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的说法就是在乾隆后期逐渐形成的。嘉庆皇帝上台后,难道敢反驳这种说法。 “康乾盛世”是值得怀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康乾是这样的吗?红学家周思源教授:“什么盛世,那是末世!” 前几年在铁血上看到过一篇文章,也是讲康乾盛世的,觉得比较有道理。历来饥荒会导致乱世,明末的饥荒从经济上动摇了王朝统治;清朝的康乾盛世恰逢美洲传来的高产农作物番薯、马铃薯、玉米大量普及。肚皮吃饱,百姓不吵。因此康乾盛世也可以叫作红苕盛世、土豆盛世,或者苞米盛世。 红薯还真不是外国传来的;当然这个不重要,明朝万历年间比清朝康熙年间不知富裕多少倍,康熙中期人口只有明朝大饥荒之前的四分之一,明末清初抛荒的耕地复耕,经济恢复是正常的。康熙年间,也没有停止饥荒,而朝廷的所谓仁政仅仅是免去灾区赋税。 单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康乾时期的一百多年,社会由混乱逐步趋于稳定,人民生活温饱,人口增加,经济总量也得到增长,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说是盛世也不为过,历史上盛唐富宋的年代也不过如此了,何况此前刚经历过明末社会的糜烂和动荡。甚至盛世过后几十年,大清国还有欲出国作战,荡平浩罕的意图。说明某种程度上这盛世的余泽还有延续。但若放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这种盛世不值一提,因为外部世界已经完全改变,相比欧洲的技术进步,中国已经开始逐步落后于这个时代。当时统治者严重的世界,只是中国的世界,最多再加上周边小国列邦。但大的趋势已经把中国变成世界的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不早日适应这种变化,只能是坐等落后挨打。因此,对于康乾盛世,夸大其作用和诋毁其存在都不是正确的看历史态度。回首望去,平淡心反而是最好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