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业竞争中的《三体》法则

 李怡楚 2020-06-29

刘慈欣的三体是一部伟大的科幻宏著,通过讲述地球和三体的相爱相杀,进而提出了一系列耳目一新的宇宙法则。

宇宙间各类文明的博弈更是眼光缭乱,斗争手段层出不穷,比如猜疑链、科技爆炸、降维打击、光域保护等等。

从某种意义来讲,现实生活中的商业竞争与宇宙文明间的厮杀,有很多类似之处。因此,许多商业大佬也极为痴迷《三体》这本书,比如雷布斯:

黑暗森林法则是《三体》中的理论基础:

1,文明的根本需求是生存。

2,宇宙的资源是有限的,有的人要的多了,必然要抢其他人的,弱肉强食,牛者生存。

3,为了自保,所有的文明都应该保持沉默,不能暴露自己的存在以及位置。

4,科技的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爆炸式的。现在看起来弱的文明,说不定转眼就强到暴,最直接的办法是,趁你弱的时候,干掉你,先发制人。

这个理论运用于现实商业竞争中毫无违和感:

1,企业的根本需求是生存。

2,市场规模是有限的,有的企业要的多了,必然要抢其他企业的,弱肉强食,牛者生存。

3,为了自保,企业对于新技术都应该保持沉默,否则可能引起BAT的注意,或者被山寨。

4,创新企业的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爆炸式的。现在看很小的公司,说不定转眼就强到暴,最直接的办法是,趁你小的时候,干掉你或者收购你。


尝试展开说明,举几个例子。

降维打击:击败你的对手可能来自无法想像到的维度

关于降维打击,有一段很写意的话:

这是一个摧毁你,却与你无关的时代;

这是一个跨界打击你,你却无力反击的时代;

这是一个你醒来太慢,干脆就不用醒来的时代;

这是一个不是对手比你强,而是你根本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的时代…

被罗辑曝光的第一颗恒星,是被光粒撞击毁灭的。三体星球也是遭受了这种打击。

人类因此制定了掩体计划,想借助木星等大行星作为屏障,逃过打击。

当打击真的来临了,却只是一片小小的二向箔,瞬间太阳系从三维降到二维,变成梵高笔下的星空。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最大的竞争对手,最致命的打击方式,来自我们所熟悉的领域。

可事实往往并非如此。

打败柯达的,不是佳能,不是尼康,不是任何一家相机巨头,而是以苹果为首的智能手机。

打败康师傅方便面的,不是统一,也不是五谷道场,而是饿了么,是摩拜单车。

如果不是政府的干预,滴滴可能会彻底干掉传统的出租车。

这些企业的护城河本以为足够宽大,但打击随时会出现在无法想像的角度。

光域保护:牺牲空间,保护自己

摆脱黑暗森林打击的办法,是降低母星的光速,一直降到第一宇宙速度。外部文明看过来,一眼就知道这个文明没有攻击的能力,是绝对安全的,就可以避免神级文明的打击。

可口可乐的价格一直维持在2.5元左右,这么多年就是不涨价。

其实,他采取的就是光域保护,牺牲空间,保护自己。

可乐是个双寡头垄断的行业,两个巨头不约而同的将价格降到极低。

目的是为了保护各自利益的最大化,新的竞争者看到市场利润空间如此小,很难做到同样的低价,便选择了不进入该领域。

而可口和百事凭借自身巨大的规模,即使是微利,也能获得足够的利润。

降低光速,可以保护某一个星球的文明。

降低利润,同样可以形成壁垒,保护企业的利益。

水滴:科技的巨大差异可以秒杀对手

人类和三体唯一的一次冲突,是和三体探测器水滴的一场遭遇战。

人类几千艘恒星级的战舰横行在太空里,一艘战舰就可以灭掉一颗行星。

大家都盼着三体舰队赶紧过来,给这些外星人点颜色看看。

三体人的探测器来了,一颗貌似水滴的强互作用力探测器。

在地球人的惊叹声中,水滴横冲直闯,360度无死角,迅雷不及掩耳秒掉了人类几乎所有的战队。

人类终于知道,自己和三体星球科技水平差了多少个光年。

类似的案例,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比比皆是。

1532年,西班牙人皮萨罗带领177名士兵和62匹马,灭掉了庞大的印加帝国。在火药面前,印加人的冷兵器毫无抵抗之力。

同样,科技的进步,可以将一家大公司从神坛上挑落。比如,诺基亚就是被触摸屏给打败。

那些著名的大企业,华为苹果微软等,每年都将营业额的10%以上投入到研发中,目的就是希望用优势科技碾压掉竞争对手,或者至少不被别人秒掉。

执剑人:用专利紧紧扼住对手的咽喉

手中握着引力波发射器的罗辑,有一个牛叉闪闪的名字,执剑人。

他的存在,让三体人服服帖帖,若是心情不爽按下去,三体就得玩完。

高通也是执剑人,他的剑是积累在CDMA通讯技术领域的几千个专利。

高通死死扼住3G\4G通讯行业的咽喉,每个用到专利的终端,都得收取一定比利的专利费,俗称高通税。

雁过拔毛,即使是巨头苹果,也不能幸免。

专利是一把双刃剑。专利保护了创新,但同时也限制了创新。

有人扼住自己的咽喉,终究是非常不爽的。罗辑就被人类恨得牙痒,一有机会,就用小白兔程心迫不及待地换掉他。

同样,对于高通专利的反抗,也在慢慢爆发。苹果率先起义,应者云集,越演愈烈。


其他的概念,比如猜疑链,科技爆炸,在现实中同样能找真实的案例。

雷军、周鸿祎等互联网巨头如此推崇《三体》,是因为他们看到商业竞争中,有太多类似黑暗森林法则的因素。

商业竞争,便如宇宙文明间竞争一样残酷。

灭掉你,与你何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