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天道》(二)

 yh18 2020-06-30

我对文学写作结构方式不懂,也就不去干那些自大的事情(解读写作写作手法与结构)。那么就多聊聊我对丁元英的理解和认知,而这些认知也都是从文中的其他对话或者内容本身出发去做解读,尽可能用作者的角度来阐释,当然毕竟我不是作者,如有不尽之处,也请各位朋友多多包涵。

第一章:

其实这章,我们更多的是从肖亚文的口中大概得知了一个对丁元英的最初的印象,而这个最初的印象却很可能恰恰是丁元英的一个定义,如:

1、个人简历中写道:“此人无信仰”。

那么问题来了,没信仰去五台山拜见什么大师?并且说智玄大师为代佛说话的觉者,来讨心安什么的。那不是矛盾了吗?当然也有朋友会说这不过是肖亚文的一面之词,不足为凭。当然,站在作者的角度而言,我想这应该是刻意而为之的事情。所以我认为“无信仰”就是一个定性且与后面丁元英的种种行为不矛盾。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就要明白作者口中的“信仰”是什么?我们可以从百度的词条里查到:“信仰,亦指对某种思想或宗教及对某人某物的信奉敬仰。”后面还有一句话:“信仰是心灵的主观产物。”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丁元英就是,他没有什么主观信奉的宗教。其实也就是说在丁的认知中,他实际上做的是“实事求是”。当然这个不用我说,大家可以在豆豆的小说很容易读到这样的认知。这个我们可以从丁元英的一句话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我只讲事实,不认为。”那既然是“实事求是”,有的就的有的,没有的就是没有的,跟你信不信没有关系,事实不会因为你的相信而存在,也不会因为你的不相信而不存在。相信仅仅是你的主观认知。(说到这,我就想起经常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图,

聊聊《天道》(二)

是说开悟之后自信程度就特别高,所谓开悟起码就是看清楚事实真相,既然看清了事实真相那么哪里需要自信呢?1 1=2需要自信吗?所以开悟和自信没有什么关系,这种图无非就是未开悟人想象中开悟的人的那么一个境界而已。)所以这个“无信仰”是在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上的一个认知。(因为丁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神佛”的存在,所以他无信仰。关于这个可以看我前面写的《关于天道的杂想》一文中对丁元英和智玄大师的对话解读中有详细的解释。也是为什么小说名“遥远的救世主”的基本认知。)而这个认知其实并不和去五台山会见智玄大师这个行为矛盾,具体到那一章的时候在详细解读,这里就不多做赘述。

2、芮小丹因丁元英鬼混的生活方式从而对丁元英产生质疑,而肖亚文却说:“我无需为他辩解。”

实际上,这也是肖亚文实事求是的态度,事实就是事实,不需要辩解,而“需要辩解”这事情本身就有问题。我们可以代入到对话当事人中去体会,如果肖亚文去深入辩解丁元英鬼混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就变成了为丁元英这种“恶迹”进行洗脱,所以她不需要为他去辩解,当然也不能去辩解。

3、肖亚文说丁元英根本就不是人,说他跟正常人的思维颠倒了,说鬼话,办鬼事,倒行逆施,但是还有道理。

肖亚文口中的不是“人”,指的是不是她所谓的“正常人”,和正常人的思维颠倒了。应该实事求是的人。这段话可以从《心经》中的文字来体悟一下:远离颠倒梦想。其实所谓的正常人,就好像我们经常误认为自己的主观认知就一定是客观事实,而事实可能恰好相反。

然后还透露出一些其他内容:

肖亚文衬托芮小丹的美,同时表述她们之间的关系很好。如:芮小丹:别,谢字我受不起。同时肖亚文提醒芮小丹,不要动了那种心思,不然就是打开地狱之门。

其实这段话才是为了后面小丹和元英的感情埋下的伏笔,地狱之门和天堂的女儿。暗喻芮小丹是没有贪嗔痴的天国的女儿,也有只有觉悟到天国境界的他们才能演绎出一段天国之恋。相反之下,有贪嗔痴的恋情,大概都是“地狱之恋”吧,有的只是无尽的苦。所以我们也可以反思一下,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如在地狱一般?是贪嗔痴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