"文人"的地位抬到了至高点。宋朝不仅实行了"养廉"政策,而且还作出了"刑不上大夫"的规定。这样一来,宋代"文人"金榜题名后,不仅可以享受高官俸禄,而且就算犯法也不会接受过重的惩罚。

在声名赫赫的宋朝,女子为何普遍"晚婚"?原来与宋人的追求有关

图 ▏榜下择婿

在地位上,宋朝的文官也比武官高。因为宋代男子一旦中举,基本就可以成为富贵人家了。再加上"榜下捉婿"的社会风气,使得中举的年轻男子基本都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得成为宦官世家的首选女婿。于是,宋朝的男子们纷纷闭门不出,专心念书。

由此可见,宋代男子要想中举,就都需要历经数十年的寒窗苦读,那么自然无暇顾及自己的婚姻大事。可在宋朝,金榜题名并非易事。

就像北宋官员蒲宗孟曾经指出:"举天下而计之,三年之间率多数十万人而取三四百也。"

像这样十万人只选取三四百人的考试,堪比现代意义上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即使宋代的年轻男子都全心全意的专心念书,最终真正上榜的人却寥寥无几。

在声名赫赫的宋朝,女子为何普遍"晚婚"?原来与宋人的追求有关

图 ▏宋代科举阅卷

就这样三年复三年,宋代的男子专注于科考,自然无心于成家之事。甚至还有一些宋代男子,给自己立下了"不及第,不成家"的誓言。这样的现象究其深层原因还是因为宋代的文官势力较强。

"榜下捉婿"的现象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宋朝。在宋真宗时,得知一名叫范令孙的河北人中举,当时的宰相王旦便马上"抢"他做为自己的女婿。而一位名为寇准的宰相,为他的侄女"抢"下了一名进士,可惜这个侄女不幸早逝。很快,这名进士就被另外一位宰相"强行"给他续弦。

由此可见,即使出现了百年一遇的人才,也是一下子就被宋代的官宦世家"抢走"了。这样的竞争之下,人人都想要"登榜"的女婿。而这时若是出现家世略微普通一些的女子,那么她根本就见不到这样出色的宋朝男子。在这样的循环反复之下,普通家世的宋代女子就逐渐被"剩下"了。

在声名赫赫的宋朝,女子为何普遍"晚婚"?原来与宋人的追求有关

图 ▏宋代女子赏景

结语:

总的来说,宋代女子的"晚婚晚育"与经济的关系是离不开的。自古以来,"彩礼"和"聘礼"一直是人们颇为争议的话题。宋代只是把这个话题稍微"放大"了而已。而宋代的社会风气影响了宋代男子的人生导向,导致宋代男子对成家的欲望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女子"晚婚"是实属正常的现象。

人们发现,现在社会上也拥有着许多"大龄剩女"。究其原因,其实可以在宋朝的社会中找到一些"痕迹"。现代人的择偶要求其实跟宋代有相似之处,都非常得严苛。而且在经济方面,宋代的婚嫁要求似乎也是现代社会的缩影。实质上,这些都是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结果。

参考文献:

《宋史》

《资治通鉴》

《宝庆四明志》

《嘉定赤城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