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一寸的欢喜

 李怡楚 2020-06-29

深圳三和人才市场附近有一群神奇的人,江湖称之为三和大神。

他们靠日结临时打工生存,做一天然后休息三天,吃四块钱一碗的挂逼面,住五块钱一晚的黑网吧,以一种极度“洒脱”的方式苟活在城市的角落里,有的一呆便是四五年。

工业革命以后,马尔萨斯陷阱失效,人类基本上告别了饥荒。如果只是活着,成本极低,十几块钱就可以搞定一天的热量。

对于个体来说,若是没有什么大的追求,就此躺倒不动,随波逐流,如同三和大神,也能混完这一辈子。

更多的人,迎着生活的漫长而残酷,日复一日的努力,却并没有活出别人眼里的精彩,打心底里滋生出无可奈何的味道,这是另一种命运常态。

站在人生的这道考题面前,我们时常无所适从,进退维谷,就此躺倒还是奋力挣扎,焦虑和恐慌与日俱增。

该如何破题,如何不虚度这一生?

1930年10月,胡适为中国科学社写了社歌,最后一句歌词是,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这句话本意讲的如何探索知识,但同样适用于如何应对人生。

知识的世界广袤无边,凡人至死无法窥其全境,不过没关系,多学一点点也是收获。

人生歧路无穷,未来变化莫测,但不要紧,做任何一点进步都是胜利。

说什么人生苦短,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任何一点进步、一点改变都是好的,有积极意义的。

改变是件痛苦的事情,跨出舒适区,面对不确定性,这是个反人性的过程。

我们会从心底里抗拒改变,选择防御。突破这层防御意味着,我们的三观需要被推倒重建,重生的过程极为痛苦,痛苦愈大转变愈激烈。

另一方面,改变又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肉眼看不见收获。

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两个因素,技术以及技术的商用。靠的不是瞬间的突破,而是漫长时间内一点点的积累,进而产生改天换日的巨大力量。

人的改变亦如此,离不开想法与行动。起初的想法与最终的效果之间,存在着漫长的距离,唯有在行动里不断的积累,缓慢不息的煎熬,才能有所收获。

我们该如何改变?

首先是改善自己,让自己变成更真实,更有存在感。

很多人奔走忙碌,为的是营造别人眼中的自己,而对于“我喜欢什么”、“我的感受是什么”、“我为什么而努力”,这些自我感知的问题,却找不到答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