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俄战争时期,日本所拥有的最大战舰,至今还留存于世

 旭日东升0y84wc 2020-06-29

“三笠”号战列舰既是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的旗舰,也是 1905年日俄战争时日本所拥有的最大战舰。这艘由英国建造的战舰曾参加了黄海海战和对马海战这两场激烈的战斗。虽然它曾一度因弹药库爆炸而沉没,但最终还是被打捞修复,并成为唯一一艘留存于世的前无畏舰。

1898年时,尽管国内可以筹集的物质极为有限,但日本还是迈出了进一步扩充舰队的脚步。自 1894至1895年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后,日俄外交关系日益紧张,迫使日本作出再购置六艘战舰的决定,其中便有向英国维克斯公司巴罗因弗内斯造船厂订购的“三笠”号。“三笠”号于1899年1月24日动工,1900年11月8日下水。当它于1902年3月1日开始服役的时候,就成为了日本帝国海军中排水量最大、战斗力最强的战舰,而它的建造费用也高达88万英镑。

设计方案

“三笠”号的设计方案是以英国皇家海军于1897年至1898年间建造的“威严”级战列舰为蓝本,但吨位更大。撞角舰艏上方的前甲板稍有抬高,两座305毫米(12英寸)联装炮塔布置在舰体装甲堡的首尾两端;装甲堡内部装有十门152毫米(6英寸)炮,上层甲板上还装备有另外四门152毫米炮和二十门12磅炮,其中的四门12磅炮就安装在上层152毫米炮炮塔的顶部。其他轻型火炮还包括八门3磅炮,四门2.5磅炮以及八挺马克沁多管机枪。另外舰上还配备了四门457毫米(18英寸)水下鱼雷发射管。305毫米主炮采用的是维克斯公司的设计,安装在极具英伦风格的炮塔内。炮塔顶部倾斜密封,装有突出的观察窗,此外还配置了24倍率的瞄准镜。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三笠”号上装设有四台苏格兰巴尔和斯特劳德公司设计制造的FA3测距仪,它们的测量距离可达7315 米。“三笠”号用克虏伯渗碳装甲取代了以往的哈维镍钢装甲,这使它拥有了当时最强的装甲防护。内部装甲甲板自撞角舰艏向舰艉方向平缓下倾,并保护舰艉的舵机装置。“三笠”号装有两根桅杆,上面架设有吊杆和无线电天线。

日俄战争

1904年至1905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对于“三笠”号的火力和防护性能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而且此前数年以来海上风平浪静,从未有重大海战发生,因此这场战争备受各海军强国的关注。1904年8月10日,黄海局势急转直下,东乡平八郎以“三笠”号为旗舰,率领舰队急赴战场,与俄国太平洋舰队交火。日军没有任何一艘战舰沉没,但俄国舰队被迫回撤,龟缩在旅顺港内。“三笠”号在这场战斗中被大约二十枚炮弹命中,舰艉的主炮塔丧失战斗力,无线电联络中断,但动力系统完好无损。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九个月后,即 1905年5月27至28日爆发的对马海战中,俄国抽调波罗的海舰队的舰艇组成第二太平洋舰队,前往18000海里外的远东洋面,再次与东乡平八郎率领的日本联合舰队展开决战。

此时的日军旗舰仍是“三笠”号。俄国舰队共有八艘战列舰,而日本只有四艘,但日军拥有更多数量的巡洋舰、驱逐舰和鱼雷艇,舰船总数达八十九艘,反观俄国舰队只有各型战舰二十八艘。最终日军大获全胜,仅以三艘鱼雷艇的轻微损失,击沉了俄军七艘战列舰和其他十四艘各型舰艇。尽管“三笠”号被包括十枚305毫米(12英寸)主炮炮弹在内的四十余发炮弹命中,但并未造成严重损伤。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对马海战期间,无线电通信技术首次在舰队指挥联络上发挥了关键作用,而且这场战役也展示了重型火炮、远程火力(配备指挥射击的测距仪)和高航速的重要战术价值。同时也发现战舰上装备的各种口径的小型火炮并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甚至会成为取得胜利的阻碍。而真正能够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是那些射程远、威力大,便于统一指挥的305毫米(12英寸)主炮。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意外爆沉

就在对马海战结束当年的9月11日,停靠在佐世保海军基地的“三笠”号意外起火后内部发生爆炸,坐沉在港内的浅海中,导致三百三十九名船员死亡。1906年8月8日,“三笠”号被成功打捞出水,拖往舞鹤海军工厂进行维修,并于1908年修复后重新服役,它在此次整修过程中还换装了射速更快、射程更远的45倍口径305毫米(12英寸)主炮。虽然此后“三笠”号依然表现活跃,但在军中的重要地位持续下降。

1921年9月1日,它被划归为一等海防舰。不久之后,“三笠”号于干涉俄国内战期间,在俄国沿海触礁。尽管事后进行了修复,但也标志着“三笠”号彻底告别了海战舞台,随后它于1921年末正式退役。自 1925 年起,“三笠”号被安置在横须贺作为一艘博物馆舰展出(1958年至1961年间重新进行了整修)。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