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梁女儿国 | 只求今生,不问来世

 李怡楚 2020-06-29

一)

金蝉子七世投胎时,天象并无异常。

洛阳白马寺附近农户生下一男婴,取名叫做王唤。

王唤五岁,白马寺高僧为其剃度,入山门做一小沙弥。

王唤长到十岁,越发顽劣,不爱念经,不喜坐禅。

师傅看着他,愁容满面,却无计可施。

南北朝时,凡夫俗子皆有向佛之意,人心虔诚。

白马寺正逢庙会,热热闹闹,熙熙攘攘。

王唤人群中钻来钻去,眼珠滴溜乱转。

有大户人家来上香还愿,一长溜十几顶轿子,声势好气派。

最未几顶轿厢走下是宝眷,珠宝钗子明晃动人,胭脂气味比大殿檀香好闻。

王唤将身子藏在柱后,暗自打量这些小姐贵人。

有一小丫鬟,着嫩绿长衫,脸上挂着盈盈浅笑。

小丫鬟似乎望向他,只一打眼,他便满面羞红。

风幡未动,唯有心动。

王唤好似换了心绪,每日苦读经文,研究禅理。喜得师傅拈着胡子呵呵直笑。

孺子开窍。

王唤蠢蠢地想,若是早一日得道,便能同师傅一样大殿迎客,如此可多看她几眼。

八年后,王唤作了主持,在正殿迎送香客。

他面含微笑,气度高雅,如轻云在天,如朗月临空。

人们尊他一声师傅,他双手合十颔首回礼。只是再也未见那绿衫丫鬟。

十年后,佛法更精,声名远播。

那一天,洛阳开水陆大会,信佛者从四方涌来。

王唤坐高台解佛法,听众如痴如醉。

他忽然从千万人中,看见当年那小丫鬟。 

小丫鬟已嫁作人妇,右手牵一小童。她早已忘记那小沙弥。

王唤心中一叹,高台上缓步走下。众人让开一条道路,眼光诧异。

王唤走至妇人身前,自头颈取下一串佛珠,挂小童项上。

低声道,这孩子聪慧灵动,假以时日,必有大成。我愿日夜诵经,保他平安。

妇人眼中泪光滚动,拜倒在地答谢。

凡人命如浮萍,前程不测,有高僧托福,想必此生不会太苦。

王唤此后不出庙门,终老白马寺。

长夜梦深,叩问佛祖,既然无缘,何故令其心动。

佛祖答曰,今生无份,还有来世。

二)

又过了两百年,中土为大唐贞观十七年。 

唐长老已离长安四载。

师徒四人骑白龟,越过八百里通天河,眼前便是西梁女儿国。

三)

西梁女儿国君王年方二十,手持一纸文书,端坐案前,鹤嘴香炉烟霭袅袅。

大唐驾下御赐

亲封御弟圣僧唐三藏

俗陈姓号玄奘奉旨西天取经

唐朝僧人,十世修行的金蝉子,许身佛门,发宏愿前往西天,欲取《大乘佛法》,助世人脱离苦海。

这等人物定要见一见。

唐长老将三个徒弟留在驿馆,独自一人入宫殿面觐女王。

长殿深深,四下寂静。

随女官迈入朝堂,抬头望去,女王凝目含笑,深情款款。

长老心里仿佛中了一只穿云箭,今生见过么?还是前世的记忆?

长老望着女王,一时痴在那里。

妖魔鬼怪不惧,红粉骷髅无畏。

面前她娇羞妩媚,长老却是如临大敌。豆大的汗珠从额头落下,耳朵能听见自己心跳。

匆匆一晤,长老狼狈逃回驿馆。

几日里,女王盛情款待,斋宴不停,只是不肯在通关文牒盖上宝印。

三位徒弟旅途奔波,乐得在此歇养几日。唐长老终日惶恐,惴惴不安。

那晚掌灯时分,女王再唤长老入宫。

长老期期艾艾入内,女王已褪去王服,只轻罗加身。

夜色迷离,灯下美人不饮酒自醉,不着红自倩。

女王道,来日你登宝座,我为王后,从此双宿双栖,岂不是万千美事。

长老报以沉默,跪坐案前,双目紧闭。

月光如洗,烛火摇动,窗外有寒鸦飞过。

你紧闭双眼,

还说什么四大皆空?

你若真是四大皆空,

为何不敢睁眼看我?

你若睁眼看我,

我不信你会两眼空空。

长老心中长叹一声,世间可有两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良久,长老开口道,我今生已许佛门,若来世有缘…

女王斩钉截铁,我只求今生,不问来世!

他瞬间开启遥远的记忆,想起许多许多年前,与佛祖的对话。

既然无缘,何故令我心动。

今生无份,还有来世。

今生和来世,哪个是真,哪个是假。错过了今生,还会有来世么?

烛台上爆了一个火花,啪,惊醒了长老。

长老稍一凝神,双手合十道,殊途同归,皆是缘法,不可违背,不敢偏差。

翌日,女王登上城楼,看着师徒四人,自西梁国西门出城。

朝阳灿烂,长老的金襴袈裟闪闪发光。

四)

圣僧走后,女儿国的日子波澜不惊,城里的树叶绿了又黄,黄了再绿。

青山不见一寸高,秋水没有半分涨。岁月仿佛遗忘了这个国度。

金殿上终于传来了匆匆的脚步声。女官喊道,有唐朝和尚音讯,他已然取得真经。

知晓了,女王轻声应道。

他会如何,功满成佛,受万人敬仰,享不尽香火。

这一切,已经和她毫无关联。

城中突然传来一阵阵喧闹,好久没有这般热闹了。

天边飞来无数祥鸟,有凤凰、朱雀、华方,还有重明鸟。

鸟飞左右,正中一朵七彩祥云,云上端坐一白衣僧人。

祥云落在金殿前,僧人快步上前,搀住女王。

真经已取到,我回来娶你。

五)

西牛贺洲灵山大雷音寺,诸神皆在。

如来高坐莲花台,封赏取经人。

三徒弟和白龙马,欣然听封。

唐长老再次跪倒在地。

他放下九环锡杖,取掉金顶毗卢帽,脱去锦襕袈裟,露出一袭白色僧衣。

佛祖愕然,忙问缘由。

唐僧笑道,普渡众人的经书已取到,我现在要去了结心头执念。

众神面面相觑,寺内一片肃静。

唐僧叩首连连,大声道,错过前世,绝不愿再错今生,经书取完,我要去娶一个人。

佛祖望着长跪的十世金蝉子,摆摆手道,你,去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